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489  2021-12-10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爱国电视剧《功勋》时评金句
 《功勋》人物素材:

      李延年

      金句:

      1、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2、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个好兵,能打胜仗的好兵,为党和人民保卫祖国一辈子。

      人物事迹:1、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余次。在湘西剿匪中曾与土匪“掰过手腕”,指挥连队以微小的代价取得剿匪20余人的胜利。

      2、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度弹尽粮绝,通信中断,他指挥仅存的40多个有生力量,靠着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最终毙伤美军600余人,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相关评价:李延年始终保持老英雄、老党员、老军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严。——(中国军网评)

      申纪兰

      金句:1、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

      2、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人物事迹:1、带领西沟村妇女开展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

      2、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

      相关评价:“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申纪兰和西沟人不仅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还把“西沟精神”留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于敏

      金句:1、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并足以自慰了。

      2、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

      人物事迹:1、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为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工作隐姓埋名28载。在多年研究中解决了许多氢弹原理突破的问题,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在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一把计算尺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相关评价: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于敏。——(感动中国颁奖词)

      孙家栋

      金句:1、嫦娥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是4个字——自主创新。

      2、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人物事迹:1、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孙家栋带领着科研人员在冰天冻地里捡了三天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由此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相关评价: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感动中国颁奖词)

      张富清

      人物事迹: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相关评价: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组委会评)

      屠呦呦

      人物事迹: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展开全文阅读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相关评价: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 

      袁隆平

      金句: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相关评论: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评)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贾庆林评)

      黄旭华

      金句:“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

      人物事迹:许身深潜 科研报国——访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为祖国做贡献而默默无闻的人,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核潜艇,一旦结缘就是一生。没条件创造条件,搞科研不等不靠。爱岗敬业,以身试险开先例。传道育人当好“场外指导”。黄旭华寄语青年一代,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他希望年轻人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关评价:然而,这位总是面带微笑客家汉子,也是一位铁骨豪杰。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家人遭难他未能照顾、父兄逝世他没有送行,困窘批斗不堕其志、委屈误解不鸣其冤,舍小家顾大家,终以其铸就的国之重器换来家人的理解和敬佩。黄旭华不仅有惊人的能力和丰富的才艺,而且拥有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家。他的夫人李世英温良敦厚,被黄旭华传记作者尊称为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味雅致的“三品夫人”,她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让黄旭华专心致志于核潜艇事业。黄旭华虽然从未当着夫人的面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可是当着媒体、当着子女、当着他人时,他总是噙满泪水地说欠了她一辈子,感谢她一辈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大洋报道)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需要。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感动中国颁奖词)

      素材运用片段

      1.“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

      2.“一切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中国,何以傲立东方,以一个富强安定的大国影响世界?正是无数的人民肩负重任,以热血浇灌祖国。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国家重任之下,国家秘密之前,隐姓埋名,与家人分隔30年。这30年,他都没有回过家,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却无法解释,只能默默一人忍受着家人的误解,怀着对家人的无限牵挂与思念,投身于核潜艇建设中,为祖国呕心沥血,从1958年一直到现在,93岁的黄旭华献出了一生,无怨无悔。我们能享受和平与安稳,正是有像黄老这样“赫赫无名”的奉献者,他们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用自己的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名族以力量。

      3.怀抱家国情怀,方成至善之人、栋梁之才。“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旭华如是。三十年未归家门,几十载隐姓埋名,黄旭华承受着离别之痛,却肩负核潜艇科研的重任。扎根荒岛,远离人烟,未见过核潜艇,研发更举步维艰,然黄旭华怀爱国之胸襟,秉家国之信念,以热烈情怀消解困难,终成“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再无青”之至善之人,终成“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之栋梁之才,大国脊梁铸就大国力量。

      4.人生乐章里,爱国是最动人的音符;逐梦征程上,报国是最鲜艳的色彩。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于敏,深藏功名、埋首奉献的张富清,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的袁隆平,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申纪兰……这些爱国者的事迹说明,人生乐章里,爱国是最动人的音符;逐梦征程上,报国是最鲜艳的色彩。

      5.于敏为氢弹研制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张富清深藏功名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袁隆平数十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什么他们的追求并不功利?因为他们胸怀祖国、志在四方。为什么他们的选择并不艰难?因为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评点:这段话,出自人民网评论《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职责》。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运用了于敏、张富清和袁隆平三个例子,说明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职责的道理。写作文时,遇到“爱国(报国)”“家国情怀”等主题,可以用这段话。

      6.国之英者,时之楷模。“八一勋章”激荡强军征程,“改革先锋奖章”砥砺改革传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英模人物褒奖工作,在全社会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从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先进人物身上,人们读懂了“始终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爱国精神,感佩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牺牲,历练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作风,找到了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的精神力量。“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

      相关时评文:

      当代年轻人从《功勋》中看到了什么?

      电视剧《功勋》正在四大卫视、三大网站热播,我是在视频网站上看的。“泪目”“向英雄致敬”“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不容易”……网友边看边发弹幕,又一次燃起年轻观众的追剧热情。


展开余文
      弹幕是年轻人表达所思所想的最直接方式,那么本剧为何能掌握他们的情感密码,他们又从本剧中看到了什么?

      《功勋》讲述的是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李延年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奋战、于敏和孙家栋在科学领域的永不言弃、袁隆平为祖国人民温饱问题的不懈奋斗、张富清扎根基层的无私奉献……功勋人物的精神和品质是崇高而伟大的,他们的人生故事值得所有人去了解、去学习。但一句“向他们学习”还不足以概括年轻人的心理。

      电视剧展现的是功勋人物真实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气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连天的前线能和战士打成一片,于敏会在家里和妻子畅想如何品尝北京烤鸭来解馋。原来,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来,他们离我们并不远。

      不过,在最危险的地方,李延年从未退缩;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于敏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哪里有需要,张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平凡”的英雄在关键时刻,又是不平凡的。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祖国的强大,让他们不会再身处战火纷飞的环境里,感受战争的恐惧和残酷;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会让他们再体会到粮食短缺的艰难,永远不用像于敏一样,去“偷”自家的鸡蛋给同事果腹。

      但新的时代,依然会有新的挑战。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们都享受着“平凡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安稳,那么,当那个“关键时刻”来临之时,我们又能不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能不能从平凡变得“不平凡”?这正是《功勋》为广大年轻人带来的思考题。

      答案,其实就在电视剧的文本里。七连的小战士安东被当成“逃兵”抓回来,让连长和其他战士大怒。但李延年向大家讲起了安东的悲惨身世,说出了他“出逃”的真正原因:想要回家乡保护青梅竹马的二妞。李延年问大家也问安东,如果我们在这里不能打败侵略者,谁能为我们保卫家乡?

      老郝也问于敏,做了这一行,没有名没有利,连做什么都不能告诉家里人,你为什么要来?于敏回答,国家没有氢弹,就要被人家欺负,“这事情,总要有人来做”。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使命。找到自己在时代的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该走的路,该做的事。就像张富清的人生故事所展示的,“为祖国奉献青春”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哪里的老百姓需要你,你就该去哪里。

      事实早已证明,无论在什么时代,中国的年轻人从来是靠得住、信得过的。1998年的抗洪前线,是无数年轻战士勇往直前,组成了“血肉长城”;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90后的医护人员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祖国栋梁”。就像我们在电视剧《功勋》里看到的,那些功勋人物当年也都是风华正茂、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年轻观众们如此热爱《功勋》,因为他们正在用这部电视剧来丈量自己在时代的位置。

      看一看前辈们是怎样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看一看当年的同龄人是怎样度过充实的一生,看一看他们在遇到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又是如何应对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再有迷茫和彷徨,内心就会充满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功勋”,正召唤着我们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拼搏进取。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爱国电视剧《功勋》精彩时评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精选:张哲瀚事件时评名言金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