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高中习作
阅读:212 2022-03-08
标签:
高中习作
高三高中习作
和而不同,尊重差异(高中习作)
浙江十校联盟:和而不同,尊重差异
交往中,人们往往因某方面的趋同相互吸引而走得比较近,同时疏远、排斥与自己存在较大
差异的人。
面对这样的交往,有人觉得趋同会给人带来快乐、和谐;也有人觉得这意味着多样性的缺乏,
还可能会影响到认知。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尊重差异,寻求和谐
某考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在生活中,交友的原则往往会
趋同,在我看
来,求同不错,但更应该尊重差异,寻求和谐。
一味的趋同,会使个体双方失去独立的个性。
这一点与服装设计相似。每当某一款服装在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销量之后,便会产生数
以万计的“趋同”商品,反过来进一步导致大众审美的趋同,一件牛仔开衫可以从女孩身上
普及到妇女甚至老人身上。这种“烂大街”的穿衣现象,往往会导致个体特征消失,同理,
在人与人交往中一味趋同,会使个体个性受抑。
在我看来,趋同并非是一味追求共同点,在人与人之间划出圈子,形成帮派。求异也不
是一味追求个体的鲜明个性。《论语》中所谓“和而不同”,即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
在保持个体特征的前提下,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妥善处理多方关系,以求和谐相处。
这正如烹调,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才是佳肴;又似音乐,宫、商、
角、徵、羽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才是妙音。
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一致,而是尊重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交往本身是一件奇妙的事,它使每个独立的个体有机会融入到一个大集体中,具有相同
兴趣爱好的人则会更容易融入其中。但此时的融入却不够完美,因为缺少了一种使其完美的
“药剂”,那就是个体差异,保留个体间的差异会推动这个集体更进一步。正如二十世纪初
的新文化运动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思潮相融合,才能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寻找
一纸救国良方。
尊重差异不仅仅是人与人交往的原则,更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原则。
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各民族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明,如何看待不同文明间的
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日新又新的重要问题。
习总书记谈如何看待世界文明时说,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
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
还是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做总结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点评】
开篇立论明确,直奔主题。论证部分先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一味趋同”会带来不和谐的结
果,所以“趋同”应该是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出论点
“尊重差异,寻求和谐”。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说理透彻,举例得当,譬喻得当,
结构较为严谨;内容上善于将已学知识融会贯通,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
侯晓旭
标签:
高中习作
高三高中习作
和而不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与经典文学为伴,在阅读中开阔视野(高中习作)
下一篇:
抖音无罪,误用其罪(高中习作)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