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01 2023-05-28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议论文论述具体化示例之概念内涵揭示法详解(尹瑞文)
“论述具体化”示例
(文/尹瑞文)
【“认知”的内涵】
认知是一个人的谋虑、思维、格局。
【“理性”的内涵】
(1)理性就是凡事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其核心是一“变”字。
(2)理性就是凡事因时而变,凡事随事而制,凡事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时”的内涵】
(1)时即天时,天时即大势,大势即机遇。
(2)时则,势也。势是自然规律,是天道至理,一个人一旦掌握了势,就是抓住了机遇,自然可以无往不利。
【“事”的内涵】
事则,问题也。处理问题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但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境和形势的不同而有所变通、灵活应对。智者随事而制,因事制宜,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
【理性就是“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具体化论述示例】
示例一:
一个人对大势的准确把握,很多时候要大于努力。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借势和造势。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很多事情,单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学会借助趋势的力量,四两拨千斤,才能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懂得借势,一个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飞跃与发展。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在趋势的势能下,再难办的问题,也不值一提。唯有审时度势,方能赢得主动、赢得胜利;反之,如果拘泥于陈规旧制,终将以失败告终。
示例二: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破冰前行的勇气和创新发展的智慧。《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刻舟求剑”故事中的那位找剑人,也正是由于忽略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沦为笑柄。船是在不断前行、变化的,找剑人却用停滞的眼光看待正在变化的事情,死板教条地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
【“凡事因人而异”具体化论述示例】
“时”“事”“人”三元要素中,人是最大的变数,这一变数缘于认知的差距。作家雾满拦江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不是出身,不是财富,而是认知。”认知是一个人的谋虑、思维、格局。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能成多大的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的高度。钱穆说:“大成者参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的是庸者,懂得谋局布局的是能者,可以借势造势的则是智者,这是认知上的差异。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认知决定风向。当董卓火烧洛阳的时候,袁绍集结十八路诸侯讨伐叛逆。曹操在前方血战董卓,袁绍却因为担心损失兵马钱粮,拒绝救援。因此失去了打败董卓的最好机会。后来曹操嘲笑他:“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果然,不出十年,袁绍败亡,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北方最终被曹操统一,这是袁绍和曹操的认知差距。
【关于“时(势)”的名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汉代桓宽《盐铁论》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谈到: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孙子兵法》:庸者谋利,能者谋局,智者谋势。
胡雪岩说:“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做事现在先不必求利,要取势。”
《宋史-崔翰传》: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宋代邵雍:“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创新求变”具体化论述经典片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历史不会眷顾因循守旧者,也不会等待故步自封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敢于、善于应变和创新的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应变,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应当跳出惯性思维,与时俱进,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练就识变能力,提升应变本领,增强求变勇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对原则坚定执守,又根据不同情况创新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念出处】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上指出:“当前,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念内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指世界正在经历的大态势,也指中国面临的大态势,而且这两大态势是彼此影响、互为因果的。
大变局的本质是指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大变局的动力来自制度变革、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根本上是由创新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决定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表现】
1、厚积薄发的“中国崛起”巨变,中国已经从一个追赶者变为一个迅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参与者和领跑者。
2、科技创新浪潮的“大变”:
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催生了很多新产业,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系列的产业发展和变革;二是,与新能源、气候变化、海洋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展现出了重大的科技活力。
3、全球由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变为协同共治的多极世界。
4、“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点在“大”,在“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法示例】
示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经从一个追赶者变为一个迅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参与者和领跑者,机遇和挑战并存,重要的是沉着应对,化危为机,让我们赢得更好的发展。(适用于首段)
示例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工业革命风起云涌,充满机遇和挑战。在当今世界行走,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没有退却的理由,只有前进的选项。唯有风雨兼程,才能无愧于人民重托,才能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口,愿我们都能不负使命、不负时代。”(适用于尾段)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议论文论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俯视”“仰视”“平视”——2023高考语文“三元思辨类”作文审题专练
下一篇:
高考常考成语识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