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32 2022-04-01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荷花淀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荷花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学习作品优美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小说诗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不一样的传说,不一样的作品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荷花淀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今天我们就学习与此相关的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的小说《荷花淀》。
二、不一样的作家,不一样的流派
1.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3.创作背景: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三、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主题
1.情节概述: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给全文三部分拟小标题,并指出这三个部分各属于小说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 (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 (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候夫编席
荷 夫妻话别 (助夫参战)
送夫参军 白洋淀妇女在
花 马庄寻夫
探夫遇敌 (感受战争) 战斗中不断成长
淀 遇敌巧脱
助夫杀敌
助夫杀敌 成立队伍 (投身抗战)
四、不一样的对话,不一样的性格
1.引入:小说共四千余字,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显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的手法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2.小说的人物对话部分分布在故事的哪些情节里?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3.分析“夫妻话别”中的对话描写。
小说写到由于白洋淀抗日形势的变化,小苇庄游击组长水生和同村的几名年轻人参加了地区队,明天就要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去了,大家推选水生回家和家人说一说,尽管水生嫂还是个开明的人,但水生还是担心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水生吞吞吐吐、想方设法地寻找着最佳的开口时机,但细心、温柔的女人还是觉察到水生今天的反常,经过再三追问,水生终于小声说了句“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于是就引出了下面这段十分精彩的夫妻对话。
(1)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2)分析人物语言及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①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②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展开全文阅读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 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3)小结:通过以上人物语言的赏析概括出水生嫂具有体贴、温柔、机敏、识大局、明大义的性格特点,她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4.分析“探夫”前的一段对话。
才过了两天,女人就藕断丝连起来了,她们商量着要去探望丈夫,在这之前有一段十分富有个性的对话,试分析这些对话反应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机智,伶俐,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爽朗,率真)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稳重,谨慎,想得比较周到)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快人快语,急切而真挚)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羞涩、忸怩,用婆婆作挡箭牌,言虽假,情却真)
课堂练习:用一首打油诗概括以上人物对话。
参考示例:
“一件衣裳一份情,一句话儿很要紧,快去快回不碍事,只怨婆婆不放心。”
小结:通过赏析丰富人物对话,概括四个妇女不同的形象及性格特点。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水生嫂比较理智、冷静,其他人探夫心切。
5.分析战后回家路上的对话。
女人们不巧没碰上她们的丈夫,在回家的途中却碰到了日寇的船,她们急中生智将小船驶进了荷花淀,碰巧又把敌船引进了伏击圈,又十分碰巧在伏击战中碰见了日夜思念的丈夫,她们目睹了丈夫们神速、彻底地消灭日本鬼子的情景,她们感到非常自豪,由于刺激和兴奋,回家的路上她们又说笑起来。
(1)这七句精妙灵动,这些对话表现了女人们怎样的愿望?
不甘落后,积极上进,与男人们并肩作战,成为抗日战士。
(2)猜猜最后一句是谁的话。
可能是水生嫂说的,因为前面水生曾说:“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水生真的是在责怪女人们吗? 似责怪,实为疼爱、体贴。
也可能是另外的人说的。因为有人要求水生嫂成立队伍。比如有可能是前面提到的第二个女人说的,她心直口快。水生嫂性格比较内向、含蓄,不会是她说的。
6.总结:作者在对这群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时候,没有作任何肖像描写,甚至后面两段对话描写时也没有介绍哪句话是谁说的,但这简洁朴素的语言,使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真情毕现,呼之欲出。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人物的对话把一群真挚多情、深明大义、积极上进的妇女写活了,这对话就可以口叫“传神”的对话。
赵龙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荷花淀 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高考作文冲刺指导:议论文审题立意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下一篇:
2022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小说阅读之环境鉴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