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005  2022-01-08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中国航天,走进科技新时代
 引言:

      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成功完成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从翟志刚的神七首次出舱,到十三年后翟志刚再次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每一次出舱的背后,都有航天员和无数幕后英雄的辛勤汗水和鼎力相托,为了出舱一刻,航天员们都要在地面上经历哪些“魔鬼式训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吧!

      天上做的每个动作,都有地上的模拟训练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成功返回轨道舱,我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随着工程迈入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我国也将有更多的航天员漫步太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的两次出舱,就是一个开始,随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实施出舱活动,我国航天员乘组常态化开展出舱活动的时代已经到来。

      与神舟七号任务相比,空间站阶段的出舱任务,航天员出舱时间大大延长,作业任务及其难度也显著增加:舱外设备安装、维护、维修、更换和试验样品回收等等,都需要出舱活动。

      天上做的每一个动作,地上都会反复模拟。要形成模拟失重环境舱外活动及作业训练标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每一位航天员在进入太空执行出舱活动之前,都要在地面经历一番“魔鬼式训练”。通过这一番训练,航天员可熟知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的结构、布局、性能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包括正常操作和故障的识别、判断与处理;熟练掌握正常出舱程序和应急故障处置程序,确保出舱活动顺利实施。

      训练内容有哪些?

      出舱活动技术训练包括出舱活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出舱程序以及出舱任务等类别的训练,每一类由不同的训练科目组成,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操作训练,既有单项操作训练,也有程序训练。航天员每次出舱的任务不同,因此出舱任务训练的内容也是不确定的,要根据航天员舱外作业的具体任务来确定,其他训练科目和内容则相对确定。除理论学习外,航天员主要在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舱外服试验舱、虚拟现实训练器这四个设备上,进行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出舱活动相关设备的操作训练及出舱程序训练,包括正常操作和程序训练,以及故障的识别、判断和处理训练。

      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

      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是一个实物、模拟件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系统,可以模拟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相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大部分状态,如舱外航天服压力制度、服装和设备的物理界面、显示参数、操作特性、操作信息等,可以给航天员提供逼真的身体触觉、视觉和听觉环境,能进行正常状态的仿真和典型故障仿真,包括舱外航天服、气闸舱相关设备和舱门检漏仪器故障。利用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航天员除进行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设备操作训练外,主要进行正常出舱程序训练和故障处置程序训练。

      模拟失重训练水槽

      模拟失重水槽可以给航天员提供模拟失重的训练环境,这对于出舱活动训练,特别是舱外行走、出舱装配和维修等舱外作业,是最为有效的训练手段。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规模庞大,可将1:1的空间站或飞船模型放置其中。训练时,潜水员可以通过调整航天员水槽训练服上的配重铅块数量或位置来进行配平,以便调整航天员的姿态,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通过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训练,可以使航天员体验和熟练掌握模拟失重状态下身体的运动与姿态控制以及出舱活动操作的特点、方法、技巧,包括开关舱门、出舱和进舱、舱外行走、舱外作业,如安装新的设备、修理和更换部件等。

      舱外服试验舱

      舱外服试验舱能模拟空间环境的真空,是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的重要设备。航天员在舱内主要进行常压和低压条件下的正常出舱程序训练和故障训练,其中常压训练是为低压训练做准备。从安全角度考虑,首先进行常压训练,之后再安排相同科目内容的低压训练。

      低压训练一般设置53千帕和10帕两种工况。53千帕低压训练既可安排正常出舱程序训练,也可安排故障处置训练。10帕低压训练一般是进行正常出舱程序训练,其间穿插安排打开水升华器等操作。通过低压训练,一方面可以考察和训练航天员对近似真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突破心理障碍,在心理上做好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使航天员感受真实低压情况下的运动负荷和服装温度调控情况。

      虚拟现实训练器

      虚拟现实训练器能够完整地模拟航天员在轨工作,模拟出舱活动等,并可与地面人员进行联合训练演练,每次上天之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至少要进行出舱全流程演练2-3次。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类针对性专项训练,航天员还需要进行的就是身体力量训练,航天员的力量训练包括上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开展工作,或者舱外作业(攀爬、设备安装等)都更加依靠上肢力量,而这种力量训练不仅要练,还要进行数据分析,测算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据了解,中国航天员的上肢力量数据与皮划艇、体操等专业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对后得到的结论是:航天员的数据不亚于专业运动员。

      据了解,已经返回地面的神十二乘组在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后,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通过与神十三乘组天地通话以及返回后开展座谈的方式,进行了充分交流,为神舟十三号乘组分享了在轨获取的经验和感受,特别是针对出舱活动交流了天地差异该注意的事项,神舟十三号乘组对此在地面也提前开展了相应训练,为提前进入状态、顺利执行任务打下基础。


展开全文阅读
      中国的航天员,为了给中国人增光,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美国在航天问题上,给中国设置种种障碍。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是中国人民长志气的每一步。

      航天征程:

      矢志不渝,逐梦星辰大海——载人航天精神述评

      回望来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突破都坚实有力:

      第一次进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第一次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我们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实践经验和伟大精神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特别能吃苦

      冬日的戈壁滩深处,一望无垠、寒风凛冽;夏日的荒漠,每一粒沙子都蒸腾着热气;深夜的研究室灯火通明,装配车间马达轰鸣……特殊的试验要求和繁重的研制任务,使得艰苦的工作环境成为航天人的“标配”,夜以继日的工作成为航天人的常态。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城”罗布泊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都印刻着他们的足迹;每一个深夜里,都有他们辛劳的身影。

      知道干航天苦,但航天人却甘愿吃苦。在荒凉、苦寒的荒漠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终于在河西走廊上建起能够担负载人航天任务的东风航天城,并突破众多技术难关,研制开发出神舟系列飞船。

      1998年1月5日,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等待他们的,是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

      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航天员要学58门课程、3000多个学时。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杨利伟连续两年多几乎没在晚上12点钟之前睡过觉。为了解困,他特意准备了一个特大号的杯子,里面泡满浓茶,熬不住就喝两口。

      进行号称“魔鬼训练”的超重耐力训练时,离心机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旋转,人坐在里面要承受8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8个人压在自己身上,整个过程令人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面部肌肉都被拉扯变了形……对于受训的航天员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的按钮,一旦感觉自己坚持不住了,只要按下这个按钮,训练马上就会终止。然而却没有一名航天员主动按下过这个按钮。多年以后,杨利伟在书中写道:“当一件事儿坚持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接近成功了。”

      “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不单指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更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可以说,是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毅力,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特别能战斗

      在华宏所著的《航天精神》一书中,有几个情景令人难忘——

      “第一颗卫星发射的时刻,动用了全国60%的通信线路,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达60万人。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计划,飞船着陆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原上。通向飞船着陆场仅有一条泥泞小道。自治区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调集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修‘通天路’的消息在草原不胫而走,牧民们纷纷带上工具,自发地加入修路大军中。一条长60公里的简易公路,仅用一个月就修通了……”

      载人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现了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

      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在这个极具挑战的领域,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

      2000年12月,神舟二号发射的前10天,火箭意外被撞。年过六旬的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刘竹生爬上11层平台,一层一层仔细查看。4天之后,一份长达50余页的报告《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可以正常发射”的结论。2001年1月10日,火箭把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之后,专家发现有一个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空中“追尾”事故,直接危及飞船与航天员的安全。为此,飞船研制团队立即组织科技人员修改飞行程序和软件,并进行多次仿真和试验,直至完全排除“追尾”隐患。

      实践证明,“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人通过高风险挑战历练而成。如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往返,长征二号F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中国人的航天梦想不断向深空延展……一次次堪称完美的表现背后,是每一名航天人不懈战斗的姿态。

      特别能攻关

      在铸造世界一流航天工程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人也展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特殊的使命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随着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时间长达三个月;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神舟十二号创造的多个“首次”,对于中国航天而言就是一座座辉煌的里程碑。

      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余文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时,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如今,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是从零开始。即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地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为的是奋力追赶拉大的差距。”在临退休前又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

      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戚发轫他们组织航天人才,日夜兼程搞科研攻关,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成千上万名航天人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2017年7月2日,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指令下达,长征五号火箭腾起的巨大尾焰照亮夜空。几分钟后,一级飞行曲线突然下降,指控大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问题出在哪里?研制团队开始探索。

      为了从上万条数据线索中找到问题原因,研制团队尝试了无数个方法,仅复飞计划就按下过两次“暂停键”。最终,研制团队仅用了28天就拿到原本需要半年生产周期的试验产品。又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

      事实证明,“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孕育在中国航天工程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更发展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特别能奉献

      载人航天是航天人怀着“铺路石”的初心,用生命不断探索的神圣事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圆梦,源于中国共产党作出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决策,更来自几代航天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奉献的韧劲。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航天人往往需要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700余位为祖国航天事业牺牲的烈士。没有奉献精神,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说过:“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这样,并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是为某个人的目标,而是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干自己的工作。”

      “我们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过年过节也做。”回望过去的艰苦岁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这样说。轻描淡写的背后,却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航天员是载人航天的先锋,从接受这份神圣使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要时刻与风险和考验为伴。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随时准备奉献出宝贵的生命。

      2003年2月1日,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飞梯队的关键时刻,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就在大家担心这会对中国航天产生负面影响之际,此次参训的14名备选航天员递交了请战书:“再大的风险也动摇不了我们征服太空的决心。”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9月27日,翟志刚打开飞船舱门,在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突然,轨道舱里响起急促的警报:“轨道舱火灾!”

      在地面飞控大厅,工作人员听到航天员们的如下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后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3名航天员道出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最大。为了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他们将“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深深镌刻进理想信念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按计划,2021年到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将完成11次发射、3次舱段、4次货运、4次载人,到2022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就一定能逐梦更远的星辰大海,不断标注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高度。蓝图已经绘制,梦想已经起航。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和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必将激发全民族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勇敢前进。

      航天知识:

      王亚平成功出舱,所穿航天服价值3000万,返回后却直接丢在太空?

      与地球环境不同,太空的环境非常的恶劣。航天员面对的不仅是失重缺氧问题,还面临着极其强烈的宇宙射线、强紫外线以及高能粒子。如果没有穿上航天服,航天员将会在短时间内殒命。所以,对于航天员来说,航天服就是生命的保障。据了解,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所穿的航天服,其价值约3000万元。那么,价格如此昂贵的航天服,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呢?

      航天服首要具备的功能,是需要向航天员供应足够的氧气。在供应氧气的同时,还得回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其次,太空中的气压与地球不同,航天服需要提供足够的大气压力,避免因为气压差异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损伤。最后,航天服除了能够阻隔宇宙射线外,还需要质地坚硬,能够承受住小型石块的高速撞击。太空并不是一个干净的场所,很多细小的石块在轨道上高速运行,这对出舱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是危险之一。

      除了需要具备多项功能外,中国航天服还改进了多项技术。由于航天员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例如维修机械臂或者对空间站外部进行维修,这就对航天服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后,能够比较自由的活动,能够穿着航天服维修设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所以,相比于其他国家的航天服,中国的功能更齐全,安全性更高。当然,天衣自有天价,中国舱外航天服的价格达3000万元。

      有些人疑惑,价格如此昂贵的航天服,为何返回时要直接丢在太空呢?2008年9月,翟志刚、刘伯明搭乘“神舟七号”执行任务,两人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服被丢在了轨道舱里,而轨道舱随后坠入大气层焚毁。其实,这并不意味着航天服只能使用一次,翟志刚、刘伯明之所以没有将航天服带回来,主要是因为“神舟七号”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神舟七号”飞天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后人铺路,检测国产航天服的性能。如今,中国在太空拥有了空间站,也有足够的地方容纳航天服。所以,现在中国航天服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其他国家与中国一样,也是重复使用航天服,例如美国航天服的使用期限达15年,一般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

      精彩时评: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65年来,中国航天从白手起家建立“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到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屡获突破,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磅礴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力量。

      提升大国地位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国防科技领域几乎一片空白。面对西方的经济封锁和围堵打压,面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武器装备落后而付出的巨大牺牲,面对台海危机中美国变本加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中央以长远眼光和非凡气魄,果断作出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承载着强军卫国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中国导弹事业和航天事业拉开了帷幕。响应党中央号召,一批经过战争检验的解放军指战员,一批为科技救国毅然归来的科学家,一批国家培养的技术专家、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工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

      1960年,在中国第一型导弹研制的关键时期,苏联撤走了援建专家,停止了元器件供应,但这更加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顽强斗志。技术断援后仅3个月,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凝聚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精神和不屈不挠意志的东风一号导弹成功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甲导弹携带原子弹弹头飞行了1000多公里,成功实现了核爆炸,宣告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彻底破产。1967年,中国自主研制的防空导弹红旗二号定型列装,成功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迫使入侵者再不敢进犯我领空。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投入和较短时间,突破了国防领域尖端技术,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胜利。

      “两弹一星”的成功实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中国由此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军工生产体系,带动整个工业产业链大踏步前进,并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科研人员、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为中国迈向科技创新型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余文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壮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集中体现,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留下了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传统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是老一代航天人的意志品质。

      “两弹一星”的成功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深刻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战略能力和国际地位。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支撑大国战略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航天事业为代表的高科技战略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航天事业逐步实现了从导弹工业到航天产业、从国防安全向富国强军、从传统封闭模式向开放融合模式的历史性跨越。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作出跟踪发展世界战略性高技术的部署,将航天技术作为重要发展领域。1980年,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1982年,巨浪一号潜地导弹水下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同时,中国第二代防空导弹、第二代反舰导弹等新型武器装备相继研发成功,这些使中国掌握了更多战略主动权。

      1999年5月,美国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再次警醒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广大航天人激发无穷斗志,立誓要以最快速度、最好质量,拿出好用、管用的先进武器装备。此后,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陆续完成了一系列堪称首创的重大突破,自主研制了多型填补国家空白、满足国防急需的先进装备,初步构筑起我国导弹装备体系,让国人挺直了脊梁,为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

      在研发尖端武器装备保家卫国的同时,国家启动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卫星导航等重大航天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的梦想。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空间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航天历经多次体制变革,逐步实现了从国防研究院到工业部,再到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型嬗变。1999年,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新组建的中国航天科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大力推进航天动力、航天电子、航天材料和航天制造等优势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出防伪税控系统、安保科技系统、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有力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按照国家战略需要,从发展导弹、火箭起步,成功发展各类应用卫星,攀登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科技高峰,并将航天技术应用到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支撑了我国军事、外交等国家战略。这些重大突破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重大跨越,对于增强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奋斗中一步步构建了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为国家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壮国威、扬军威、振民心,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在这一历程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它是所有重大突破背后的精神密码,是航天科技人员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新一代航天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昂扬斗志。

      护航强国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发出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号召,亲自擘画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开启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中国航天科工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实现从单型武器装备研制向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发展的重大转型,建立起完整的空天防御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生产体系,有力支撑中国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支撑。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30余型装备威武亮相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大国重器有力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能力和可靠手段。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中国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强度,依靠自主创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首次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大、国内推力最大的固体发动机试车,成功研制国内首台超高功率激光武器,重大武器装备研发等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不断的技术积累和科技突破中,中国航天取得了月球采样返回、“北斗”组网运行、航天器着陆火星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并形成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航天积极发挥航天高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带动了一大批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天科工探索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下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快舟固体火箭形成常态化发射能力,行云工程助力我国天基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智慧产业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航天智慧,信创产业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倾力打造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服务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产业链现代化与工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内涵。国家和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全力解决什么。航天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全力抗疫,呼吸机、应急救援移动医院、模块化负压方舱医院、P2+生物检测实验室等装备在疫情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应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国际社会共商共建共享的朋友圈。

      65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为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党的坚强领导是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的制胜法宝,是建设航天强国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航天梦的根本保证;自力更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发展的基因禀赋,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自立自强是中国航天事业跨越腾飞的必然路径;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鲜明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六十五载峥嵘路,砥砺奋进再出发。65年前,老一代航天人立誓研制先进武器装备让中国人挺直脊梁,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苦、无私奉献,义无反顾踏上了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而今,新时代航天人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接过历史接力棒,一往无前迈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定步伐。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航天科工明确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质量制胜战略、人才强企战略、数字航天战略,必将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助力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透过文化盛宴,跟着习主席学用典
下一篇: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时新素材:和合共生、大地初心——和人民在一起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