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高考范文
阅读:44  2024-05-12
标签:高考范文 高三高考范文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汇编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记忆之花满华枝(一类上67分)

      人的一生或许都离不开记忆二字,不记事时我们记忆生存,而后记忆生活、记忆世界。我们痛哀于失忆的残酷,也正彰明了记忆的宝贵。而究其根本,记忆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想,产生记忆正是我们与外界不断碰撞的过程;运用记忆,或许是对抗无力感的手段;改造记忆,应当是一份主体性的高歌。而最终,记忆能带领我们走向自我的和谐境界。

      记忆是对过往的留影,在与这个陌生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的所见所感、所知所识,都将在我们的脑海中化作一段段记忆,是为记忆产生的由来。

      而我们又为何一遍遍重拾乃至运用这些过往呢?首先,记忆是我们存在于世的证明。倘若一个人失去了他全部的记忆,那么他过去生命的存在又如何彰明?即使是他人的告知在他听来或许也不过是故事而非真实,这种连自己过去都无法主宰的无力该多么痛苦。因而运用记忆证实自己的存在,此为对抗无力感其一。

      更进一步,正如存在主义认为,我们来到世界上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随机与无意义,因而不可能有一个自我与世界的必然和谐,这种来自世界的不确定与宏大的未知带给人更深邃的无力感,而或许运用记忆抵抗这种无力感就是人生为数不多的责任之一。对个人而言,记忆的运用正是发生于每一个不可知的瞬间迎面而来的时刻,运用自我产生的确定的记忆,去达成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韧,正是对抗所有不可知的无力感的手段。

      而在运用之外,有意无意改造记忆又代表什么呢?我想,无论有意与否,这都是自我主体性的凯旋。人的自由意志以及对自我权力的掌握是为主体性,但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客体,周遭也尽是他者的凝视。承受着每一个人将他人视为他者的目光,自我的主体性自然承受着无边的压力。而在这种主体性的争夺中,自我记忆作为纯然的属于自身的事物,对其的改造正是一种绝对无可侵犯的自由。无论是美化痛苦、放大欢乐,又或是抛弃记忆乃至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忆,这一切的结果有好有坏,但对记忆改造的权力正是在对抗无力感之后的高歌。

      当然,记忆的运用、改造等等是有可能带来负面的效用,但倘若失去记忆,或是失去对自我记忆的掌握,都只会成为个人的悲哀。必然和谐不存在,但去寻找和谐的境界也是重大的义务和责任。与世界对话,运用记忆与世界相处,在内与记忆对谈,最终将人生的每一段对立都转化为人生的和谐境界,是为欢喜心。

      与记忆协同,与世界相处,寻未知、抗无力、明自我,是以记忆成自我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点评:

      本文开篇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发问,直指“记忆的意味”所在。随后,紧扣材料中的三个动词“产生”、“运用”、“改造”,围绕“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写作点,明确提出观点——记忆带领我们走向自我。接下来,借助存在主义理论逐层论证“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改造记忆”之于自我的意义。第一,记忆产生于人与世界的互动,(记忆的产生为自我的确立提供质料,这点小作者未直接说明);第二,运用记忆的过程即是彰显自我存在性的过程,在对抗由世界不确定性和未知而产生的无力感时,自我得以确立;第三,改造记忆是自我主体性的高歌,意味着自我战胜了世界/他者,自我得以自由。最后,再扣材料,呼应开头,重申观点。本文有着一以贯之的核心,构建了材料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推论记忆对自我“从确立到自由”的意义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深度。

      借我记忆的碎片(一类上69分)

      樊小纯在致敬木心的诗中写:“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这是在暮年时对于他过去记忆的呼唤。记忆的碎片在时空中被产生也被改造,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记忆的机器自生命诞生起便开始转动,成为人生路途的纪念,并指导着个人前进的方向。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皮层的自发行为,是个人对自我生活中人与事的记录在脑中的复现。有些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在现实低谷时用过去的美好给予抚慰和拥抱;另有些记忆更提供给人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恰如鲁迅对藤野先生的仙台记忆催其不怠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冯友兰对蔡孑民先生的北大记忆使他反思自我的学术道路。记忆是时光里的备忘录,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对现世的意义。

      然而,记忆的纷纭碎片并不能历经时光变迁而仍光洁如新,这是人体机能所限,在岁月中产生的必要的磨蚀和改造。有些记忆的细节在不经意间被时间的指针悄然改造,《百年孤独》中患上失忆症的马孔多居民不得不为物品贴上笨拙的标签对抗改造消退的记忆,可见,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也需个体主动的维修和刷新。

      在不可抗力之外,记忆赠予我们的,还有警醒和对过去时代的回望。《1984》中的主角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再记不清童年时的妹妹和母亲,是老大哥政权对国民的思想改造使他逐渐成为遗忘记忆的工具;在“安全屋”中,将生活记忆记入日记的犹太人安妮更以稚嫩的笔迹、向生的希望对纳粹的暴政发出呐喊,这些记忆如同投向历史的明灯,警醒着我们时代的烙印。

      在磨蚀和有意无意的改造中,记忆似乎已不复真实的本来面目,则记忆的意义又落在何处?在不保真性已被确认的条件下,人类仍对记忆有着恒久追逐和持有的热情,小到每日的拍照记录,大到史学家对历史的追索,我们所寻找和珍视的,或许更在“记忆”本身的行为和意义。伏生誓死护书,他的记忆是对文化的坚守和专制的反抗;历代史官将自己对于当朝的记忆载入史书,那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正是这一特殊群体对历史浮沉的见解与认识,吸引着现代人探索这无穷份记忆的故纸堆中的历史奥秘。


展开全文阅读
      记忆的内容给予我们人生的回顾,而“记忆”本身更提醒着作为记录主体的我们,生而为人的高贵和记忆留存的意义。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景,或是在对时代的记忆中彰明自身的志向,在记忆的录像带被看见,甚至经历跨越时空的传递时,个体的记忆将被延长并拓入人类群体的记忆中,得以进一步拓展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画卷就此被铺入漫长的时空长河,随记忆永存。

      记忆予人警醒,提供着人生真实或被改造的记录。当人类个体的记忆碎片汇入历史,我们就看见记忆中蕴藏着的永恒的文明曙光。

      点评:

      本文的作者以诗句起笔,诠释材料的核心“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开篇就让读者耳目一新。第二段即扣住“运用记忆”,论述记忆对个人前进的促进作用,并以鲁迅和冯友兰为例证;第三段指出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即回扣材料中“改造记忆”,紧接着提出记忆的另一重意味,给予人们“警醒和对过去时代的回望”,《1984》和《安妮日记》分别从被动和主动两方面提示我们保存记忆的重要性。第六、七两段将个体记忆的意义上升至群体,在融入历史长河的过程中得以延展,是对记忆的意味的升华和拓展。全文例证丰富,展现了作者丰厚的学识和积累。巧妙地运用这些例证,也起到了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的效果。

      记忆与生活(一类上67分)

      自孩提时代起,我们常将生活中面对的人、事、物,联合以自身处事经历、所遇所感,收集在心底,作为记忆服务于现实生活。在阅读时,我们理解联想,需要用到对文字含义的记忆、对已读作品的记忆;在实践中,我们要调用对具体方法、经验的记忆。而伴随着时间的积淀,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模糊了一部分对过去的记忆,甚或为它们打上了美好细腻的涂层与装饰。

      我想,就记忆本身看,其意义最基础的层面便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人类简史》里宏篇论述的人类从古至今之历史,其行为,从采集狩猎到精神领域的审美创造,无不是建立在人类已有记忆的基础之上,人类正是通过不断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和进步。

      不仅于此,运用过去的记忆,将人类走过的路铭刻心中,才能指导我们走好未来的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深刻表达了拉美受殖民侵害的民族难以寻根的飘摇与迷茫。作者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向我们鲜明展现了失眠过后,“失忆”对马孔多人们的精神的剥夺。失去记忆的人们无以在根之上吸取养分以成长壮大,稍历风雨便会被摧折。一如骆玉明所言,“很多古老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生命回忆”,倘若丢失对传统与我们所处文化系统的记忆,我们将是残缺的,我们的心灵将无处安放,又何谈未来呢?

      就个体生命而言,产生记忆是对个体生命经历的珍贵存档,将我们本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的重量;记忆的运用亦是对人生“在黑森林中行走”的足迹的记录,是基于个体意志的主动选择。以此为基础方能真正发挥主体性与独立人格精神,向自我实现之目标步步趋近。

      当然,我们也能注意到,记忆是柔软的、弹性的而可被塑造的。这一点于我们或有警示意义。《动物农场》中拿破仑这位猪农场主,正是利用了“煤气灯效应”,让农场中的动物们逐渐忘却过去对自由的炙热追求,在记忆被塑造成“当下已比过去更好”的过程中,迷茫而丧失了反抗的意志,最终受尽被剥削的痛苦。需要强调的是,当遗忘成为群体性现象时,个体的痛苦更扩散深化为群体的麻木与孱弱,社会便导向风雨如晦的境地。因此,我们应以理性与智慧尽力保留记忆的清晰正确,与其独属于个体的独特色彩,以避免“走入歧途”。

      对此,更深一步思考,生活与记忆之关系。实际上,唯有切实的源于生活的记忆才能指导生活。而正因记忆最重要的价值便在于为生活“道夫前路”,我们在生活中切勿舍本逐末,与其通过改造记忆“娱己欺人”,不妨先重视生活,努力生活,不断创造有助于生活的记忆。

      点评:

      本文作者思路开阔,不同于一般学生对“记忆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仅局限于个体生活层面的思考,她能结合历史传统、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抽象的角度对记忆的价值形成更加深层的认识。作者先围绕“产生记忆、运用记忆”,逐层分析了记忆的价值:“人类正是通过不断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和进步”,“将人类走过的路铭刻心中,才能指导我们走好未来的路”,“就个体生命而言,记忆可以赋予人生意义,彰显主体性”;之后由“改造记忆”形成转折,阐述了“改造记忆”对个体及群体所造成的伤害,呼吁“以理性和智慧”尽力保留记忆的真实性;最后回归“生活与记忆”的关系,主张“重视生活,不断创造有助于生活的记忆”,将对记忆价值的思考进一步推向深入。阐述问题条理清晰,行文结构尽然有序。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所运用的素材丰富而有力,用具象的材料较好地支撑了作者的论证,不仅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论证能力,而且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文化底蕴。不过,对“有意无意”这一信息的忽略,还是会让作者对“改造记忆”的原因、影响的理解失之简单,似乎仍然可以深入挖掘。另外,小作者的语言如果能够在追求“文质彬彬”的同时,做到简洁有效,就更好了。

      闹中取静,冷处热心(67)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并运用记忆,有意无意的改造记忆,记忆已然成为了个体生命中的重要组成,于是有人发出疑问,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谓记忆,即个体在生命进程中可于脑海中调取的、有一定意义的客观事物或主观看法,其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种“经验”,一种可证伪的人生经验。

      诚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生的逆旅中,个体与社会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集,自然而然地给不同个体留下独特的、带有生命体验的记忆。在遇到坎坷与矛盾时,人脑海中不论正确与否的记忆便会自动匹配与当下困境相似的场景,从而帮助人类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脑运行机制自动呈现出的记忆似乎并非人类“主动”运用记忆。这种机制下产生的记忆,通常被称作“第一记忆”,而这种“第一记忆”有时并不能带来解决问题的正确导向,所以,聪明的人类开始有意无意的改造记忆。

      不可否认的是,对记忆的改造确实比被动等待知识的投喂带来更大赋能,人们依靠过往记忆,进行创新性改造,得到新的记忆,使记忆在螺旋中上升,无限趋近于真理的境界,为未来赋能。

      然而,不论是对现存记忆不加改造地运用,还是对记忆进行人为加工、有意无意地改造,其都忽略了现实生活的流变性。一味依靠记忆,人们终将被束缚于过去的半亩方塘,在名为“记忆”的泥沼中逐渐被生活侵占呼吸的空间。



展开余文      向深穷究,一味强调运用过去的记忆解决当下的问题,抑或是执着于改造记忆而为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铺垫,都是一种短见。其本质都是一种将记忆进行过度赋能的行为,它只能指导我们“应做什么”,却始终无法激励我们产生新的灵感迸发。

      追本溯源,记忆既然是一种经验,只是一种可被证伪的经验,那么它本就不应成为我们奉为圭臬的信条。木心有一句话曾打动我:“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一切记忆都可视作黑暗中的绳索,拉着绳索,安全感当然可以得到保障,但朝哪走、怎么走,才可脱离黑暗、拥抱光明,却不是“记忆”可以编码的。

      塞涅卡有言:“何必为生命的片段哭泣?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生命之动人不在于记忆之深刻,而在于探索之新奇。关注一切人之为人的生命体验,在小而美的细分领域中汲取记忆、留存美好,我们方可向少年神伊阿科斯一样,举着火把照亮黑暗,创造属于自己的向往记忆,于闹中取静,于冷处安放热忱之心。

      忆往昔以见来日(67)

      在和身边世界的互动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为经验,指导我们应对解决新的现实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善恶分辨、立场选择。因此,记忆于人之重要性不可否认,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春秋》到《史记》,在巧妙笔法中,文字承载经验,指导后人走正确发展的道路。

      而因记忆于判断、评价、选择的重要性,我们更会或有意或无意地改造记忆以改造认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即位后,见修史官员于该事件上以隐晦微言叙写,便发出“直言”的指令,在看似大度的让步中以退为进,企图修改大众的历史记忆,留下正直的形象以获更好的后世评价。而即使是没有宏图伟志的普通人,也常常在运用记忆、回望记忆中避开自己的错处或美化自己的过失,“自欺”以求心灵上的平和。

      在人们对记忆审慎、郑重的态度中,更可以认识到,记忆是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必要手段,而当我们进一步思考、发掘,更能明白:记忆是推动自我进步、世界发展的根本工具,更是人类看见未来的意识之窗。

      于记忆中、于真实的记忆中,我们反思自我,走上更正确的道路。冯友兰晚年追忆蔡孑民先生,写下文章以抒发对蔡孑民先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的钦佩敬仰,对正直为人与谦虚品格的先生的思念。在这样美好的记忆中,更寄托了冯友兰先生的自我审查之意,是对个人人生的纠正与重新审视,在反思中标定方向、减少彷徨。

      即便是改造、美化的记忆亦不失其价值。一来,对苦难或有缺憾的记忆的美化的确可以为我们构造无瑕的精神乌托邦,成为虽不可至、心向往之的心灵灯塔;二来,合理范围内的失真想象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适当的向往,可以构成面对苦难当下奋斗与突破的动力。从《边城》对湘西小城美好风土人情的回忆和构建中,我们更能见到作者沈从文对社会和生活景象的愿景,作为生活在繁忙城市生活中的我们精神栖息地。而当我们将眼光再投远,难道先贤孔子“恢复周礼”的追求中就没有对过往时代的想象与美化吗?想必是有的。但正是这份“虚幻”的至善,和现实相对比,才能焕发出无尽无竭、不断改革、前看而不自满的动力。

      在共同记忆中,我们又能看见规律与未来。从儒家“天命”至道家万物相生之“道”,在古今共叹中,我们从记忆中寻找规律,看见自己的有限性,更看见有限的人所能创造的无限故事与未来。

      在回忆中,在或真或修饰过的故事或期盼中,我们看见自己,看见世界,从往昔中走向未来。 

郑崇波

标签:高考范文 高三高考范文 上海市普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二3月语文模拟卷汇编:作文专题
下一篇: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作文范文汇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