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19 2022-06-03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考作文必背万能模块:满分议论文结构的六种模式与过渡方式
模式一:议论文段标准模式:观点+材料+分析+小结
由议论文的三要素引入议论文段常用结构模式:观点+材料+评论+小结
示例一:
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变幻。(观点)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外孙女,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她高雅的举止让英王室为之自豪。然而,当扎拉公主毅然决定成为一个马术骑手时,她生命的光芒改变了颜色。脱去冠冕,褪去礼服,她和普通骑手一样艰苦地训练,挤在地摊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2006年9月,她成功地赢得了“欧洲全能骑术锦标赛”冠军,整个英伦为之振奋。(事例)在赛场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尽显光芒。她那金黄色的皇室标签变成了鲜红色的勋章。在皇宫里,她的美丽让皇室生辉;在赛场上,她的技术让众人折服。(评论)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怎样让适合锦色的繁花添到锦缎上绽放,怎样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小结引申分析)(317字)
优点: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材料典型;分析紧扣中心,鲜明贴切,小结深化主题。
模式二:四段十二句,一篇满分作文搞掂!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两道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务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1995年高考题)
请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满分作文,讨论一下这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第1段 (1)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2)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材料作文一般采用“引述材料”的开头方法。但切忌照抄和罗索。本文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话。
(2)句马上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立论准确,观点鲜明。这个开头,小巧明快,可谓凤头。) 第2段
(3)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康的品格。
(4)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可堪称一代儒将。
(5)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向他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最终忧郁而死。
(6)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象绊脚石,阻碍了我们发展,使我们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德的形成。
这一段,用了(3)(4)(5)(6)四句话,联系历史论证,构成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3)句从“是什么”的角度,提出一个分论点。(4)(5)句举例。(6)句议论。
这是个常用的议论语段模式:提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在这论证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缺“议”,只有“分论点+事例”,没有讲道理。这就会使文章肤浅。
本文作者不但举例典型,且在举例后扣住事例,扣住论题,从周瑜的史事中挖掘出嫉妒的危害和对人们的启示议论精当。我们要有这种“议论的意识、习惯”防止“有例无议”的毛病。
另外:本文的例子,来自课本,课本是一个论据宝库,要好好开发。第3段
(7)一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也如是,想要发展,必须博采各国之长,正视自己的不足。
(8)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9)十年浩劫结束,邓小平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政策,使神州大地再次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是承认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不嫉妒的结果吗?
(10)两者比较,道理昭然若揭。 这一段也用了(7)(8)(9)(10)四句话,(7)既注意了过渡,又提出了一个论点,承上启下,用笔十分经济写法绵密。这一点很值得学习。(8)(9)(10)句的论证结构与上段相同,但内容和角度发生了变化:一、由上段的“反面例证”转向“正面例证”,而且从“个人存亡”转到“社会发展”,由“小”到“大”逐层深入。二、由史实转向现实,这既达到了题目“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于生活气息。这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第4段(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不嫉妒别人的优点和成功,而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靠自己的努力创一番天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必须向外国吸收成功的经验,这才是明智的做法。文章最后一段收篇。(11)句,作者用一句名言收拢上文两层论证。有以一当十之效。(12)句十分严密,一呼三应。前一分句呼应反面论证一段,后一分句呼应正面论证一段进而呼应开篇的中心论点,也是“联系自我”,真可谓一石三鸟,真可谓“豹尾”!
展开全文阅读
写作点拨:
这篇文章的示范性,可模仿性极强。 整篇文章,四段,十二句。首段引入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收拢和照应,中间两段论证,正反对比,每一段又由“立――摆――议”三层组成。一篇满分作文12句话搞掂,看来,写议论文并不难。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掌握了这一常规写法,我们写议论文就不会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了。如果我们在通过反复练习,加强材料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写出好的议论文是轻而易举的事。也许这时,我们也就可以抛开所谓的模式,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高考拿个满分也并非难事!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努力吧!
模式三:中心论点+分论点式。
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等。
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分论点一:勤出成果。
分论点二:勤出智慧。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可以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
中心论点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1、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4、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可以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模式四 中心论点 + 三联系(联系历史、联系现实、联系自我)+结尾
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偏向于举例论证;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第四段从自我的角度去思考。第五段结尾。这是议论文“化大为小”的简单高效实用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能使内容充实。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模式五
层进模式 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这是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收到逐层深入之效。(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能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
(2020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卷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品析】
宽容大度,放眼长远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宽容大度,放眼长远》
滚滚东逝的波涛,淘尽了无数鲜活的面孔和伟大的功绩,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痕迹。读罢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掩卷沉思,鲍叔牙唯才是举的赤诚,管仲“九合诸侯”的智慧让人动容,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桓公的宽容大度,放眼长远的雅量与胸襟。(提出中心论点)
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故能放眼光于长远,成霸业与乱世。在各位其主的争位斗争中,管仲与齐桓公的过节不可谓不深,但在即位之后,面对齐国发展的大势,齐桓公却能放下一箭之仇,给管仲发挥才智的舞台,一生君臣相得,最终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强大齐国。倘若齐桓公心胸狭窄,眼界狭小,不愿放下私人过节,弃管仲贤才于不顾,固执地委之鲍叔以国政,那么春秋之世,可能就多了一个普通的中等诸侯,却少了一个熠熠闪光的齐国,历任君王中,可能就多了一个平凡的庸人,却少了一个称霸乱世的强者。
回望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蔺相如不记廉颇挑衅,眼光长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将相言和,稳住赵国朝政大局;唐太宗李世民不记魏征早年鼓动太子杀掉自己,眼光长远,量才重用,成就了一番“直言进谏,虚怀纳谏”之美名,也成就了贞观之盛世。与之相反,庞涓心胸狭窄,身居高位后,却连自己的同门也无法容下,设计迫害孙膑,最终自己中计身死马陵,而魏国亦因为孙膑之策屡败于齐而国力大损。由此可见,把眼光放得长远,把心胸放得宽广,放得下内心的偏私,方可成就大业。
古代如此,揆诸当今,亦是如此。档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时期之际,齐桓公宽容大度,不记旧怨,眼光长远的精神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放下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强盗行径之痛恨,放下抗战时期日寇侵我主权、杀我人民之仇怨,放下新中国成立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全面封锁之谴责,反而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长远的眼光,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而在今年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时,中国更是以自己无私援助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这句话的真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同学们,历史的烟尘虽已远去,但我们依然能以历史为镜,在阅读与自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迈向更高远的人生。
展开余文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思考: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答案】层进式结构
开头: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桓公的宽容大度,放眼长远的雅量与胸襟。
分论点一: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故能放眼光于长远,成霸业与乱世。
分论点二:由此可见,把眼光放得长远,把心胸放得宽广,放得下内心的偏私,方可成就大业。
分论点三:古代如此,揆诸当今,亦是如此。。
结尾:我们依然能以历史为镜,在阅读与自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迈向更高远的人生。
再来看一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偶像的冲突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
材料二:这是一个偶像横行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偶像缺失的时代。
材料三:所谓偶像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我们把自己对于完美品质的憧憬和想象加诸某人,然后奉他为神明要求他为我们指引方向,这一切只是因为人们自己太软弱。
材料四:疫情期间,不少小学展开“偶像”问卷调查,“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科学家”排在偶像第一位置。另有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8%的少先队员在今年寒假期间把医护人员当“偶像”。
材料五:我们永远崇拜领航者,也永远需要领航者, 带我们走向更宽阔的舞台。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与套作。
【范文示例】
别太羡慕偶像 想要的生活自己去争取
李知非(选用时有删改)
少年成长的过程之中,难免需要一个偶像。当下,也有不少偶像活跃在社会之中,他们受到媒体和年轻粉丝的特别关注,动辄就能赢得百万千万的粉丝,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不同的年轻人喜欢不同的偶像,当然各有各的理由。有些人在偶像的激励下奋勇前行,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或过度痴迷偶像们的漂亮容颜,或过于羡慕他们的浮华生活,又或者总是幻想着名流环绕的“上流”生活。在错误偶像观的影响下,又产生了嫌贫爱富,责怪父母贫贱无能的错误价值观,把追逐“偶像”变成了腐蚀心灵的“毒药”。(从分析社会不良追星现象入手,为下文的议论蓄势。)
面对这种种乱象和歧途,我想大声疾呼:要用正确的姿势追星、“粉”偶像;在羡慕和模仿偶像之余,我们更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中心论点。)
在偶像级人物的背后,往往有追逐经济利益的资本力量的操控,它们利用舆论制造全民的娱乐狂欢,以此牟利。因此,对于追星现象,我们也要保持一分清醒,在狂热追星之前,看一些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文章,多一些思考和冷静,就不会盲从。一旦看清偶像背后的真相,就不会轻易陷入狂热与沉迷。(探究追逐偶像要冷静的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偶像们人前风光不假,但他们背后的付出,我们并不能完全看到。王思聪是“富二代”不假,但他更是一个精明的年轻商人。他以首富的家庭背景引来网民和媒体围观和热议,再以犀利风格和率性行为迎合普通年轻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立独行的非传统“富二代”,吸引年轻人消费自己公司旗下的文化产品。而一些明星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魅力,也绝不只是靠颜值,更要靠实力。我们要把对偶像的“羡慕力”转化成内在的驱动力,要“粉”,就该“粉”他们用心做事、默默努力的拼劲,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探究方法,怎样正确追逐偶像——认知角度。)
韶华易逝,青春易老,做好自己才是王道。偶像们的浮华做派和不老容颜只是一种商业炒作,普通人是学不来的。明星可以作为一道养眼的风景让我们欣赏,但他们的生活其实与我们并没有太多关系。对我们来说,收回虚无缥缈的幻想和偶像投射,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中,扎扎实实策划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正确追逐偶像的方法二——行动角度。)
未来的人生需要我们靠着自身的努力拼搏,靠对社会的贡献去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我们在追逐“偶像”的同时,必须认清的道理。(结尾总结全文,呼应标题。)
【点评】这篇议论文立足于“羡慕偶像,不如做好自己”这一中心论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开头两段先论述“偶像”存在的普遍性,在一笔带过“偶像”存在积极意义后,重点论述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用正确的姿势追逐偶像,羡慕偶像之余,更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二、五、六段则环环相扣,先从偶像工业本身的缺陷角度,论述“不要羡慕偶像”的原因。紧接着则举出王思聪这一知名青年“偶像”进行分析,从“怎样做”的角度阐述追逐“偶像”的正确态度。最后由“追逐偶像”转向“做好自己”,将论述从认知的角度延伸到行动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也使得文章更为深刻。
模式六:六段综合式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简述材料,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起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可能需要较宽的知识面,但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高考优秀作文《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1988年全国卷)的结构:
《 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结构:
第一段, 追根溯源,引出习惯:千年历史,沉重习惯。
第二段, 举例论证,习惯可变:人们习惯了“迪斯科”。
第三段, 连举三例,强调危害:爱迪生、赵王和猿人。
第四段, 辨证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创新,永远落后。
第五段, 冲破习惯?安于现状?正反对比,敲响警钟。
第六段, 联系实际,习惯沉重;呼吁冲破,焕发潜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论据,有分析,论证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见的议论文“观点+事例=议论”的毛病,值得借鉴。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许许多多,每一种都要学习,每一种都要掌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要什么都去训练,否则可能什么都练不好。可从上面几种模式中选择一二种,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一年下来,结构模式胸有成竹,考场上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六种过渡方式
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常用的表述方式(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了这样的启示……)(2)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则材料的寓意是……)(3)由此观之……(4)为什么会这样呢?(5)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例1】"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1、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2、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3、……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4、物犹如此,人亦然。【例2】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一)事实到理论1、“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2、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3、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4、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5、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例3】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例4】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例5】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例6】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例7】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二)理论到事实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1、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2、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3、“……”,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4、“……”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5、“……”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1、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2、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例8】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展开余文
★五、层与层的过渡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1、无独有偶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4、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例9】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例10】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高中语文(ID:gzyw11)编辑整理★六、辩证过渡(一)欲进先退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例11】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例12】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二)主论先行,后堵偏漏当然;……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1、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2、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3、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
高考议论文结构类优秀作文示例
心中有德
曾几何时,看惯了太多的钩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提出中心论点)
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分论点一)
你静静地漫步于乡间丛林,身上穿着打着层层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破了洞的草鞋,脸庞被晒得黝黑,唯有那眼睛依旧炯炯有神。我望着你,陌生而又熟悉。身于豪门,本该享受荣华富贵,平步青云,怎奈你那高昂的头颅,始终不愿垂下,宁可受苦受累也不为那“五斗米折腰”。你心中始终以百姓为重,却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淡泊名利的心境,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牢记你,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分论点二)
你站在驶向零丁洋的船头上,平静而又无奈,平静是因为你视死如归,无奈是太多的无德者与元兵相勾结,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却敌不过内外夹攻。留炎汗多次来找你,他给你讲了那么多你看不到的“美好前程”,可你不但不接受,还对着留炎汗破口大骂,骂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事例概括)是的,我知道,纵然你失去所有,可你还有一件东西永存心中,那就是德。你没有忘记百姓,没有忘记国家,于是便有了零丁洋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刹那,远处的宋代为你永存。(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心中那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你永垂不朽。“文天祥”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上。(点题,呼应分论点二)
心中有德,是那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分论点三)
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睡不上一点好觉,吃不上一顿好饭,更令人叹息的是,后主刘禅之无能。救国之重任全压在你身上,可你没选择逃避,你面对着,支撑着。不仅给蜀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出了著名的《出师表》,以示你心中之德。(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之心,使卧龙之名——诸葛亮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谈。(点题,呼应分论点三)
于是我明白了,因为心中有德,所以面对权利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因为心中有德,所以为国可以舍生取义;因为心中有德,所以常为国着想,为百姓担忧,直至死而无憾。
立德在心中,使心中有德,让你不再迷惘,而是在德之引导下,走正确之路,并无怨无悔的走完一生。即使平淡也有滋味,即使平凡也会伟大,即使孤独也会快乐。
因为心中有德!(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从“ 是什么 ”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一: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 (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分论点二: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 (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分论点三:心中有德,是那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 (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中心论点
直面挫折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是风雨与阳光的协奏曲,既然要生活,就必会遭受到风雨的洗礼。面对挫折,我们怎样才能弹奏好生活的乐章?(提出中心论点)
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分论点一)
会稽一战,越王勾践沦为吴王夫差的俘虏,他要做夫差的马夫,为夫差牵马,干牛马般的粗重活,吃猪狗不如的饭菜,堂堂国君,竟要饱受此等耻辱!然而他没有沉沦,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激励自己,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成为一代霸主。(事例概括)如果勾践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坚毅的人生态度,终身都可能沦为夫差的俘虏。(分析论证)直面挫折,勾践的坚毅不屈让他名垂千古。(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分论点二)
面对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企图通过入仕为国效力,然而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他最大的人生热情被付诸东流,他哀叹,郁闷,痛恨,在残酷现实面前,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田园,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南山下悠然采菊,在柳树旁的宅堂前饮酒写诗,逍遥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事例概括)如果陶渊明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恬淡的心态,那么他肯定会抑郁一生的。(分析论证)直面挫折,陶渊明的恬淡心态让他成为佳话。(点题,呼应分论点二)
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分论点三)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他失意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虽没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他仍高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屡遭贬谪,仍能笑谈人生。(事例概括)如果苏轼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他也无法在官场失意的人生中,寻找到人生中的乐趣。(分析论证)直面挫折,苏轼的乐观豁达让他名随史留。(点题,呼应分论点三)
轻轻翻开史册,你会看到,仲尼厄而《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因为他们都能直面挫折,故成就了不凡业绩,成为历史的天空中最闪耀的星。如果直面挫折,能与坚毅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顽强不屈;如果直面挫折,能与恬淡的心态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泰然自若;如果直面挫折,能与乐观豁达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坚定沉着。
在风雨兼程时,如果我们能直面挫折,学会坚毅,学会恬淡,学会乐观豁达。那么,生活处处有阳光!(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从“ 怎么做 ”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一: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
分论点二: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
分论点三: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中心论点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提出中心论点)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
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事例概括)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分析论证)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事例概括)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分析论证)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点题,呼应分论点二)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
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事例概括)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分析论证)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点题,呼应分论点三)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从“ 为什么 ”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事例概括、点题、分析论证)
▲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中心论点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驻足金碧辉煌的“罗马宫城”,到达魂牵梦萦的“象牙之塔”,实现自己长久的梦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提出中心论点)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分论点一)
刘翔在汗水里争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终登上奥运会冠军的宝座,是坚持;阿姆斯特朗战胜癌症,连续七次获得环法自行车冠军,这旷古绝世的奇迹还是坚持。(事例概括)没有坚持,刘翔就无法登上冠军的宝座;没有坚持,阿姆斯特朗就无法战胜癌症。(分析论证、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分论点二)
爱迪生的风骨令人折服,他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有幅漫画,画面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没有见到水便扬长而去。其实有的井距水层只有一锨之遥,如果再坚持一下,胜利便属于他了,然而他放弃了,于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事例概括)丢弃恒久长远的坚持,捡起浅尝辄止的遗憾,当然摘不到金灿灿的苹果了。(分析论证、点题、呼应分论点二)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祁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更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分论点三)
张海迪从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体永远失去了知觉,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甚至翻译创作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这就是坚持。(事例概括)坚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躯体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坚持使它终于托起了一轮不落的人生太阳。(分析论证、点题、呼应分论点三)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作法,而不是大胆的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恐怕就要改写成“三大发明”。鲁迅若不是认清形势,弃医从文,中国现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少一个文豪。那种只知在陈迹斑斑的老路上挥汗如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结果势必南辕北辙,头破血流。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递进结构 (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一: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
分论点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分论点三: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祁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更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中心论点
位置
鸟儿飞翔在天空,天空是它的位置;骏马奔驰在原野,原野是它的位置;猛兽出没于山林,山林是它们的位置;鱼儿潜游在清溪,清溪是它们的位置。
你有你的位置,我有我的位置,大家各有自己的位置。(提出中心论点)
有位置的人是幸福的。(分论点一,从“为什么”的角度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如果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天地,那么,就不会迷失自我,丢失方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嘿,你的位置在这里。鲁迅弃医从文,拾起文笔作利匕,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位置;史铁生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一篇《我与地坛》使千万人声泪俱下,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找到了位置;华颜钧流落街头,双目失明,以卖艺为生,但他为自己赢得了位置,于是,便赢得了生命……
有一些人没有位置,没有位置的人是残缺的。(分论点二,从“为什么”的角度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他们没有坚韧的支持,理性的判断;面对白热化的竞争,他们没有终极的目标,强大的动力。他们疲劳地奔波在荒漠之中,失败是他们永远的归宿。
屈原自投汨罗江,一代文豪自此灰飞烟灭,是因为在腐败的楚国宫廷没有赢得应有的位置;李白行走江湖,游历山水,与朝露斜晖为伴,以麻布黄卷为友,也是因为争权夺势的朝廷没留下他的位置;蒲松龄厌倦官场,隐居山野,一本《聊斋志异》映出了一些人的狰狞面孔,也是因为在浮浮沉沉的前半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些人位置很“低”,但心很好,像李素丽,照样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有些人位置很“高”,但心不正,像成克杰,最终还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快快乐乐生活下去!(结尾,呼应开头)
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正反结构 (从“ 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分论点一:有位置的人是幸福的。
分论点二:有一些人没有位置,没有位置的人是残缺的。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中心论点
【议论文范文——并列式结构】
拆除心墙
荆棘是前进的障碍,拦去了多少宽阔的道路;围墙是庭园的阻挡,挡去了多少美丽的风景;而心墙却是精神的阻隔,隔去了多少真挚的感情。(排比引入)心墙让阴云聚积在额头,让隔阂埋藏在心底,让冷寂弥漫在身边……我们应真诚呼唤:拆除心墙!(一句话简明扼要点明中心论点)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理解。(分论点1)理解是清澈的雨露,它能洗刷人们心中的隔阂;理解是一座桥梁,它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分论点1阐述)文坛巨匠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曾因文学见解和政治主张的分歧,而一度不相往来。后来托尔斯泰用理解来拆除心墙,主动写信道歉,屠格涅夫大为感动,两人最终和好如初。(引事例论证分论点1)可见,因为有了理解这一坚实之盾,朋友之间的心墙才会迎刃而解,友谊才会更加淳厚。(分论点1总结)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宽容。(分论点2)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时刻对别人表现宽容。(分论点2阐述)三国时蜀国,蒋琬主持朝政时,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禀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杨戏听说这件事后,对蒋琬更是衷心耿耿。(引事例论证分论点2)这正是因为蒋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化解了他与杨戏间的矛盾,才拆除了他们之间的心墙。蒋琬也因此有了今天“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美誉。(结合事例总结分论点2)
拆除心墙,我们需要真诚。(分论点3)真诚是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交汇;是一盏明灯,在为他人照亮道路的同时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分论点3阐述)杜甫用真诚拆除心墙,与邻里融洽相处,才使他在兵荒马乱中能够安全回家;北宋时的王质用真诚拆除心墙不计前嫌护送被贬的范仲淹才使得范仲淹能安全离京,也才有也了后来的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王质也因此收获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友谊;欧阳修用真诚拆除心墙,放弃往日成见接受张方平的引荐,赏识苏氏三父子,使三苏很快功成名就,欧阳修也因此以美德传扬千里受后人崇敬。(引事例论证分论点3)纵观古人之遭遇,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坦诚待人,用真诚拆除心墙,自己的人生之树将会枝更繁叶更茂。(结合事例总结分论点2)
拆除心墙,我们渴望理解,用理解实现心灵的沟通;拆除心墙,我们期待宽容,用宽容浇灌友谊的鲜花;拆除心墙,我们呼唤真诚,用真诚摧散心灵的隔阂。让我们彼此拆除心墙,和谐相处,共筑温馨世界!(排比句式串接三个分论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注:备注一下:议论文总论点怎么提?以“拆除心墙”为例:
1:引用式
“人与人之间的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我。”泰戈尔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堵心墙。人与人之间本应没有心墙。
2:开门见山式
社会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呼唤我们拆除心墙。
或者:拆除心墙要有(讲究、寻求)正确的方法。
3:设问式
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产生摩擦、隔膜。那么我们是去回避它,还是解决它呢?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4:反问式
(总)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人与人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矛盾、猜忌、仇恨堆积成一堵厚厚的心墙,阻隔在你我之间,让我们无法走进彼此。这时推翻这堵心墙,去见证沟通的快意,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破坏?
5:运用比喻和排比式
心墙是一道屏障:它挡住了阳光,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它挡住了欢声笑语,让我们生活在冰冷的世界;它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希望。让我们拆除那堵墙吧,因为它使我们失去太多太多。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高考作文必背万能模块: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形式
下一篇:
2022年高考作文必背万能模块: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技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