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高中习作
阅读:92 2023-04-06
标签:
高中习作
高三高中习作
2023年新高考作文押题《直道、弯道、换道》审题及范文参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
材料中提及三个概念,分别是“直道”“弯道”和“换道”,对应的内涵是“用实力去冲刺”,强调的是要有“实力”;“抓住机遇,巧妙超越”,强调的是要抓住机会,从而实现变通;“另辟蹊径”,要求学会变通,转换思维,切不可一条路走到底。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理清好三条道的内涵才能准确立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给定的前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事例的选择要谨慎,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人与事等。
材料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比较,切不可忽视其他两条道,围绕着一条道大谈特谈,同时还应避免对三条道平均用力进行分析,没有突出重点。二是“征文大赛”,这个任务没有具体格式上的要求,可不做重点评判。
走“直道”,铸强国
相比于在“弯道”上抓住机会,巧妙超越和另辟新径,“换道”前行,我更偏向于走“直道”,奋拼搏。“直道”意味着奋力拼搏、坚持不懈,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最重要的还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走好“直道”。
奋力拼搏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因此想要做好一件事,少不了奋斗拼搏。君可看,钱学森日日夜夜埋头研究原子能理论,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氢弹;君可见屠呦呦努力地翻阅中医古籍,成功地找出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并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君可观,袁隆平夜以继日地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最终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便是他们坚持不懈 的奋斗。因此,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付出一往无前的努力,坚定地走“直道”。
奋斗拼搏能够极大地发挥一个人的潜能。一个人在奋斗拼搏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阿伦艾弗森在小时候曾做过骨龄测试,测试中曾写到他的身高有缺陷,不适合打篮球,但他没有放弃,反而是努力地练习自己的篮球基本功,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开始察觉到自己优秀的协调性,于是他发挥自己的协调性优势并与自己的他球基本功结合在一起,这使他成为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假如艾弗森呆选择奋斗力拼搏,而是知难而退,他能够成为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吗?我看未必。所以,奋斗拼搏能够激大发挥出个人的替能,要学会去努力奋斗,要学会走“直道”。”(此处事例,不恰当,应替换成中国的事例)
诚然,把握“弯道”中的机遇,能够实现超越;另辟新径,“换道”前行,也能够事半功倍,但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里往往不会有那么多的“弯道”,也不能去“换道”。因此,如果一心直想着回避“直道”,不去奋斗拼搏,那只会一事无成。(此处适当比较,符合写作的要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不愿脚踏实地地去奋斗,那么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得好。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告诉我们另辟新径的风险是颗粒无收:日本的“泡沫经济“警戒着我们若是走捷径,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停滞。这两个事件告诉我们若是不能脚踏实地 奋斗,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们要坚持走“直道”,要坚持奋斗拼搏。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弯道”和“换道”固有它们的好处,但我们要先走“直道”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标签:
高中习作
高三高中习作
2023年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3年新高考作文押题《跟跑、并跑、领跑》审题及范文展示
下一篇:
“俯视”“仰视”“平视”——2023高考语文“三元思辨类”作文审题专练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