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531 2021-12-27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新意主题:引语式材料作文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我们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畅想古人夜里点烛温书,披着一身清曜的月光,听院里草虫鸣叫。往昔不再,但我们还可以从书中,寻花开花落,悟云卷云舒,求淡静从容。
-----------------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1、相同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相反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
3、相对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4、递进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5、综合型。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榜中榜〗
1.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例文:
以宁静心,赴喧嚣流
社会的喧嚣似乎自古便被无数文人诟病不已,古有竹林七贤长啸山林,今有周国平向往安静的日子。但社会的群体性注定了它会像莫言说的那般喧嚣发展,那么如何使宁静与喧嚣的社会达成统一呢?我认为,应以宁静心,赴喧嚣流。
我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在灯红酒绿、信息爆炸的喧嚣时代都曾对浮躁的生活产生过厌倦,都曾向往过一种放空思想、不问世事的宁静生活。“乡下的街道充满生活的琐碎和甜蜜。”诚哉斯言,宁静所带给人的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一刻喘息的机会,让人能感受到平日里未被发现的生活之美,让人有机会同自己对话。“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若真如苏轼所言,莫听世间喧闹的穿林打叶声,坚定自己的脚步,取得内心升华,不失为生存于喧嚣之世的不二法门。
然而,在宁静的生活中人们固然能够轻易地升华内心,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新认知,可又该怎样去践行自己的价值呢?这便不可避免的要重返喧嚣之世里来。人群居于社会中,必定担负着某些与生俱来的责任,若将个人生活与社会完全分割,即使自己无愧于心,但却失去了自己生而为人的社会价值,活得百年,也只是空来一遭。庄子濮水垂钓,面对楚王提供的入世机会,轻蔑地用一句“宁曳尾于涂”打发走了楚王的使者。凭今之见,我们从中可见的更多的是庄子对于平静生活的热爱,可若我们站在当时社会的角度看,这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庄子与社会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方面使他超然世外,另一方面也使世人只有在无可救药时才选择他。将平静与喧嚣社会分离,即使取得了内心超脱,代价却是抛弃了整个社会,终究不能为我们当代人所效仿。
因此,以我之见,应常存宁静之心,勇赴喧嚣的社会之河流。大隐隐于市,大静静于喧。白落梅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只要心存静心,即使车马万般喧嚣,人又怎能觉察得到呢?在喧嚣中求平静,用平静应对喧嚣,使人可以随时驻足片刻,看清前行方向,继续在喧嚣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叹世间不乏浮躁之风,亦不乏平静之心,但缺的是能以平静之心坦然面对生活的人。日本青少年大规模蛰居,网络佛系言论使人只见自己,不见社会。以上种种很难使人相信他们所追求的是真正的平静,消极避世的平静,对社会百害而无一益。
以平静心,赴喧嚣流,在喧嚣中保有平静,在快节奏生活中不骄不躁,继而更好地在喧嚣中生活,实现自身价值,此应为当代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详解】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被迫”“自守”,强调人有时被迫置身于群体环境中,被群体裹挟,“被迫”一词含有不得不的意思,与融入群体的主动有本质上的区别。“自守”则是指出人在群体中应保持思想和人格上的独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材料的侧重点是放在“自守孤独”之上的。此处“孤独”非贬义,而被迫置身的“群体”也要进行辨证地分析,“群体”不是只会给个体以庇护,也会让个体丧失精神上的独立性,甚至使个体身不由己。可见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不得不身处喧嚣和热闹中时,常常是我们最应该保持冷静、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时候;我们不要被热闹和喧嚣裹挟,要在内心为自己留一方净土。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论述的侧重点,不要对“喧嚣”与“自守孤独”平均使用笔墨,而应将重点放在“自守孤独”上,这样才是切合题意的。
展开全文阅读
立意:
1.身在闹市,心若止水。
2.耐住寂寞也是一种能力。
3.浸润喧嚣,依然年少。
4.不被繁华裹挟,保留心中净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你说不出为什么,你就是喜欢。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你就会有很多个为什么。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例文:
莫让“感性”遮望眼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时候对这句话大为不解,总觉得是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为什么要“淡如水”呢?后来才明白,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细细玩味,就会愈发赞叹古人的智慧与超然。
人是感性的动物,就是因为这样,人类才成为万物的灵长,也是因为这样,人类常为自己的情感而左右了对事物的判断。所以,“淡如水”亦是一种境界!真正品行高尚的人,是不屑于酒肉欢颜的交往,而只是追求清淡、理智的沟通和淡泊如水的明澈。
过于浓烈的感情或是亲近会像迷雾一样遮住自己的眼睛,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便也要不可避免地因此受到影响。偏见、袒护也由此而来。面对矛盾、选择,如果只一味地想要维护那份亲密,便会导致我们的片面和错误。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个穷困潦倒,一个则是商人。马克思的小女儿病死了,他无钱为她举行葬礼,即使如此,他却从未向他的朋友恩格斯要求过任何经济上的帮助。然而这样一份友谊却维持了几十年之久,成为佳话。这段伟大友谊的背后就是两位伟人对公正、平等、真诚的理解,也体现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
“切莫走近”,这样的一句话,并非真正的警告人们不要亲近,这只是一种长久而深切的提醒。提醒我们,保持一点距离,并享受这种距离所带来的美。这样的距离并没有真正隔阂了人与人的感情,而是透过一份距离留出了思辨的空间和冷静的余地,留出了平和的面对和公正的认识。
从小时候对父母亲的盲目崇拜,觉得大人的话都是对的,直到我们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随着所谓“距离”而微妙地改变着。而我们正是在这种改变中日渐成熟。
“切莫走近”,就要这样一份淡泊如水的清醒与明澈,让心灵沐浴在冷静的和风中,成就属于自己的那份智慧和高尚!
请切记:我们渴望情感,但更需要“淡如水”的距离,为乌云密布的情感添上一道彩虹;我们赞美情感,但更需要“淡如水”的距离,为绿意盎然的情感凝上一滴露珠;我们歌颂情感,但更需要“淡如水”的距离,用最真诚最真切的心为情感加上一双能望见真理的眼睛……因为我们不能没有情感更离不开真理!
【详解】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一)这个材料前一句说的是“喜欢”一个东西是不需要理由的。后半句说的是“不喜欢”一个东西可以说出无数理由。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
(二)材料的核心内涵:个体的主观判断、主观情绪左右着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而不是依据客观事实本身。偏爱也好,偏恨也好,都是偏离事实本身,不实事求是,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因此往往造成判断的失准、失误进而带来这样那样的危害或问题。
(三)类似的现象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东施效颦、亲人间好友间的无原则喜、恶及无原则迁就;人与人之间因性格、志趣、价值观乃至长相、肤色等不同而彼此产生不容甚至对立;国与国之间由于政治制度、价值观、宗教、利益等因素而产生政治对立、宗教对立、东西方对立、中美对立等等。反之也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集团抱团,一致对外,不问是非曲直,罔顾事实真相。当前美国发起的所谓民主峰会,以西方的标准人为地划定所谓的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造成国际社会的对抗与撕裂。
(四)实际上,有些看似并非理性的直觉、一眼的感受、判断也可以是准确的,客观的。所以,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爱屋及乌也是可以成为佳话的。当然这需要有经验的支撑、敏锐的感知能力、强大的梳理筛选信息的能力等。另外要考虑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性。任何写作角度都需要注意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可一概而论,不可绝对、偏执。行文指导:主观和客观,情感与理智,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偏爱(情有独钟)与歧视(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角度。注意分析问题要具有辩证性。
立意: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情感与理智要并重。
3.判断要有依据或标准、原则。
4.过分的偏重于一边的执着容易走向偏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何时无声,何处惊雷
朱自清说:“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可范仲淹也在《灵乌赋》中言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沉默还是发声?是以无声湮没世界的喧嚣,还是以惊雷劈开黑暗的苍穹?——其实,何时无声,何处惊雷,并无定论,均应酌情。
当个人力量尚不具足时,沉默是一种韬光养晦。面对困难,卒难应付,于是积蓄实力,养聚内蕴,暂时的沉默是为来日背水一战作下的铺垫与准备;人生常有起落,时见高低,在低谷时默默努力,埋头苦熬,不争不鸣,待到时机成熟,冬去春回,方绽放山花烂漫,撷取胜利果实。当身处纷乱不明真相时,沉默亦是一种包容体贴。世事纷纭,复杂多变,个体受限于不同的立场与视角,难辨乱象,困于乱局。与其从道听途说中探得一二话头便义愤填膺、或是被“带节奏”人云亦云胡乱呼喊,不如保持沉默,清心直视,在无法怒目行凶者时,至少能做到不向更弱者抽刃。
展开余文
周国平说:“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要的功夫便是沉默。”人际关系中,沉默予人以回旋的余地、变通的空间、留白的宽容和善意的体贴。有时候,沉默是一种对他人自尊的保护;有时候,沉默是一种对他人生活的尊重;有时候,沉默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成全。
然而,一味沉默,却不可取,当发声时,不妨惊雷劈空。鲁迅先生放下手术刀,以笔发声,刺破了笼罩着民众的黑暗阴霾,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点点光明;何香凝先生走上广州街头,以呐喊发声,争取妇女解放,将革命信念贯穿毕生;政协委员高晓笛作为听障人士,以手语发声,为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就业和养老问题谋福;赵德馨教授捍卫权益,以法律发声,替所有注册作者讨回应有的公平。
当罪恶被乌云遮蔽,弱小被强权欺压,真相被只手遮蔽,阴暗被谎言覆盖,自然应当声如洪钟,振聋发聩。正是因为世上存在着有理想、有担当、有态度、有分量的发声者发出英勇、正义、公平的呐喊,替弱者请命、为真理呼号,秉笔直书,为民喉舌,敢怒敢言,振聋发聩,罪恶才能曝于阳光之下,弱小才能寻得容身之所,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阴暗才能被世人看见。因此,当发声时,且不可沉默。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何处应有惊雷,何时应当沉寂?沉默是金,但一味缄口却未免流于懦弱;发声是刀,但时时亮锋却未免过于激进。愿我们都能在喧嚣扰攘、未知全貌时沉默,在强权威慑、邪恶狞笑时发声,寂静之处,亦藏惊雷。
【详解】材料共有三则。第一则材料引林语堂的话,认为如果只是用发声来对抗发声、用言语来回击言语,不如适时沉默。发声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有时候“沉默”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也许是一种无声但有力的回击。第二则材料引马丁路德金的名言,认为相比坏人的可憎,更应该反对“好人的沉默”,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第三则材料引《荀子》章句,认为只要处理得当,有利于当时的情况,沉默和发声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都是明智的。第一则材料赞同沉默多于发声,第二则材料赞同发声多于沉默,第三则材料辩证地看待了沉默和发声的关系。如果以第一则材料为立意点,可以对沉默的意义进行阐释:沉默让人能获得更多思考和沉淀的空间,也能培养人隐忍坚毅的优秀品格,在伤害、攻讦他人时选择沉默,是一种善良、温暖、正义;在境遇不佳、人生低谷之际选择沉默,是一种从容、克制、豁达。所以,沉默自有其力量。如果以第二则材料为立意点,可以对发声的作用进行论述:发声是英勇、正义、公平的呐喊,是坦率、凛然、磊落的体现。替弱者请命、为真理呼号,秉笔直书,为民喉舌,敢怒敢言,振聋发聩,发声者无疑是时代的先驱。正是因为有人发声,罪恶才能曝于阳光之下,弱小才能寻得容身之所,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阴暗才能被世人看见。因此,发声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如果以第三则材料为立意点,就要辩证地思考沉默和发声的关系。不是所有的沉默都值得鼓励,在该发声疾呼时选择沉默即是对罪恶的包容,在该反抗时缄口不言即是对暴力的纵容,一味沉默即是懦弱、逃避、无视、冷漠的象征。同样,不是所有的发声都有积极意义,如果在外部条件不成熟、客观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冒险冲动的发声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僵局和险境;不仅如此,发生者的立场、境遇、角度、格局也决定着发声是否得当、正义、无可辩驳、充满力量。因此,一味追求发声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材料所言,在恰当的时候沉默或发声,才是明智的。
立意:
1.沉默之下,是人心的冷漠。
2.花开无声,沉默可颂。
3.愿作震雷,响彻沉默。
4.适时沉默,不畏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电影《中国机长》的结尾,刘长健机长说:“我们是在和人的生命打交道,-定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也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
根据材料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范文:
有所敬,无所畏
敬畏是一种看似矛盾的词语,敬爱和畏惧,两个具有相反意味的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感情倾向。敬其珍重,畏其易逝,这就是敬畏。
然而,我们不应因为对事物的敬畏裹足不前,而应运用敬畏给我们的力量。有所敬,才无所畏。
诚然,敬畏有些时候代表着克制。我们敬畏自然,敬它孕育了人类自身,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畏它的不时降临各类天灾,以及日渐消沉的环境。所以人类在经历过自然报复后学会了克制,克制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类克制往往很被动,是发现所有的努力无济于事之后所做的选择,就像防疫期间,我们压抑出门的愿望,暂停一切不必要的接触,因为我们对这种新冠病毒还知之甚少,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
可人类的赞歌恰恰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可贵恰恰是在所敬畏之事上的不放弃,不妥协,不甘心。我们敬畏生命,不愿其就此凋零,所以整个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决心,犹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个人的力量终究微小,可若有亿万个精卫盘旋于九天之上,有亿万个愚公傲立于群山之巅,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是否又仿如唾手可得?那十日之间拔地而起的火山神、雷神山,那些顷刻之间整装待发的援鄂医疗队,那些在人人自危的形势之下仍勉励维持国家运转的人,是否都可类比孤注一掷的精卫和愚公呢?这些令人心颤的宏大梦想,原来还在炎黄子孙的血肉中生生不息。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国各地4万多医护人员先后紧急驰援湖北,他们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现在为了抗击疫情却毅然前行,是为了追逐名利吗?当然不是,是职责使然!还有一群出色的年轻人同样在“前线”为我们的安全守关。“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上一线!”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也不过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心中的宝贝。而此时,他们用肩膀扛起重担,守护着更多的人。24岁的佘沙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22岁护士朱海秀说“我不能哭,护目镜会花”出于对职责的敬畏,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有的只是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张岱说:“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对于自然的敬畏告诉我们战胜“不可为”,而对人类的敬畏告诉我们防控疫情“必须为”。不为是明哲保身,为之是心中有大义。可在这个人类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偏安一隅,所以我们不约而同,抗击疫情。我们敬畏生命与自然,这才拥有无为的资本。
中国的防疫已然成效初显,在这片自然所赐的荒原上,我们用无畏把自己逼成高飞的雄鹰。
人要有敬畏的精神,才可以做无畏的事业。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写一篇文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敬畏”“生命”“职责”“规章”等,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通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以电影《中国机长》为原材料,借助刘长健机长的话语引出关于“敬畏”的内容,要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第二则材料强调“心存敬畏”(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愈)”,才能“行有所止”和“才能无畏”,具体意思是说,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知道什么该做,知道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只有心存敬畏,这样就不会有畏惧心理。可见这两则材料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求考生在“敬畏”的前提下多角度思考,如何在“敬畏”的前提下做到“所止”“无畏”。弄清楚材料内容后,可以确立写作主题。体现主题:敬畏生命,行有所止;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学会敬畏,才能无畏;体现考生对“敬畏”前提下多角度的思考,体现“所止”和“无畏”的思辨性。
立意:
1、敬畏生命,行有所止
2、敬畏职责,行有所止
3、敬畏规章,行有所止
4、敬畏生命,才能无畏生死
5、学会敬畏,才能无畏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备战2022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小说专项阅读之人物描写
下一篇:
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新意主题:“立德树人”类材料作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