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高考范文
阅读:268 2022-07-10
标签:
高考范文
高三高考范文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微写作:像一道闪电)范文汇编
【2022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范文尝鲜
像一道闪电
杨梅挂着水珠斜卧在青瓷盘底
取一颗放在口中轻轻咬开
像一道闪电
那酸楚从齿尖击中毫无准备的大脑
放学的路上我们俩并排骑车
不敢说话的我悄悄看你
像一道闪电
你的笑容照亮了路灯之间黑暗
收拾阁楼纸箱里尘封的旧书籍
纸张里飘落一张发黄的单人照片
像一道闪电
父亲青涩的眼神划过刚刚成年的我!
像一道闪电
鸿蒙初开
无人知道我的来路
我来自九天之上
攫风雷的力量
劈开混沌
风烟里有点冷
大海里有我咆哮的身影
灯下,有人捧起书本
我轻轻踮起脚跟
踅进室内,知识的烽火
骤然燃起
窗外有山,有月,更远处
是历史橐橐的脚步声
像一道闪电
嘭!闪!
啪!晦——
如暗夜寂寥
像一道闪电
看见中国速度
听见地球心跳
大鹏一日同风起
欲与天公试比高
噼!闪!
嚓!暗……
似白日如焚
就是一道闪电
照亮青春纤毫
指引人生轨道
青云直上九万里
风流人物数今朝
瞧!
那蜿蜒而去的啊
似真似幻
向命运的归期
静下来了——
如碧
如洗
数峰青
像一道闪电
从北方飞往南方,从冬天飞往春天
燕子,小小的火焰,黑色的火焰
是三月天空的闪电
一道闪电就是春天所有的灵感
俯瞰大地匍匐的鲜花
再美丽的诗歌也需要激情的支撑
仰望,仰望,我们坚持仰望
阳光和清风的翅膀,乌云和雾霭的尾巴
把抒情举过头顶
一生的梦幻比飞翔更短暂
燕子,黑色的闪电
伴随春天一起飞翔——
像一道闪电
夏午
展开全文阅读
在没有见识真正的闪电之前,我拒绝
使用“像一道闪电”这样的比喻。
我的眼睛无法描述没有见过的东西,
譬如闪电。
在没有成为真正的闪电之前,我不愿
与闪电为伍。
像一道闪电的东西,不是闪电。
譬如你我。
像一道闪电
上书房
现在。我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像宝剑锋入剑鞘
像英雄归隐山林
不像少时,血气方刚
明明知道不远处就是疾风暴雨
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气盛
电光火石,霹雳弦惊
像一道闪电
田力
坐下来
在铁管子上喝老茉莉花茶水的时候
猛然看见半空
一架飞机
亮闪闪掠过
天气真不错,微微阴
一会儿火车再来
下一趟活儿
干完
就可以冲澡下班了
像一道闪电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 曾忠
我的手臂给柴枝划破
蚯蚓像家乡的河流蜿蜒流淌
扭动三月垂柳姑娘的腰
父亲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结疤的伤口挂着井绳
时不时裂开
像一道闪电
在漆黑的梦里
萤火虫一般
闪动着雨温柔的名字
父亲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闪电也跟不上疼痛的感觉
天亮时
最后一道闪电也沉默
让我们一起开始写诗吧
曾忠
今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微写作”,要求学生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答,其中第三题允许学生写诗,这是语文教学与考试的一次飞跃。
“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少年情怀总是诗。十七八岁,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龄。笔者上个世纪读高中时,曾在双行本上偷偷写过上百首诗,记录着懵懂岁月的幻想和心事。现代诗歌可以直达心灵深处,柔软坚硬的外部世界。高考语文的写作部分将诗歌排斥在外,无非是担心评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但不利于中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高考语文微写作之诗歌写作完全可以成为常态。这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与生俱进,我们语文人任重道远。
笔者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次写作,写这首诗时没有明显的主题(当然不会先入为主,主题先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伤痕(早年丧父的刻骨之痛)。人到中年,情感容易压抑着(“沉默”着)。“伤痕”“闪电”“蚯蚓”“姑娘”与“萤火”词语等穿插其间,激烈与平静交织,将巨大的哀伤冷处理,更显灵魂深处的疼痛与孤独。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诗的手。不写诗歌枉少年。
像一道闪电||阿雅(重庆)
在我阅读的河流里,那些搁浅的
石头,花朵以及河流经过的树林,荒野
都藏着我曾经的悸动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黑夜
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像一道闪电,击中并推开了
一个又一个我
那是被照耀的时光,是忽然
发现的美
是万千语言涌上心头而说不出
是离开的故人再一次归来
是爱,有了新的
期待
像一道闪电||李振(山西)
你直接用双手确认
我的饱和程度
你刚刚浮起水面
我给窗外埋下了一条闪电
我用我们的语言,你的嘴
开口给时间说话
我见过天空的飞鸟
它曾带着你的翅膀要送给我
你轻轻答应了一声
我从玻璃中伸出手去
你说,我会迷失在
哪一片颜色中
像一道闪电||吴兆林(广东)
星空长满了乾坤
黑暗中有了对撞的信念
当流星像一道闪电划过苍穹
迷恋的火花
开始在希望中落地发芽
闪电不是熊孩子
展开余文
只是一粒调皮的种子
根植于天际的土壤
长出怪异的翅膀
在人类需要播种时发光
像一道闪电||海暇(浙江)
像一道闪电,我的爱
再述一遍,已是万里之遥
那些横流的血,滴出斑斓岁月
风含情,雨迷茫。蒙蔽的苍穹
浓烈了谁的隐痛
像一道闪电,清晖仍踉跄
泪水攀爬,濡湿的夜为寂寥
净出灵魂。凌风失语
万物才能与梦相邻
拒绝花期为风尘点缀,我只想
自然的回眸,匍匐一切希冀
远方清晰,心念在蕊
垂落的云朵,不堪错位的韧性
而你是我至高的圣洁,那怕
折断的光,喊哑曙色
我仍用薄身,从缱绻的月色中蠕动
像一道闪电||刘文杰(重庆)
——赠廖薇
在温柔的晨风中掠过
雨过天晴,有鸟鸣的味道飘浮
窗外光影交错的是生活的缝隙间
闪过的偶尔的欲望。一根白发毫无征兆的掉落
在你的书桌上。那些迷路的会行走的文字
和一朵失重的云一样无助
像很多时候,你把自己的影子挂在树梢
等待一群离散的鸟雀
不必在乎雨后是否有彩虹
恰如阳台外的黄葛树,只是落了几片黄叶
而对于它最高处刚搭建的巢穴来说
有风,无险
像一道闪电||张守刚(重庆)
一
先是一阵炸响
我内心的空就被抽走
这时候天空破了
我就感觉自己的肉身
无处安放
也许有一道闪电
可以缝合内心的伤口
二
用一道闪电
来点亮天空
成本过于高了
用一道闪电
来装扮日常
生活就多些况味
像一道闪电||吴维(重庆)
一条路,走得久了
闭着眼睛也能避开暗坑和泥泞
一颗心,沉溺久了
会丧失对人性的警惕而盲目
陌生的电话,像一道闪电
劈开生活的表象
远处的端倪,近处的躲闪
让人苦笑,欲罢不能
像一道闪电||张佐平(重庆)
黑云压城
有些阴郁还在聚集
有些飓风还在狂奔
太阳远在云端
雷声落在后面
我们的动作,何时
像一道闪电
彻底撕裂。这天幕下
荒唐而又汹涌的内卷
像闪电一样||李伟(四川)
虽然我习惯这只手,握住笔的时候
习惯天晴、习惯雨天,寒冷
习惯指挥我体内的行动
有温柔。可这只手,我需求拥有
手抚摸着手,布满着充当自己的温度
此刻,能真切感受到梦想的挤进
如海潮般猛烈,更像
当初的深情,常常把夜黑风高做一个标记
甚至,会意的手,像一道闪电
触发彼此之间的幸福感觉
像一道闪电||聆风(北京)
黑,硬,焦枯,
雷击木。死于雷,
又生于雷。
前世,合是柳树。
有紫燕来栖,有月挂梢头。
今生,谁来取木为鞭?
在泼墨之夜,像一道闪电
在倾盆时,勾连天地
若胜,感恩天地雄威
若败,感恩洗尽一腔污浊
像一道闪电||李毓瑜(重庆)
像一道闪电
打劫了
阳光水空气
女人匍匐在黑暗
成为一座荒山
没有长出一株草
一朵花
她惭愧
一只蚂蚁一只鸟
像一道闪电
惭愧成为女人
没有阵痛和分娩
没有哺养
惭愧一生
活成小女孩
像一道闪电||钟其贵(重庆)
三年苦心磨炼
一千多昼夜兼程
翻过了千山书卷
趟过了万水题海
突破了禁锢牢笼
终于 思想的灵光
被端上了考场
像一道闪电
闪过脑海
抹亮心空
在笔下
诗如泉涌
像一道闪电||北斗(四川)
独立苍穹
乍见你智慧的灵光
划破长空
划破悠悠岁月
划破重重艰难世事
划破一浪一浪的举世混浊
天宇浮出朗朗乾坤
一颗高洁的灵魂
屹立华夏2300年
熠熠生辉
撞击《天问》
合奏《九歌》
天空深邃的眸
像一道闪电
掠过沧海桑田
展开余文
孕育风雷
像一道闪电||疯语者(山东)
我渴望的闪电还没出现
若有一天,应该在漆黑的夜里
我和夜空屏息
准备好了,来吧
血管一样的闪电,来吧
利刃一样的闪电,来吧
击中忧郁,击中悔恨,击中死亡
然后暴雨如注,淹没泪水,淹没我
闪电继续,来吧
在我体内蔓延,却无声响
像一道闪电||张吉美(重庆)
天地间有很多连接器
比如光
比如雨
比如飞船
而我的连接方式是
呼唤
玉皇大帝把妈妈接走那天
没有号啕大哭
只有撕心裂肺的疼
我妈妈上天了啊
呜呜呜……
儿子紧紧搂着我
他的妈妈在地上
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
为儿子
我要好好活着
像一道闪电||翦翦风(重庆)
他的话语
像一道闪电
划过
我心际寂黑的天幕
月华如练
拉扯起脆弱的断弦
缥缈出一首歌
在心底唱响
星子轻拍着眼帘
浩瀚而深远的
日月星辰大海
荡荡悠悠着一条小船
灯塔
在彼岸召唤
那逐渐明晰的光闪
是他
用一道闪电
点燃
注:以上文章摘编自网络,侵权即删
话题链接
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把下面的文字作为开头,并根据它发挥想象,续写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闪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管视,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究着看着我……
例文:
难忘的生日礼物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闪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一瞥时,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笑着看着我,笑得不怀好意,笑得人毛骨悚然,笑得我忐忑不安,奓着胆子发着抖对它说:“你想干什么?”忽然我觉得自己很笨,因为它只是一只老鼠,怎么会说话?“哈哈哈……”正在我狐疑间,这只老鼠居然出声儿了,还对我说:“你是我在地球上遇到的第一个生物,我要把你抓去研究!” 它的声音很沙哑,但颇具震慑力,令人不寒而栗。同时我又感到纳闷了,老鼠怎么会说人话?他好像察觉到我的内心所想一样,继续用那恐怖又不满的声音对我嚷道:“难道我就不能说人话?那又不是你们人类的专利!”
边说着话便移动步伐缓缓地朝向我走过来。脸上浮出了一丝奸笑,我更加惶恐不安了,连连往后退了几步,一直退到墙根,再无可退的余地为止, “你……你……你别过来啊,过来我叫人啦!” 我无力地吓唬道。它丝毫不理会我的“威胁”,继续向前进,步履依然迟缓却很是坚定。而且便走还边说:“你叫人还更好,我可以多抓几个试验品,嘿嘿嘿嘿嘿……” “啊~~”我终于忍不住尖叫起来,并且拼命喊救命,这不喊倒好,一喊又引来了数十只动物,什么蜘蛛啊,小强啊,平时让我反感起鸡皮疙瘩的小虫啥的一哄而聚全都出来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手在墙根周围摸啊摸,猛然间触摸到个硬物,心里暗暗窃喜:哈,原来棒球棍在这里,哈哈,你们死定了。
我假装很害怕的样子,让那些怪物放松戒心。然后,猛然间,我抡起棒球棍狠狠地往那只老鼠头上砸去,没想到那老鼠早有防备,往后一退,让我扑了一个空。我恼羞成怒,便不顾一切地一下紧挨一下死命地攻击那只老鼠,它在我的穷追猛打间也实在没办法了,才对我说:“别打了,别打了,我是你老爸。”我一愣,只见那只“老鼠”把头盔脱下来,果真是老爸。 老爸看我一脸的狐疑就对我说:“今天不是你生日吗?我们就给你一个惊喜咯,没想到你反应这么剧烈!”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我生日。 “吓死我啦!你这个臭老爸!”我哭着扑到爸爸怀里。不过呢,最后我还是十分开心地对爸妈说“多谢这份生日礼物,它让我变得坚强勇敢,无所畏惧!”
【解析】写作前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从中解读出的信息,即注意事项有:1、开头固定、题目自拟2、发挥想象续写作文(根据所给语境判断,这是一篇记叙文写作训练)3、字数不少于600。
注意续写的一般要求:必须顺着故事开头想下去,这是不可动摇的。那么怎样续写呢?
一、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所给信息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二、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具有可读性。
三、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细腻解读所给信息,力求全面细致准确:“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闪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一瞥时,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笑着看着我……”所给开头部分信息有:时间为晚上,续写部分以此为准;闪电闪过表明天气异常,烘托惊悚恐怖气氛;闪电把室外照亮才看到窗外的大老鼠,合乎情理;“意味深长地笑着看着我”这些细节行文过程中都该加以照应,使得结构严谨,写作自然真实,以免跳脱、出戏。
链接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仰望苍穹绮梦多,人情自古寄星河。自人类文明伊始,就伴随着对浩瀚宇宙的遥想。嫦娥奔月的神话,仕女飞天的壁画,屈原《天问》的哲思……无不寄托着中华儿女探索宇宙的愿景。
九天揽月书传奇,星河璀璨任遨游。自1956年迈出航天事业第一步开始,中国航天人在长达65年的探索历程中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习近平主席说,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的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一代代航天英雄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坚挺身躯,一座座航天丰碑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作为新一代青年,你如何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以及自身肩负的使命?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主题鲜明,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例文:
探索未知,挑战自我
从“嫦娥奔月”的故事,到“玉兔”二号月球车巡视探测月球,从古人的异想天开到今天的梦想成真,我们走过了太久远的历程。但仅仅是时间的积累,并不足以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苍穹,我们深知,没有航天人“超越自我、永不懈怠”的航天精神,没有整个民族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精神,我们只能靠笃信传说演绎夸父逐日的浪漫。
正是因为航天人不断探索,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方便,我们的向往才能更加辽远,我们的梦想才能更加瑰丽。航天探索使我们拥有了卫星通信技术,让我们全球互联,转瞬间我们又向万物互联进发;正是不断地探索让55颗北斗组成天网,实现全球定位;正是不断地探索让我们拥有了利用空间技术研发的新药物,未来我们可以把更广大的福祉赠送给世界的人民。
面对困难,我们不断挑战,面对未知,我们不断探索。在漆黑的夜空中,“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让我们打开了探索太空的大门;面对未知的月球背面,我们不断探索终于让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面对遥远的火星,我们不畏路途险阻,终于看到橘红的大气层,蓝色的夕阳。
在航天视野发展过程中,嫦娥二号曾因技术问题差点无法顺利升空占领轨道。在关键时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带领北斗集团全部员工没日没夜地工作,谢军曾累到一天多次晕倒在现场,就是这样不停地工作,突破了人体的极限,终于在截止时间前二个小时完成任务。我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杨利伟小时候性格内向,胆小懦弱,他不断地突破自己性格的缺陷,终于由一个怕爬十五米竹梯的小男孩变成了我国进驻太空第一人。
我们的生活和奔赴太空并行在不同的轨道,我们同样需要学习航天精神,同样需要自力更生,挑战自我。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把外在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挑战我们的极限,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看到不同领域的精彩,才能够体悟到我们的先民对宇宙怀有的最朴素最真挚的热爱。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航天精神,能够像航天人那样独立自主,不停探索,不停超越。火星将不再遥远,宇宙将不再遥远。
【解析】材料第一段从上古时代写起,点明了中国航天的历史渊源:中华儿女探索宇宙的愿景。
第二段则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在指出一系列航天成就的同时,总结出其中体现的航天精神。这种精神,既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超越自我、永不懈怠。自力更生,既是中国航天史的心酸过往,也是我们得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根基。自主创新,既体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科技实力,也蕴含了一代代航天人牺牲自我、不懈研究的精神。超越自我,就是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克服自身弱点,提升自身能力,不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而是不断跨越一个个新的起点。永不懈怠,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续努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航天才能不断为民族赢得尊严和自豪。这种精神的意义还在于能够激励青年不断前行。“航天精神”会激励我们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
材料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存在两个层次的对比关系,考生在审题时要挖掘出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凸显文章的逻辑性。(1)同向对比,明确从“古”至“今”的连贯性。材料第一段通过古代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体现出探索太空的愿望在我国由来已久,这就与材料第二段中“积淀”“深厚博大”相呼应,体现出中华民族执着坚定的精神特质。(2)反向对比,领悟由“想”到“做”的差异性。材料第一段中的“寄托”“愿景”与材料第二段中“从未停下”“接续奋斗”形成反差,引导考生要揭示出实干、拼搏精神的价值。
写作时,可以从“精神挖掘”角度立意。从航天精神的内涵起笔,挖掘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然后将这种精神与各行各业的奉献者、创造者相关联,进而以点带面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可以从“辩证思维”角度立意。从“寄梦星河”与“遨游太空”的古今对比中,分析出“梦想”与“实干”的辩证关系,即梦想是实干的动力,实干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最终将立意落在通过“拼搏实干”实现“中国梦”这一中心上。还可以从“精神传承”角度立意。从“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得出“精神传承”是取得成功的不竭动力这一结论,进而从社会各行各业的实例中印证这种精神传承的价值,最终将论述引向对“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使命的论述。
链接三: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作文
以前农民把菰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来种植。有一年,有些生病的菰没有抽穗结实,但是它们的根茎部开始不断膨大,最终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有位勇于尝试的人用这种肉质茎来做菜吃,他品尝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食——茭白。从此以后,人们干脆不在把菰作为粮食来种植,而是专门利用那些不结实的畸型菰培育出鲜美的茭白。这样,看似生病的菰华丽转身,完成了由粮食到蔬菜的蜕变,变成了人们餐桌上一道鲜嫩脆爽的美味佳肴。
人和田间那些菰何其相似,做不成粮食,就去当蔬菜吧,无非就是像菰一样转一次身,生活会一样有滋味,同样很精彩。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给《人生》杂志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例文:
做自己,展现真我风采
历史奔腾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两类人,一种总是随波逐流,与世推移,甚至要依靠别人的评价生存,始终活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而另一种则不同,他们不在乎外在的那些言论,而是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
不屈的灵魂
屈原,堂堂一朝的三闾大夫,却因几个小人在君主前的几句谗言,而被贬官发配。倍受打击的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却依旧不肯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当路过的渔夫问他何以至此时,他却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是一随波逐流之人,他难以理解屈原的想法。屈原告诉他,如果让他和周围变得一样,那还不如以身投江,葬身江鱼之腹。果不其然,屈原抱石投身汨罗江,以死恪守自己心中“做自己”的那份信念。他的灵魂是不屈的。
悲壮的英雄
宋朝末年,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逐渐走到了尽头,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像一道红色的旋风,随意的撕扯着宋朝的一道道防线。朝廷中,一片的鸦雀无声,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文天祥。可他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文官,带兵打仗终究不是他的`强项,导致自己数次被俘。但他总能找到机会逃脱,并坚定不移的回到宋营,如他诗里所写的一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可总有那么一天,他终究是逃不掉的,在元大都的牢房中,甚至当朝皇帝都来劝降,并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只是文天祥却丝毫不为之动容,因为他坚信自己是宋朝的臣子,这份信念不允许他投降,直到他被带上断头台,却也依旧不屈的要求向南而死。文天祥用生命遵循了“做自己”的原则,他是英雄,悲壮的英雄。
超脱的勇士
陶潜,做官时不过是一个芝麻粒大小的小官,却因不愿向权势低头而得罪了人,气愤的他甩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此离开官场,过起了“种豆南山下”的生活。他期望有一天,桃花源中的生活不再只是个单纯的幻想。陶潜用自己的行动遵循了自己内心“做自己”的那个声音,他是一位超脱的隐士。
古往今来,“做自己”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做自己”,令人敬佩。不要让我们的生命变成一场放逐与流浪,做好自己,我们的生命会迸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解析】题目的要求是给《人生》杂志社的投稿,这既是对材料主旨的提示,也是对文章立意的限制。材料的大意是菰从粮食到蔬菜,从不能抽穗结实到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鲜嫩脆爽的美味佳肴,因为菰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材料的主旨是人在遭遇挫折困难时,并非就完全没有价值成为废物了,只要华丽转身,就会绝处逢生,而要实现华丽转身,需要一个人独具慧眼、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敢于破除陈旧观念、永存自信,如果抱残守缺、悲观绝望、胆,小畏惧,可能就真得成了废物了。
链接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一道白色闪电穿山而过,向晨光问好,与晚霞拥抱,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小巧玲珑的小笼汤包,皮白肉嫩的盐水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这样的美食很中国;若有战,召必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的守护很中国……
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请以“这很中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
这很中国
如果在中国大地上走一走,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的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但是,今当下,我想和世界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最中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次“人权大考”。生命至上,重于泰山。中国顶尖院士团队奔赴一线指挥抗疫,300多支医疗对接力上阵,火神山、雷神山在十天内建成……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感人细节都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权理念,这很中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社会各界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武汉,这很中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之初,社会各界竭尽所能对湖北伸出援手,一辆辆大货车,一节节火车箱,齐聚湖北大地上。其中有衣食住行等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有稀缺缺的医疗仪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保障性物资,也有负压式救护车这样的神兵利器……“河南嵩县十万斤大葱支援武汉、四川人民60吨蔬菜支援武汉……派专机接回滞留海外的公民;患者高昂医疗费用、国家买单”……世卫专家感叹:若我感染,希望在中国治疗!当然,病愈后可以遍游中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4亿民众自觉自愿居家隔离,这很中国!
英国学者说:“中国从一开始就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人权。相比刻板、肤浅的‘人权’概念,活下去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民众深知生命就是自己的青山,只要生命在,一切都可以从新再来。14亿人自愿自觉居家隔离,自觉自愿佩戴口罩。“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
疫情没有国界,生命至高无上。各国人民都应该摒弃傲慢与偏见,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所以,在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最中国。
总之我想说,“这很中国”不仅寄托了我国人民对祖国的无限赞美和期待,也包含了外国人民对中国的不断称赞,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中国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被世界上所有人敬佩。
【解析】“很中国”的内容比较丰富,立意角度不固定,考生可以根据平时储备,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可以挖掘自己心中最有价值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具体的景物,还可以是某种文化艺术、某种精神品质。只要能够代表中国,富有中国特色,都可以纳入“很中国”的写作范畴。比如可以写中华灿烂悠久的文化,可以写抗疫期间中华儿众志成城的精神;可以写中国科技的发展;还可以写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当然,考生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进行延伸写作,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联想发挥。例如,由建筑联想到中国故宫的建筑艺术;由兵马俑的惟妙惟肖联想到敦煌壁画的审美情趣;由高铁可以联想到港珠澳大桥、华为芯片的自主创新;由小笼包可以联想到中华饮食与文化等等。
侯晓旭
标签:
高考范文
高三高考范文
2022年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解读及范文
下一篇: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学不可以已)议论文范文汇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