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59  2024-01-29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4年1月浙江各地期末联考语文作文题汇总(一)
 【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高三联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2023年,“质疑××,理解××,成为××”成为流行语。有人认为,“质疑一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

      考生要认真梳理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质疑”到“理解”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从“理解”到“成为”可能是遭遇现实后的妥协,也可能是深思熟虑后的坚定选择;“理解”后也可以选择“不成为”,这可能是出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立意】

      ①质疑后的理解方显深刻,理解后的成为更显成熟

      ②质疑理解是成长,选择成为是成熟

      ③在好奇中质疑,在现实中理解,在选择中成为

      ④质疑,理解,不成为

      【衢州市2024年1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就像一局棋,进不一定赢,退不一定输。《礼记曲礼》曰:进退有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审题】

      第一句:“生活就像一局棋,进不一定赢,退不一定输。”此句表达的是进退与输赢的关系。在一般的思维认识中,“进”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往往与“赢”相关联;“退”是一种消极的状态,往往是“输”的原因。材料中的两个“不一定”,打破常规思维,激发审题者探索“进退”与“输赢”的复杂的逻辑关联。

      第二句:《礼记曲礼》曰:进退有度。此句在前一句的基础上将审题者思维引向下一步,“度”是“进不一定赢,退不一定输”的原因。“度”这个字可以有多种理解:程度、尺度、标准、方法,甚至上升到处世艺术、人生境界。因为对“度”的理解不同,便有了各种讨论的空间。以上两个方向可以选其一,也可以两个融合为一。

      【立意】

      ①进不一定赢,退不一定输;进退之间,尽显智慧;

      ②以进为退,以退为进;进退有度,方显智慧

      ③进退之行,惟在适宜

      【评分细则】

      ①“进退”的含义是否清晰明确;

      ②观点是否紧扣“进退”“输赢”和“度”之间展开;

      ③能否围绕“进退”“输赢”和“度”有条理地展开论证;

      ④基准分43分。

      【舟山市2024年1月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即使不知道答案,即使不清楚前路,仍可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南方周末》2024新年献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立意】

      ①不知不清,仍可选择

      ②前行,做最值得的自己

      ③做最值得的自己,无悔选择

      【浙江省镇海中学2024年1月高一期末质量评估】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离开大陆多年的台湾诗人纪弦,有一天翻开一本诗集,发现其中夹有一片故土的槐树叶。他睹物生情,以“一片槐树叶”为核心意象,创作出他的乡愁主题的名作——《一片槐树叶》。

      一片槐树叶

      [台湾]纪 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一片槐树叶》,于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意境营造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均有鲜明的特征,请从这三方面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聚焦于一个评论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短评。

      【2024年1月浙江省县中联盟第一次适应性联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全文阅读
      《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只是智巧,了解自己才是明智;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强大。但今天一些年轻人自以为有“自知之明”,其实恰恰可能是“不明”,更有可能是因为格局和视野不够而导致的“自我设限”。

      《人民日报》曾指出:“面对人生新阶段的困惑与挑战,青年人要学会向外探索、向内生长,求得更辽阔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更深地扎根于奋斗的泥土中。”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审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自知和自胜的可贵,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认清自己,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知道自己想要的和自己能做的是什么,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去超越别人,做真正的强者。我们不能自满或自封为“自知之明”,更不能成为自己放弃进步、放弃追求的借口,而应该在不断反思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勇于在战胜恐惧和懒惰心理的同时让自己不断进步,从而超越他人。《人民日报》的内容强调的是自我认识的方法,即“学会向外探索、向内生长,求得更辽阔宽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更深地扎根于奋斗的泥土中”,自我反省,清醒的给自己定位,“学会向外探索”并且不断奋斗是青年人不断进步的方法。

      两段材料共同指向了青年人应该学会自我反思和定位,应该在不断的战胜自我和不断探索、奋斗中发展自我的中心,行文应围绕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来立意。

      【立意】

      1.自知是进步的前提。

      2.知之者明,自胜者强。

      3.给自己正确定位,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024届第一学期浙派联盟高三语文1月第一次联考】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材料二:

      我常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草能生在高山、峡谷,河溪旁,峭壁上,它以不同的方式,为大地献出自己的翠绿。——史光柱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

      【审题】

      材料一揭示了英雄的特质。凡是成为英雄的人,都有伟大的志向,胸中蕴藏着精良计谋,都具有能够容下宇宙的胸怀,吞并天地的志气。由此可知英雄的实质:有博大的襟怀,有文韬武略,有经纶时局、运筹帷幄的本领。

      材料二展现了平凡和伟大的关系。材料以小草为喻,阐述平凡之中亦可孕育伟大的道理。“小草”之小可谓平凡至极,但它“高山、峡谷、河溪旁、峭壁上”“以不同的方式,为大地献出自己的翠绿”,这就好似现实生活中奋斗在各行各业岗位上的诸多平凡之人,他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勇于坚守、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凡的社会价值,书写不凡的人生华章。

      由此可知,考生可以从“英雄”的角度阐述其精神的实质,如理想、胸怀、才能、格局,明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可以从平凡人的角度展现平凡人的伟大,也可以展现平凡人中的英雄。

      【立意】

      1.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

      2.致敬英雄,礼赞奉献。

      3.英雄情怀,人间大爱。

      4.平凡英雄,不凡人生。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4年1月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4温州市高二(上)期末考语文作文范文《心有明珠,世界明亮》(尹老师下水作文)
下一篇:适合用首段、尾段的抒情性文字10则(作品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