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654  2021-12-09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拓展】

      主题一:全面建设“绿色”小康社会(绿色环保)

      绿色是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其内涵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只有绿色发展才能成就全面小康,而全面小康所要求的发展,也必须是绿色的。全社会要形成一个绿色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而不是通过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来满足和保障小康。人类只是大自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其他生命体如果衰败,人类小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和长久。

      建设“绿色”小康社会,要让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转化为更多经济财富。其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推进差异化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小康路上绿色力量:从2015年开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对全国进行全覆盖督查,促使并见证着各地的生态变化,成效显著:汕头练江发黑发臭的问题,洱海周边旅游发展管控不力的问题、马鞍山长江岸线污染的问题一一得到整治。2020年9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再出鞘:第二轮第二批督察组全部进驻。

      主题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民族团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一是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不能只是一小部分小康起来,而是要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二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不能只是东部小康、城市小康,而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这就要求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让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现在距离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时刻,近14亿中华儿女应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奋斗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美风景。  ——中青网《让奋斗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美风景》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史。五十六个民族心手相牵、不懈奋斗,就一定能用汗水浇灌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花,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过得如何,始终是领袖念兹在兹的牵挂。“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领袖访真贫、问冷暖、解民忧的足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动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为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领袖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乡亲们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开出一张张脱贫“药方”:在湘西十八洞村,他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在大凉山腹地,他嘱咐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在云南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考察中,他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读懂“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决心和信心》

      主题三:用奋斗建成全面小康(青春、奋斗)

      每一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画卷,都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小康社会的成果如何,最终由人民检验,投射在人们生活的点滴中。

      小康源自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每一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画卷,都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继续发扬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把前进的每一步走稳、走实,我们就能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走向更美好的新图景。

      ——湖北日报评论《每一幅小康图景都由奋斗绘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小康路上,奋斗者是不畏艰难的追梦者,也是矢志不渝的圆梦人。从新时代坐标点上回望,一部脱贫攻坚史就是一部从未停歇的奋斗史。千千万万的人民是我们迈向小康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力量主体。每一处的小康生活,都折射出中国大地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在驻村帮扶满一年时,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简单地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D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重要。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D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从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到涌动神州的改革春潮,再到“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尤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砥砺奋进,真抓实干、精益求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全文阅读
      ——整理自人民日报《用奋斗建成全面小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对于广大青年来说,这句话更有深刻的含义,温室成长的苗木无论如何都难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我们只有历经磨难,不断奋斗,才能在锻钢炼铁中真正成长成才。 

      煌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我们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始终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而我们广大青年必将在这些磨难和考验中不断茁壮成长,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实现伟大梦想!

      ——中国青年网

      主题四: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以实现全民健康为前提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好地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此次抗疫经验更深刻地说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我国目前已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且踏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大病保险制度惠及10亿多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屏障加固,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到最低,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主题五:加大科技创新,实现全面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深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的结合,加快科技创新下的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小康。

      国家依托数字技术,聚焦脱贫攻坚;百度、阿里、腾讯等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送数字技术下乡。依靠数字技术,我国精准摸清贫困人口状况,帮助他们找到脱贫出口,让贫困地区搭上互联网这趟时代高速列车。“互联网+”这一国家创新扶贫战略,助力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降至551万人,这意味着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走上了小康之路。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既要有拼劲,也要有技术,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走上小康之路。

      数字技术聚沙成塔,让一个个散落的贫困点,走进奔小康的脱贫网络中。它是扳倒贫困这座山的金刚钻,是谱写大美小康蓝图的时代画笔。——《大美小康,中国名片》

      主题六:教育扶贫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在当前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阶段,在扶贫脱困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教育扶贫无疑具有根本性的、可持续的重要作用。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贫困地区长期物质匮乏,会催生困难群众的等、靠、要意识,这种“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它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曾在对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防止返贫,而造血机制就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观念革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培育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必要条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逐步促进困难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才能激发困难群众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才能避免贫困群众脱贫后返贫,从根本上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精神脱贫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我们要持续教育引导广大困难群众转变观念,消除“贫困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帮助困难群众真正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思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长久坚实的基础。

      习作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一贫如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我国粮食产量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成功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2018年底减少到1660万,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

      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

      2020年底,我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 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刻!

      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人生新起点,你对“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刻”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展开余文
      1.直面贫穷,坚韧不拔实现扶贫脱贫;

      2.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3.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范文赏析

      坚定信念,无坚不摧

      2020年底,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刻。我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抑或是国家,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进而全力以赴,才能无坚不摧。

      对个人而言,坚定的信念是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社会前行的道路上充 满着艰险和荆棘,只有锁定目标,坚定信念,全力以赴,才能跨越这些障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开脱贫致富之门,黄大发咬定青山不放松,带领村民用了36年的时间,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创造了奇迹——引水入村,圆了 千百年来的“穷山村”——草王坝村村民“吃上大米饭”的梦想。

      黄大发为什么能在修渠引水困境中创造奇迹?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 和明确的目标。司图尔特米尔曾说过:“一个有信念的人所发挥出来的力量,绝不下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无数如黄大发一样有坚定信念的人正发挥着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

      对于集体而言,坚定的信念是共同走向富裕的精神支柱。湖南花垣县十八洞 村,曾经是一个“穷得让人揪心”的地方,全村225户93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7.7。但他们不怕困难,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决心,锐意进取、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如今十八洞村已蝶变成一个漫山透绿、清新朗润、“靓得让人心动”的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 迹。”那么,我要说,如果一个集体有足够的信念,他们也就能无坚不摧。正是因为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十八洞村的村民,他们才能齐心协力,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对于国家来说,坚定的信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内忧外患,百姓一贫如洗。但我们党和国家坚信能够消灭贫穷,于是全力以赴向贫困宣战,终于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深度贫 困地区,但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有多难啃都将被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将能被打赢,因为我们党和国家以及14亿中国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都会 全力以赴……

      松下幸之助有言:“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 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正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唯有扶贫脱贫,我们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在为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时刻而自豪的同时,也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不遗余力地奋斗。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时评金句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第十四届全运会时评名言金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