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49 2022-05-27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精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
(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考点透析】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展开全文阅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高考上海卷)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未之有也。(《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展开余文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陈述语气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为……所、以为、以……为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
疑问语气 奈何、何如、如(奈)……何、得无……乎、孰与、孰若 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反问语气 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何……为 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什么……呢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 安……哉:难道……吗? 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2) 比及、及、洎…… :等到……的时候 如:洎牧以谗诛
(3) 不亦……乎: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 曾不:连……都不 如:曾不盈寸
(5) 得无……乎:恐怕、莫非……吧 如:得无异乎?
(6) 得无……乎(耶)、无乃……乎:表商榷语气,译为 大概、恐怕……吧,不是……吗
如:师劳之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 如:惟手熟耳
(8) 庸……乎、宁……乎、 顾(独)……乎(邪、哉)、岂……乎(哉):全表反问,译为难
道……吗,哪里……呢,怎么……呢 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独畏廉将军哉?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沛公不先破关中,
公岂敢入乎?
(9) 何……之有,何……焉为:“有何……”的倒装,“之”作提前标志,有什么……的呢
如:何陋之有? 夫子何命焉为?
(10) 何哉、何也:为什么呢 如:哉而此独以钟名,何?
(11) 何以:怎么、凭什么、用什么方法 如:何以知之
(12) 何(奚)为,:①为何,为什么, 如: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②何(奚)……为:为
什么要……呢,怎么……呢, 如: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为什么要……呢、用……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14) 何其……也:(表感叹)多么……啊 如:何其哀也
(15) 何者、何则(表设问):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如: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
故也。
(16)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 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17) 何故……为:反问语气,译为 为什么……呢 如:何故怀瑾握玉,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8) 何如、如何、奈何、若何、何若:
①动词“如、奈、若”+疑问代词“何”构成,动词含有“楚之、对待、办”等意义,“何”
翻译成“怎么”,可以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如: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今日之事何如 奈何取之尽锱珠
②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构成“奈(若、如)……何”,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样” 如: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得罪于晋,又得罪于楚,国将若之何?
(19) 其……乎(与、也、邪、矣、哉):恐怕(大概、莫非)……吧、还是……吧、难道……吗、真……啊 如:其皆出于此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 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乎?
(21) 且……且……,载……载……:表并列,又……又……、一边……一边…… 如:(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22) 若、如……然(者):像……一样 如:貌若甚戚者
(23) 孰与:跟……比较,哪个…… 如:廉将军孰与秦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4) 是以:以是的倒装,因为这个,一般译为“因此” 如:余是以记之
(25) 所以:①……的原因 此世所以不传也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方法;用来……的东西 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师者,所以……
(26) 无从:无法 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7) 有以,无以:有可以用来……的,有办法用来……的,没有用来……的;无法 如:
项王未有以应。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军中无以为乐
(28) 有所,无所:有……的,没有……的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妇女无所幸
(29) 之谓也:说的是……啊!这就叫做……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降,有礼之谓也。
(30) 有……者:常用于叙述的开头,突出叙述的对象,有……的人 如:楚人有涉江者
(31) 以为、以……为:①认为,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一样 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自以为得其实。②用……做……,把……当作……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 以之为,认为(觉得)……怎么样,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展开余文
(32) 唯……(名词)是……(动词)、唯……(名词)之为(动词):译为 只……(动词+名词) 如 唯予马首是瞻
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2006高考天津卷)
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2004年高考吉林卷)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2006年高考重庆卷)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2006年高考湖北卷)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全国高考题)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年高考广西卷)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2004年高考重庆卷)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年上海卷)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 “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壩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军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2006年高考湖南卷)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侯晓旭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届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生无意义,“欲望”即全部——《我与地坛》和《命若琴弦》背后的故事(作品赏析)
下一篇:
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满分作文汇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