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733  2022-01-03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命题示范、审题及范文:灿烂文化,吾辈自强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思想、文字、语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又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素材:

      名言

      1.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2.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愚昧无知的一层裱糊纸。(马洛利)

      3.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4.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5.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6.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

      7.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

      8.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泽东)

      9.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10.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费尔巴哈)

      近平语录

      1.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2.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3.既不要片面地讲厚古薄今,又不要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4.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5.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6.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

      7.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8.一些地方不重视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很多建设行为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和轻蔑,做了不少割断历史文脉的蠢事。

      9.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10.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人民日报点赞!“上戏416女团”

      2019年以来,她们持续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日常练功、演唱的视频,有时也在宿舍里展示京剧赶妆、戏服、扮相、手势,教网友分辨不同流派唱腔,记录生活的同时普及京剧知识,逐渐收获了一批观众。仅《探窗》一曲,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总量就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目前,她们的京剧相关视频累计点赞量已突破2000万。

      出生于1997年的独竹漂传承人杨柳,以“水上轻功”作为传播点,让发源于赤水河流域这项千年历史的独特绝技广为人知,积累了近100万粉丝。

      “95后”彭静旋在法国街头弹古筝,跨文化传播的张力吸引了超过800万的粉丝。

      出生于1998年的峨眉派武术学习者凌云,在2020年疫情期间着一身睡衣下楼扔垃圾时“顺便”舞剑,让中国功夫火遍全球,迄今在抖音获赞1.7亿。

      在“B站”拥有近86万粉丝的青年琵琶演奏家、UP主“柳青瑶本尊”原创国乐战神系列,以李世民、花木兰、兰陵王等中国历史人物为对象作曲。其中《兰陵王入阵曲》还上了河南卫视今年的端午奇妙夜,她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打击乐首席王佳男合作演奏《兰陵王入阵曲》的视频,在B站一个网站就拥有超过1500万的播放量。

      给河南卫视打call

      河南春晚的出圈作品《唐宫夜宴》。一群参加夜宴的唐朝少女们,在古画中穿行。她们时而认真排练,显出自己的乐师身份。河南卫视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一共7个单元节目,用舞蹈、唱词、曲调描绘了一幅汉家儿女生活图景。《祈》是最有仙气的一段。《龙舟祭》呈现了端午祭祀景象。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男子的刚劲有力和磅礴气势,被展示的淋漓尽致。全网阅读量3.4亿,讨论度7亿,制造这波狂欢的—— 河南卫视。

      央视文化类节目

      百家讲坛、汉字英雄、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大型纪录片:我们的中国梦——记住乡愁、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开讲啦、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赢在博物馆、典籍里的中国……


展开全文阅读
      文化节目受到热捧,正是传统文化再一次复兴的大好时机。提倡国学、重视书法、语文改革……传承传统文化,让经典浸润我心。中国千百年来,文化主导思想,精神决定成就,文化繁荣如宋朝,是民族之幸,精神昌盛如汉唐,是国家之幸,历史是过去,文化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媒体人也在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给孤独的匠人点赞。

      中华传统文化时评:

      守护“根和魂”,绽放中华文化“盎然春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大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守住“根和魂”,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与文相会,与史为友。文化是与过去的“对话框”,既刻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大大在北京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资产。”一羽之轻无以飞,一足之力无以至,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妥帖地“收藏”好这些“家珍”,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护好。保护在心更在行,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让保护传统文化成为自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重要使命。惟其如此,才能让延展文化根系脉络的土壤更加坚实,让文所留史,永绽光芒。

      文以“接力”,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文化是精神的宝库,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是民族自信与自豪感的源流。顽强拼搏、奋发图强,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民族基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向世界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民族凝聚力和了不起的抗疫精神,英雄故事不绝于耳,民族风采举世瞩目。我们的民族文化“可敬、可亲、可学、可用”,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学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传承好,借文化之力铸精神之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以“聚能”,发挥文化的资源优势。文化的多样性放射出巨大的魅力与能量。文化包括服饰、习俗、饮食等多个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利用好各地区鲜明的文化资源优势,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文化旅游业已然成为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将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业深度融合,能够充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让文化成为拉动地区发展的强动能,迸发出更大的辐射能量。通过跨要素融合和跨行业融合,推动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推动业态裂变,实现结构优化,提升产业活力。

      文以“载道”,丰富文化的实践形式。实践形式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打造的是文化的亮丽“名片”。活泼有趣又多姿多彩的文化实践形式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与听觉的声色交织,让传统文化更“火”的同时,也让其更“活”。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意蕴深远,要兼收并蓄丰富的实践形式,把中国故事讲得生动、说得细致。“老生常谈”而新意常在,声动华夏、道传四海,老树抽新枝,枝上发新花,让中国的文化之“道”与时代活力并肩,走出“家门”,走得更远。

      中华传统文化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学校举办以“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拟标题训练

      拟分论点训练

      创金句训练

      成段落训练

      品读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作为班级代表,在此读书节交流会上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品读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古往今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最忠贞的朋友。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典籍,无论是对古人抑或是对当下的我们,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儒家的孔孟之道绵延千年,魏晋的不屈风骨光耀后世,繁荣的唐宋文明横亘古今……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潮流中,他们仍然屹立不倒,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原因何在?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文化经典,教我们为人之道。

      “人之初,性本善。”“弟子规,圣人训。”脍炙人口的典籍,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被播撒下善良的种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教导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习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做君子应该有涵养,不怨怒;做学问学思相宜。《论语》中的一字一句都是对我们为人处事学习方法的教导。古今典籍带给人们的力量,不可磨灭,典籍中的思想与智慧结晶,是历史长河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彰显着独一无二的中国力量。

      文化经典,帮我们悟强国之理。

      《阿房宫赋》中有言:“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爱惜人民是立国之本。《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言:“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百姓生活无忧是社会治理、天下太平的必要条件。瞩目当下,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便民政策,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不正是最好的印证吗?中国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而群众的力量与典籍的教导息息相关。传承文化经典,描绘国之篇章,彰显中国力量。

      当国家走向富强,我们青年一代决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冲在最前线,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从来不是空口而谈,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口中最有生气、最积极的一代青年人,应汲取典籍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以青年之力彰显中国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坚实的力量。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25个小众又高级的短句,提升你的作文“逼格”(薇娅+王力宏+太空课堂+震旦老师+张同学)
下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感人素材命题示范、审题及范文:告别2021,迎接2022(张文宏、张桂梅、苏炳添、王赤)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