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25 2023-10-19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各种说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设想:
1、 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 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媒体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1、不同形式美的图片展示,引出苏州园林的美在哪里?(视频观看)进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3、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思考(1)、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解决问题:指名发言,教师引导,形成认识: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件展示:园林总特征)
进而引导认识:正因为如此,才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 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方面设计的?(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三、分析总体结构同时赏析美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之中找出“同”来,尤其体现在文中的“四个讲究”上。
1、组织学生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 结合图片理解
2、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节:角落的布置 8节:门窗的图案 9节:色彩的使用(板书)
3、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
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5、小结
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四、课堂练习:小作文 我的学校
蒋冯梅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苏州园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相见欢》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应试范文(分论点单独成段)(高中习作)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