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64 2021-12-07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五一小长假+万物其和
(3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某同学5月1日早上,没有挤上预估时间的公交车,导致延误高铁,改签班次第二天才到家。
(2)据媒体报道,5月1日,杭州西湖游客拥堵,景点断桥变“人桥”;洛阳龙门石窟游客大喊“我想回家”。
(3)有人“5.1”宅家,发朋友圈“看书,浇花,不香吗?”
读了上述的材料,面对当下的“五一”小长假,不知触发了你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根据你掌握的对“5.1”长假的相关认知,给广大市民写一篇倡议书或演讲稿,对以后小长假该如何过,表达出你的观点。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指导】
“5.1”小长假,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式,也就有不同的结果。材料(1)是放假导致的拥堵,连公交车居然没挤上,导致延误高铁。放假的车辆的拥堵,由此可见一斑。材料(2)是景点的拥堵,人们利用假日外出旅游,结果只能看“人头”。材料(3),是小长假安心宅家看书,过着逍遥的生活。三则材料,不同的经历,回家、游玩、宅家,都可激发民众的思考。为此,在立意上,可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5.1”小长假,回家或旅游,都应该做好准备,才能遇事不慌,享受生活。城市公交出行,但要考虑到很多都要乘高铁,势必导致公交拥堵,必须要充分估计到路上的情况,提前出行。景区旅游,选择恰当时机,才能游兴盎然,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高科技时代,做好预警。在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科技大数据,对景区的人流量进行测算,提前订票及时预警提示,提醒游客景点的情况,可早做准备另择他处,防止游客在景区里拥堵,影响旅游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宅家过长假,享受平淡。假日可选择宅家里,学习工作的忙碌,趁着几天假期,安心的在家里,过几天悠闲的日子。身边公园的风景,所在城区的书店,还有小区里的花草,终于可以慢下来欣赏,享受生活的日常,也是一种美好。
【满分作文】
大守这边风景独好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且赴诗酒田野去,不如吃茶赏月来》。
随着时代在那光年般前行的步伐中飞逝而去,我们在光阴的余晖下感怀;随着交通工具在那有序的轨道上遁追隐去,我们在星罗大道上追逐方向;随着精神世界在物质的基础上日益丰富,我们在曙光的滋养下追逐远方的田野。
我们可想而知,当生活日益美好,速度般的体验和物质上的充裕,令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波澜不惊的舒适圈中。于是,每逢节假日,我们遏制不住内心对于远方的向往,我们渴望拥有一场精神“狂欢”;于是,远方的田野变成了满眼的人群,快速的体验变成长久的等待,满心的憧憬变为一脸的无奈……
张晓波曾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个中真谛流露其中。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节假日的远程出行必定是人潮汹涌。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奔赴我们内心的田野呢?我们为何不去追寻生活的诗意呢?我认为,当我们避开节假日的出行高峰,驻足观望身边的美好,亦是一种对生活的敬意,一种对内心的陶冶。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时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一种世之惊美,这是生活赠予我们的偶然风景;海子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激起了无数人的心灵高潮,给予人们一种别样的风味。诚然,唯有心中的美意不可辜负,唯有偶遇的惊美令人肃然无敬,唯有明月清泉,自在于怀。
当下,,我们在科技的发展前夜里秉烛前行。科技在另一层面满足了我们对远方的追求,VR技术深入发展,线上景区“打卡”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当信息技术遇上风景,便会迸发出熠熠火花。在家便可真实地来一场视觉盛宴,岂不美哉?
从另一角度说,当出游人数过多时,便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从社会层面上看来,交通的拥堵日益严重,城市交通运行停滞紧张;从生态层面上看来,景区人口过多会极大破坏当地的生态景观,像丹霞地貌被踩踏,乞力马扎罗山雪将不再有之类的人间“悲剧”,只怕要“层出不穷”。
从人类自身来说,拥挤的人群可能会带来安全威胁,出行体验感的跌落,交通不便等等问题。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大守这边风景独好,享受身边的一丝清凉。让我们远离“远方”的喧闹,乘风听着鼓,静嗅花香来。一清茗,奏一小曲,偶遇一场世之惊美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观点鲜明,整散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文章标题“诗酒田野”“吃茶赏月”,带着清新的文风,开门见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论述中,多处用到排比、对偶句式,加以引用名人言论,全文一气呵成,读之感慨万千,带动阅读者的情绪。
寻一方净土,为心灵放假
——关于五一小长假的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
展开全文阅读
你们好!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呢?是搭车飞奔回家,还是走出去感受大好风光,亦或是望着人潮汹涌的街道,挤不上的公交车,暗叹一声:我太难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节假日选择外出旅游从时尚逐渐变成常态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领略美好风光。但人是那么多,身临其境时,只想回家躺着,热门景区的人山人海,让游客生无可恋,说好的风景呢?基本都是看人头。
景区爆满,不见美景只见人的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人们或许也接受了这一设定,人多挺正常人,少了才奇怪,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渐渐地,忽视了旅游的本质与目的。为什么人都要往一处挤,因为这有名的网红景点,但风景如何呢?对不起,没看到。
寻一方净土,为心灵放假,这是我们不辞辛劳,奔波千里去追寻美景的真正目的。览名山大川,观人文景观,才能说是不虚此行。若是,到最后身心俱疲,那旅行的意义在哪呢?由此,面对“5.1”小长假,我向大家提出倡议:
一.有目的、有选择的去旅行。不要盲目的寻找知名景点,一头扎进拥挤的人潮,进退两难。小众景点,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只要你能够在其中寻得片刻的放松;
二.逆着人群,“随心所欲”。旅游并非假期必备,放松方式不止一种,书本、影视、运动等,都可以是一方净土,与其人挤人,为何不跟自己进行一次对话,充实自己;
三、保持良好心态,记住初心。外出旅行是你的爱好,身处人群中也切莫烦躁,等人潮退却,这里也曾留下过你的足迹,这样想旅行才有意义。亲历的事情,也是一种独特的记忆。
假期的目的,不止是休息,它包含着很多事情,也年复一年的发生。家人团聚,领略风景,充实自己,一切都应尽在掌握中。
忙碌的生活需要按下“暂停键”,我们有时间去回想、体验一些事物,抱着目的出发,希望最终能够实现,有所收获。所以,当望着无边无际的人潮,自己的体验感全无,目的落了空,那为何不简单点呢?看书、写字窗外的那一棵老树,静静赏来也别有一番韵味,只要能让心灵得以滋润,处处是净土。
倡议人:李华
2021年4月20日
【点评】
观点鲜明,语意流畅,是本文是显著特点。作者针对“5.1”小长假景区拥堵的人潮,提出自己的看法,阐明旅游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围绕旅游的目的、方式、心态三个角度发出倡议,引领读者去思考。全文首尾呼应,升华了主题。
纵享诗意,让生活漫一点
——关于过好五一小长假的倡议书
各位市民朋友:
“五.一”佳节的到来,全国各地人民的都活跃起来,奔赴于这不可多得的假期生活。王维曾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却是感受到假期的“一顿操作猛如虎,每逢佳节路必堵”。
大家应该没有忘记,有的人提前半个月就抢票,愣是抢不到回家的票;有的人正在大路上搭乘公交车去高铁站,就是挤不上;有的人身处于著名景区之中,却是见人不见景……可见,在搭车不易、景区人多的今天,节假日的旅游、交通成了问题。在我看来,与其在外人挤人、车堵车,安静在家看书、浇花,不香吗?
让生活“漫”一点,异地过节亦是明智之举。
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交通系统的不堪重负,2021年春节,国家大力倡导异地过年。因此,在我看来,异地过节也未尝不可。诚然,在外苦读的学子压抑不住回家的急迫之心,在外工作的父母按奈不住浓浓的思子之情,在家孤身由老人渴望与家人一聚,大家想利用节假日放假回家理解。
在我看来,何需共饮同席酒,举头共赏一轮月?我们对家人的关爱,不仅体现在节假日的团聚,亦可体现在给家人的一通电话、与家人的一次视频、寄往故乡的一份携带爱意与思念的包裹……因此,让我们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且更浪漫起来,让疲惫的心灵在此时得以休息使之更加充盈。
让生活“漫”一点,家中赏景,亦有此中佳趣。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众人都向往诗和远方,想在假期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结果却是票订不到,车赶不上,景观不全,最后只留下一身疲倦,败兴而归。
在我看来,远方有诗,近处亦有诗,感受生活之美,方是人生之道。你或许不知道,达尔文就是在感受昆虫之美后,写下《进化论》的;你或许不知道,齐白石就是潜心在家、一日一画,而成为国画大师的;你或许不知道,钟芳蓉就是居家领略历史之更妙,而毅然选择北大历史考古专业的。
人生旅途,你并不一定要去多远的地方。静下心来,拿起书伴着夕阳而读;慢下步子,放开眼迎着朝阳而赏;放下工作,举着水壶对着鲜花而浇。如此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茶一饭也变得浪漫起来。孟子言:“充实谓之美。”便是这个道理。为此我倡议:
一、异地过节,不去给道路交通添堵。
二、家中赏景,感受生活之美,天伦之乐。
三、诗意生活,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懂得浪漫!
倡议人:振华中学 李平
2021年4月20日
【点评】
首尾照应,条理清晰,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针对“5.1”假日的拥堵情况,旗帜鲜明的提出,享受“漫”生活。在论述过程中,围绕“异地过节”“家中赏景”两个角度,阐述生活尘世,要懂得享受生活,让普通的生活变得浪漫而充实。
(3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
(3)“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
——习近平4月22日在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节选)
读了上述材料,不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学校近日拟开展以“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每班安排一位同学参加。你若被推荐参赛选手,请写一篇相关的演讲稿。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展开余文
【构思导引】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细读材料,是围绕自然环境生态而展开的。材料(1)侧重表述的是万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大自然与一切生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材料(2)侧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给人类带来的价值;材料(3)是强调气候环境的变化,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立意上,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和谐共处,生态美好。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保护环境,发展生产。人类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团结合作,互利共赢。世界各国要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保护全球生态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在写作过程中,选用的材料和立意,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事件,而要有一定的格局和眼界,才能在表达过程中,更好的展现才情。
【满分作文】
“青”风一点意,千里繁花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风一点意,千里繁华锦》。
当焕发新绿的田野被名为“挖掘机”的机器铲平,轰响之后留下生命存在过的痕迹;当万丈浩翰的海洋被污水浇灌,喧闹之后只留下生灵的哀鸣;当茂密青葱的森林被人类践踏,唏嘘之后只留下寂静般的回想。在悄无生息地被冠以“速度”之名的时代前夜,我们必须秉烛忧思。
董卿曾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在这个素称发达的时代,科技的进步充斥人们的贪念。在这个镶满了金边与名利的时代,我们迈着厚重的步伐,以生物链顶层的名义抢占万物生存的地盘。驻足长望,我们唯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维护生态平衡,方可在发展前程上,接受千里繁花的洗礼。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提倡打造绿色生态文明社会。在疫情的后时代,我们无法忘怀那段奔赴荆棘的时光,我们深感生命与生态关系的重要性。
看!地球母亲的面孔愈发得狰狞。听!地球母亲那夹杂着车鸣、电钻,喧闹的嘶喊愈发得无力。触!地球母亲布满风沙的皮肤日愈发得干燥、皱裂……
纵观当今,人类的行为正削减着地球的生命。日本政府通过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放计划,欲将数亿吨核废水排至太平洋。他们以节省成本为目的,采用此种危害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的行为,更是将整个自然界推向灭亡的“风口”,不计其数的物种濒临灭绝的风险,无数苍生发出最后的“哀诉”。
月之昭昭,不若星之曀曀。我们秉烛忧思,回季轮转,人类维护生态的愿望日益强烈。上世纪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苏联以几十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在最快的时间内填理污染物并封锁该地,在最大限度上维持了生态的发展;我国近年实施“长江禁渔十年计划”,以明确的法律制度,有力的奖惩措施尽最大之力保护长江鱼类的繁衍生息;我国垃圾分类制度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微光,为垃圾的循环利用提供保障,还世界一片净土……
人类身为这大千世界中的独立个体,泛泛若水中凫,唯有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才能守护好其同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我们身怀保护生态文明的火种,纵使大雪封山、鸟兽藏匿,我们也必将能赠予未来生态和谐,环境美好。
唯有心怀文明,才能送来“青”风一点意;唯有爱护生态环境,才能换来千里繁华锦。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首尾照应,论述有力,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首先以排比的句式,从身边环境入手,引发读者思考。在论述过程中,选择名人的言论和正反事例,进行分析和阐述,强调绿水青山的重要性。文末呼应标题,升华了主旨。
以世界为怀,与天下同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世界为怀,与天下同心》。
古人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可见,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自然与人类共存。而面对当今严峻的生态环境局势,只有每个人都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以广阔的胸怀容纳世界,与天下人同心共进,才能赢得发展。
当代民众当以世界为怀,共创美好未来。
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都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系。诚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行和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下,全球人类的环保意识已有显著提高,但自然与人类之间仍然存在很多矛盾。
君可见,澳大利亚长达一个多月的山火,让多少生灵失去家园?君可见,日本宣布福岛枝核废水将泄往太平洋,将污染多少水资源?君亦可见,秦岭一带兴建别墅群,使庇护南方的天然屏障受到多少侵害?在我看来,自然保护的重点在于人类自身。
倘若发达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带领发展中国家共进;倘若各国处理本国环境问题时,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倘若世界各国人民能携起手来,共迎自然挑战……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可继日而待矣。要知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人类虽不共处一地,却在同一个地球上呼吸。
当代民众当与天下同心,共迎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中说:“环境保护不是一代人的事业,也不是几代人的事业,而是每一代人的事业,需要持续发展。”以我之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不是几个国家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共同维持。在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传播上,中国已做出了行动。前有上海市轰轰烈的垃圾分类,后有长江一带彻彻底底的十年禁渔,中国人民谨记“尊重自然”的原则,用实际行动贯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
天下一体,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共同创举。天下人民都应团结起来,有难一起帮,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有劲一起使,不懈怠任何一处的环境问题时,才可能真正实现天下同心、天下一体。
乌鸦尚知反哺,我们身为地球母亲的子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自然呢?让我们一起以世界为怀,与天下同心。届时,全世界人民便能共赏地球绿水青山,共攀自然和谐高峰!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结构匀称,整散结合,是本文显著特点。文章标题,是两个介词短语,传递出作者的观点,环境保护,需要众人齐心。在论述中,中心文段以“当代民众”开头,做到整体的匀称,选用事例清晰、论述有力。且多处用排比或对偶句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加了语言表达的魅力。
唯物常绿,大国永兴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唯物常绿,大国永兴》。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并存。”早在古代,人们在开始对个体生命进行探讨时,也开始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摸索。时至今日,人与自然的这个话题仍然是常讲常新。这,也是为什么在近日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了“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的原因。
当环境问题被放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深刻讨论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总是时刻存在、变化着,并不仅仅只能是用“和谐相处”只言片语去敷衍回答,更是上升到了一种人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关系。
在古代社会,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然社会与人类息息相关,甚至通过征服、改造自然的方式发展生产力。“竭泽而渔”、“刀耕火种”“垦荒拓土”,如此之行为,大自然选择了忍受。随着社会发展,生态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也正是在那时,万物皆兴盛。
“朝而往,暮而归,而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也。”这不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场景吗?当然,这离不开当时人们对自然怀揣的一颗敬畏之心。在“扔垃圾也犯法”要割掉手指的时代,人们便也就约定俗成地遵循着自然的法度。
这自然的法度必定是一切世界中最高的法度。因为大自然包括了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自然,人类不堪一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人类总是贪婪无止尽地去索取,与古人说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相背离。大自然像一座冰山,潜伏着巨大的危险。雪球滚滚而下,接踵而至,几乎压倒了“无知”而渺小的人类。热带雨林树木的大肆砍伐,工业化的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让许多的生物无法安心地待在地球家园,人们因此才开始担忧自已的生存,正视现状。
时代发展,国人道德素质的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生态文明重回人们眼中,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到绿色中国”从“垃圾分类到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自然的灵魂开始注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践行在每个人的实践中。杨进福多年坚守戈壁沙漠,还给它一片广阔的绿洲。我们应与自然为友,才能走出一片更加具有前景的天地。
展开余文
“绿色中国”不仅是一种和谐景色,更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万物各得和其以生,各得其养以生”。作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致力于打造常绿常新的绿色地球,繁荣中国,发展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个人也应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维护万物常绿,让大国永兴。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善于引用,观点鲜明,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拟写标题,围绕“绿”和“大国”展开,给人留下直观的印象。在论述中,多处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围绕其进行分析和阐述,说理深刻,阐述细致。文末点题,升华主旨。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我们爱清澈如明镜的江湖,我们恋色彩纷呈的山林原野。望着天空,期待着,是一片蔚蓝色,点缀着几朵云彩。大自然的一切,我们热爱着,向往着,憧憬着。
自改良蒸汽机冒出浓烟的那一刻,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步伐,像被按下了倍速键。山河湖林数千年都未发生的变化,在这短短一二百年,开始天翻地覆。机器征服了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流入了工厂,服务了人类,改变了环境。
当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结束时,自然开始了对人类惩罚。充满魔幻色彩的2020年,各种灾难层出不穷。山火、海啸、地震等,还有“称霸”全球的新冠病毒,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无声的抗议。当一座座现代化都市的街道上空无一人时,人们惊讶的发现,一些动物回来了,它们嬉闹于马路,遨游在内河。而人类自身,被迫宅在家中,百无聊赖。这些动物并非占领城市,只是作为故主,重回家乡。
这一切无不提醒着我们,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与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们也确实在努力追求着,期望能够弥补带给自然的伤痕。在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正呼唤着代代人,为建设美丽中国复兴民族梦而不断前行。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道路,已不再是人民的选择了,护一汪清泉,守一方绿林,中国人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为一条鱼,立一部法;为一棵树,改一条路。为守护“百鸟之王”绿孔雀和原始季雨林,给一级水库建设按下紧急暂停键;西北百里荒漠变绿洲……中国正在践行着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天有常道,自然界有着它独特深奥的规律;顺应规律,是人类能做的有益于持续发展的方式。当然,孤掌难鸣,仅凭中国,是难以改变化全球的大环境。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携手并进至关重要。地球是人类的地球,是万物生灵的地球。当绿色洒满万里荒漠,当空气清新怡人,河湖山林迎回了真正的主人,一切只会更美好的。
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主人,我们由她哺育,在她的注视下成长,她有着一切我们热爱的向往的东西,给予我们关怀。我们能够予以回报的,是停止无休止的索取。留住正在不断消失的风景,学会与之和谐相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巧用对比,散文化笔法,是本身显著的特点。作者把曾经千年不变的自然环境与当今的满目疮痍、街道繁华与凄清冷落、曾经的破坏与当今的保护做对比,引发读者的深思。在语言的表述上,多处采取散文化的笔调,使得文意更生动。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各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人际关系+奇文共赏
下一篇:
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病毒命名+你若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