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303  2021-12-24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论语》考点解读与历年真题训练
 考点:

1.(2009浙江)《诲人不倦》

2.(2010浙江)《君子之风》

3.(2011浙江)《为政以德》

4.(2012浙江)《仁者爱人》

5.(2013浙江)《诲人不倦》《君子之风》

6.(2014浙江)《周而不比》

7.(2015浙江)《孟子》

8.(2016浙江)《墨子》

9.(2017浙江)《诲人不倦》《高山仰止》

10.(2018浙江)《克己复礼》

11.(2019浙江)《君子之风》《孟子》

12.(2020浙江)《为政以德》

13.(2021浙江)《仁者爱人》《中庸之道》

【考点研究】

一、《为政以德》考点解读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

应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考点解读

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包括三项内容。

(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考点解读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四、《仁者爱人》考点解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做出了贡献。

五、《君子之风》考点解读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纵观“君子之风”一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和“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六、《周而不比》考点解读

1.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利是图,互相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2.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过于褊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

七、《诲人不倦》考点解读

1.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它不是教学方法,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区别的。


展开全文阅读
(2)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3)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2.孔子的治学思想:述而不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乐崩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八、《高山仰止》考点解读

“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也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

九、《沂水春风》考点解读

“沂水春风”一章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十、《中庸之道》考点解读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强调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强调“权”(通权达变)的重要性。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其实,在所有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孔子的“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涵,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称之为“乡原”,贬之曰“乡原,德之贼也”。

【考题对接】

一、(2009浙江)《诲人不倦》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一、(2009浙江)《诲人不倦》【答案】

1.举一反三

【解析】第一问难度不大,考生很容易根据积累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概括成成语。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略。

【解析】第二问则需要明白两人对话的内容才能概括出来。

【1】

原文 译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注释 ①启:开导。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

③隅(yú):方位。一般有四方。

④反: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

【2】

原文 译文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想不再有所言说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有所言说,那么弟子们又传述什么?”孔子说:“天又说了什么呢?四时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又说了什么呢?”

注释 ①述:传述,阐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

二、(2010浙江)《君子之风》

1.《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二、(2010浙江)《君子之风》【答案】


展开余文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解析】《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注意是“它们”,也就是既要涉及《论语》所引句子,也要联系所给的《朋党论》的句子,还要就共同点进行分析。

【1】

原文 译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

原文 译文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欧阳修《朋党论》

原文 译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推举,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做为借鉴了。

注释 [1] 惟:只。幸:希望。

[2] 大凡:大体上。道: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3] 党引:勾结。

[4] 贼害:残害。

[5]守:信奉;名节:名誉气节。

[6] 之:指代上文的“道义”、“忠信”、“名节”。修身:按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修养。济:取得成功。

[7]退:排除,排斥。

[8] 共(gōng)工驩兜(huándōu)等四人:指共工、兜、鲧(gǔn)、三苗,即后文被舜放逐的“四凶”。

[9] 八元:传说中上古高辛氏的八个才子。八恺:传说中上古高阳氏的八个才子。

[10] 皋(gāo)、夔(kuí)、稷(jì)、契(xiè):传说他们都是舜时的贤臣,皋掌管刑法,掌管音乐,稷掌管农业,契掌管教育。《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曰:‘嗟!(汝)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

[11] 更(gēng)相:互相。

[12] 书:《尚书》,也称《书经》。

[13] 惟:语气词,这里表判断语气。

[14] 周:指周武王,周朝开国君主。

[15] 用:因此。

[16] 后汉献帝: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逮捕,囚禁“党人”应是桓帝、灵帝时的宦官所为。

[17] 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名士如李膺等二百多人反对宦官被加上“诽讪朝廷”的罪名,逮捕囚禁。到灵帝时,李膺等一百多人被杀,六、七百人受到株连,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18] 目:作动词用,看作。

[19] 黄巾贼:此指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贼”是对农民起义的诬称。

[20]解:解除,赦免。

[21] 朋党之论:唐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年),统治集团内形成的牛僧孺为首的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朋党之间互相争斗,历时四十余年,史称“牛李党争”。

[22] 昭宗:唐朝将要灭亡时的一个皇帝。杀名士投之黄河本发生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哀帝是唐代最后一个皇帝。

[23] “此辈清流”两句:这是权臣朱温的谋士李振向朱温提出的建议。朱温在白马驿(今河南洛阳附近)杀大臣裴枢等七人,并将他们的尸体投入黄河。清流:指品行高洁的人。浊流:指品格卑污的人。

[24] 诮(qiào):责备。

[25] 厌:通“餍”,满足。

[26] 迹:事迹。

[27]鉴:动词,照,引申为借鉴。

赏析 这篇文章起笔不凡,开篇提出:君子无党,小人有党的观点。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是明确地承认朋党之有,这样,便夺取了政敌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开头一句,作者就是这样理直气壮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作者首先从道理上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继而引用了六件史实,以事实证明了朋党的“自古有之”;最后通过对前引史实的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文章写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吾子、小人而已。”“朋党”,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党之说”的。“幸”是希望的意思,“惟幸”,说只希望。“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听说有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第二段:“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以同道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党,“以”是因为的意思,“以同利为朋”,就是因利害关系相同而结为朋党。接下去,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这里用“然”字转折,问道:“我以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这是说小人所喜好的是禄利,“禄”是俸禄,小人所贪的是财物。“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引”是结为朋党,互相援引。这句说,当他们利害相同时,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这些小人,“贼害”即伤害。这几句说,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再说君子,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不然”,即不是这样。“守”,是坚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是名誉、气节。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以之”的“以”,是凭借的意思,“之”,代上面所说的“道义”、“忠信”和“名节”。这几句说,凭借道义、忠信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接着,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强调这些作为与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罢黜,“用”是进用。这几句说:所以做国君的,只要斥退小人的假朋党,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展开余文
  第二段运用了对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区别时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力尽则自然疏远或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二者对比鲜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带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从各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与上文开头的“朋党之说,自古有之”遥相呼应,对上文结尾的“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补充和论证。文中正反引用尧、纣时对朋党的利用,加强对比,阐明小人无朋,君子有朋,有关国家兴亡。再以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史实,引用反面例证,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八恺”。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大治。

  至于舜之时,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大治。等等。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夫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唐昭宗统治时那样。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国家搞乱了,灭亡了。“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这是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党。“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象周朝那样的。“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厌”是满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是历史事迹,“鉴”是借鉴。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很明显地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作者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作者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三、(2011浙江)《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释】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三、(2011浙江)《为政以德》【答案】

1.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该相互补充。

【1】

原文 译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规范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

注释 ①道(dǎo):通“导”。训导。

②政:法制,禁令。

③齐:整治,整顿。

④刑:刑弱。

⑤免:免罪,免祸。

⑥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

【2】

原文 译文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四、(2012浙江)《仁者爱人》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①         ; ②         。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四、(2012浙江)《仁者爱人》【答案】

1.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第一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第二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

原文 译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

【2】

原文 译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没有。”接着问马。

五、(2013浙江)《诲人不倦》《君子之风》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3】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五、(2013浙江)《诲人不倦》《君子之风》【答案】

1.颜子;恶衣恶食。

【解析】2013年考查的是孔子的贫富观,用填空题,而且用补写兼续写、推断的形式,设题新颖巧妙。第一个空很容易,第二个空稍有难度,须对颜回之饮食、子路之穿戴两方面加以概括,且要概括成四个字。可以援引《论语》“君子之风”中的关键词语,也可以用类似的四字词语概括。

2.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解析】孔子的观点体现在“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两句话中,谈论的是在“富”与“贫”时应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1】

原文 译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2】

原文 译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矜至很容易。”

解析 孔子认为富足了而不骄傲容易,贫穷时保持心态平和就难了。人在解决生活温饱问题后,再去追求礼乐文明是不难做到的;但倘若总是生活在艰辛贫苦之中,就很难继续保持平和的心态了,必然不堪其忧。

【3】

原文 译文

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恶衣恶食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颜回粗茶淡饭,不改变他的快乐心情;子路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他们都是所说的不以穿旧衣吃粗食为耻的人。

注释

【4】

原文 译文

子曰:“士①志于道,而耻恶②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孔子说:“士人追求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

注释 ①士:学习道艺的人,读书人。

②恶:坏,不好。

六、(2014浙江)《周而不比》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2】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释】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观。(1分)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

                                                                                                                                                                                                                                                                                                                                   六、(2014浙江)《周而不比》【答案】

1.择友

【解析】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显然,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择友观。

2.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解析】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回答第一问,要明确微生高行为隐含的本质是他不直说没有醋。回答第二问,态度要鲜明,或肯定,或否定,不可模棱两可。

【1】

原文 译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诚信的人交朋友,跟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态度伪善的人交閉友,跟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注释 ①便辟( pián bì):谄(chǎn)媚逢迎。

②善柔:假装和善。

③便佞( pián nìng):巧言山辩。

【2】

原文 译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解析 孔子评价别人善于从小事入手。这则短文是他对鲁国直人微生高的点评。据说,微生高是鲁国有名的正直之士。后来,曾有人对他进行过研究,指出在《庄子》和《战国策》中所描写的那个以正直守信著称的鲁国人“尾生高”与孔子所言的便是同一个人,历史上有尾生抱柱的传说,就是盛赞尾生正直而守信。

当人们都说微生高是个正直诚恳的人时,孔子却怀疑他做人有些讨巧、虚伪。对此,孔子还举出了他在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即有人向他借点醋,可能是他家没有了,他就到邻居家给别人借了点儿。在孔子看来,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这才叫“直”,完全没有必要绕那么大的弯子。做人最重要的便是真实,只有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才不会让人觉得虚伪。孔子的这种评价,基于自己的道德与价值的标准。不管在外人眼里微生高多么正直,这个生活细节足以暴露他的本性。

七、(2015浙江)《孟子》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2分)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七、(2015浙江)《孟子》【答案】

1.浩然之气(2分)

【解析】材料选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对《孟子》的注释。题目又明确问“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释”,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语境,考生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应该也是十分熟悉的。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要在理解文本内容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本文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是朱熹对《孟子集注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中孟子说的“浩然之气”的注解,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极端好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可以使之充满天地之间而无所不在。不过,这种气必需与义和道相配,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的不到食物一样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不是通过偶尔的正义行为来获取的,自己所作所为又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做此题要能读懂此段文言文,结合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浩然”“气”和文本的论述,确定“浩然之气”是文本的关键词,“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结合这些句子和题目中“善养”,故填“浩然之气”。

2.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3分)

【解析】材料由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论语》变成了后人对《孟子》的批注。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知言,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畏惧的.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作答时,可以从文本中划出关键词组组合出答案,关键词“明夫道义”“配夫道义”“无所惧”;所以概括为: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1】

原文 译文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的人,竭尽自己的心了解事物的原理,对于天下所有的言论,没有不探究挖掘它根本的原理,来知道它是非对错得失的原因由来的。浩然,是很强势的水流行进的情状。气,就是使身体充盈的,本来气是很强大的像强势水流行进的样子,不养它就会衰竭。只有孟子善于养气,使它像开始那样充盈。只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才能够明晓道义,而且对于天下的事再没有疑惑;养气那么就能辅助道义,而且对于天下事再没有畏惧的。这是他担当重任能不使他的心意惊动的原因。

八、(2016浙江)《墨子》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释】 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八、(2016浙江)《墨子》【答案】

1.去无用之费

【解析】在理解整个语段的基础上,结合“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等语句可以判断出。首先要通读文段,然后筛选出关键信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可见“节用”的含义就是:去无用之费。

2.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解析】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划分层次。首句是总领句,后面两句是具体体现。借助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如“非外取地也”“去其无用之费”“民德不劳”等,即可概括出。

题目要求概括墨子“为政”的思想,文段中阐述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意思就是: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的情况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使财利)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所兴起的利益就多了。其中“其倍之非外取地也”说明墨子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去其无用之费”说明墨子提倡合理地节约用度,“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则体现墨子“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的为政思想。

【1】

原文 译文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圣王施政一国,可使一国的财利加倍;圣王施政天下,可使天下的财利加倍。圣王施政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的情况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使财利)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所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九、(2017浙江)《诲人不倦》《高山仰止》

【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________,子贡属于________。(2分)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九、(2017浙江)《诲人不倦》《高山仰止》【答案】

1.德行;言语。

【解析】“德行”,指品德行为高尚。“言语”,能言善辩,指善于辞令和外交应对。“政事”,指长于政事、政务。“文学”,古代文献,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第二个语段,孔子夸赞颜渊能像自己一样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明孔子觉得弟子颜回在德行上最能传其衣钵。据此可推测颜渊属于德行。第一个语段,从子贡的回答来看,他口才很好。子贡知道孔子欣赏颜回,于是直接回答不如,而且用自己来突出颜回的优点,从侧面又突出孔子对颜回教育得法,这个回答深得孔子的心意。据此可推测子贡属于言语。

2.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解析】第一个语段中,孔子把自己放低到跟弟子子贡一样的水平,表示自己也不如颜回。第二个语段中,“惟我与尔有是夫”一句,孔子将弟子颜回提高到自己的高度。孔子这样将自己同学生并列,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风度。

第一个语段中,孔子虽然直言子贡不如颜回,但说自己也不如颜回,意在安慰勉励子贡。第二个语段中,孔子说颜回同自己一样,也具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修养,无疑是对颜回品德的高度赞扬,在夸赞之中更有激励。

【1】

原文 译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一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敢跟颜回比?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断出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断出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论语公冶长》)

注释 ①愈:较好,胜过。

②望:比较,同……相比。

③与(yǔ):赞同。

【2】

原文 译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就把我的这些主张实行起来;不用我,我就隐退。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论语述而》)

注释 ①行:为。这里是统率、治理的意思。

十、(2018浙江)《克己复礼》

【1】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 而》)

【2】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释】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十、(2018浙江)《克己复礼》【答案】

1.“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1】

原文 译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 而》)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

注释 ①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常和向往。周朝初年,因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shè)政。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认为古代圣贤之一。

【2】

原文 译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解析 周公是个德才兼备之人,是孔子最崇拜的人物之一。周王朝奠基之初,周武王早逝,临死前他将年幼的周成王托孤于周公。但是,由于西周刚刚建立,各方势力都有些按捺不住,王朝内外都面临着不小的危机。不过,周公却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各方的叛乱,稳定了社会的局面。同时,他还确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并着手亲自制定礼乐制度,奠定了周朝的基本政治制度。这对后来的文化、政治等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周公都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

了解这一点,我们才会对下面的话重视起来。孔子说,即便有这样的才干,如果为人骄傲,刻薄吝啬,也不值得一提。按说,一白遮百丑,何况有周公这样的盖世才华。孔子这样说,是在刻意强调骄傲与吝啬的危害之大。

十一、(2019浙江)《君子之风》《孟子》

【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2】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

                                                                                                                         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 “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十一、(2019浙江)《君子之风》《孟子》【答案】

1.先生在说自己;自谦。    

【解析】“夫子自道”中,“道”意为“说”,“自”做“道”宾语,属于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翻译为“夫子在说自己”。孔子说自己做不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子贡却认为“仁、知、勇、”正是孔子具有的品格,一句“夫子自道”表达出了孔子在自己学生心目中谦虚的形象,所以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自谦的说法。

2.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

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解析】解答此题,要读懂选文,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孔子、孟子的思想,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孔子之言的意思是: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所说的“君子道”指的是君子所具有的品格,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便是“不忧、不惑、不惧”三个方面,这是君子的终极追求,因而孔子说君子应该 做到“不忧”。而孟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能为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的国君,才叫仁君,所以尧舜是为天下而“忧”。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

原文 译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没有能力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感,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先生说自己啊。

【2】

原文 译文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

十二、(2020浙江)《为政以德》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①敬而行②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③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注释】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________为本。“敬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作分析。

  

  

  

  

十二、(2020浙江)《为政以德》【答案】

1.①民;②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解析】依据“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以及孔子对仲弓“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的肯定,可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民”为本。“敬事而信”的意思是:恭敬谨慎地对待政务,并且讲究信用。所以“敬事”的意思是“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2.①“居敬而行简”,“居敬”也就是“敬事”。凡政事居心于敬,思虑周密;而行事简约,把握重点,不敢烦扰百姓。这样百姓就能享受和平安宁之福。②“居敬而行简”,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而行事也只图简单,敷衍塞责。这样百姓就会受其苟且草率之弊。

【解析】“居敬而行简”的意思是:态度严肃认真,而办事简约不烦。其中“居敬”也就是“敬事”。“居简而行简”的意思是:敷衍塞责,态度马虎,办事简单。其中“居简”与“居敬”相对,指“办事不用心,不尽力,思虑不周全”。二者相比,“居敬而行简”不仅强调“行简”,更强调“居敬”,只有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思虑周密,才能把握重点,而只有把握了重点的“行简”才能使百姓真正地享受和平安宁之福。如果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态度马虎,思虑不周,敷衍塞责,那么百姓是会受到苟且草率之弊的。所以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

【1】

原文 译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办事严肃认真并恪(kè)守信用,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

注释 ①道(dǎo):通“导”。治理。

②千乘(shèng)之国:指国力中等的国家。千乘,一千辆兵车。古时四匹马拉的辆兵车称一乘,国家的军赋以乘计,拥有车乘的多少,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大小和强弱。孔子时代的“千乘之国”已不算诸侯大国。

③敬事: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敬,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gǒu)。

④节用:费用,用度。

⑤以时:接时,指不违农时。

【2】

原文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③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注释

十三、(2021浙江)《仁者爱人》《中庸之道》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2】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第一则材料中,孔子教育弟子要爱人:在“颜渊,季路侍”章中,孔子表达了自己“爱人”的志向,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憎恶四种人,另举一个孔子“恶人”的例子。

 

  

3.有观点认为,第三则材料中的“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能够使人有好名,能够使人有恶名”。试举例分析。

 

  

  

  

十三、(2021浙江)《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答案】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颜渊、季路侍”章中相关内容为: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故此处应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恶人”即厌恶别人。此处可理解为孔子认为不好的否定的人或者事。比如“小人穷斯滥矣”,小人遭受困厄就会胡作非为;“乡原,德之贼也”,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相关观点的能力。

观点是讲仁爱的人,能够使人有好名声,使人有恶名声。可理解为仁者本身有号召力,能得到人们的信服。故此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比如孔子评定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称赞颜回贤德;

孔子评论子产说:在他身上体现了君子的四种道德准则:“他约束自己行为谦恭严谨,他事奉君主敬业负责,他爱护百姓以实惠,他调度百姓遵循法度。” 说明“君子”决不是“老好人”的称谓,更是做实事、会做事、做好事的代名词;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此为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1】

原文 译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别人。”

【2】

原文 译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注释 ①恶(wù):厌恶。

②流:晚唐以前的本子没有“流''字。

③窒(zhì):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④徼(jiāo):强取,掉夺。

⑤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

【3】

原文 译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

原文 译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②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③善,无施④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颜渊、季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把自己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也不悔恨。”颜渊说:“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子路说:“希望听一听先生的志向。”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注释 ①侍:指立侍,站在旁边陪着。

②车马衣轻裘:“轻”字为衍(yǎn)文(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的文宇。衍,增加)。

③伐:夸。

④施:夸耀,表白。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浙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下一篇:2022届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古代诗歌思想情感题之送别惜别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