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阅读:49 2024-05-25
标签:
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作文素材运用示例
文/尹瑞文
《谏逐客书》(适用话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运用示例:
山不让土成其大,海不择流就其深。李斯在《谏逐客书》说:“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劝学》(适用话题:积累)
运用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过秦论》(适用话题:德治与法治)
运用示例: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金圣叹评点《过秦论》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
《谏太宗十思疏》(适用话题:以德治国,居安思危,做人做事有边界)
运用示例: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兰亭集序》(适用话题:珍惜当下,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交流能发挥出人的潜能)
运用示例:
(1)王羲之由游乐而生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死生亦大矣”的积极态度,生命或者腐烂,或者燃烧。他否定了古人虚无主义的人生观,用对书法、文学的执着对抗生命短暂。可见,生命的过程固然不能延长,死是无法回避的,但个体生命却可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通过燃烧生命的激情创造生命的价值。只有实现饱满的生才可以无憾地死。
(2)交流能发挥出人潜在的才华。兰亭会为各个文人墨客提供一个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机会。在集会上,每个人的才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尤其是王羲之通过这次集会的感慨,留下了千古奇文《兰亭集序》。由此可见,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闪现出璀璨的火花。
《烛之武退秦师》(适用话题:大局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格局决定结局、做个时刻有准备的人、把握机会)
运用示例:
(1)责任担当:当秦晋围郑,郑国风雨飘摇而终于转危为安,一烛之武之功也。虽然烛之武怀才不遇,郑国亦多有不堪,但是当国家危难之时,烛之武胸怀大局,临危不惧,毅然扛起了对国家的那份责任担当,力挽国之大厦于将倾,传为千古美谈。
(2)格局决定结局:为人要有大格局,方能取得大成就。烛之武早年未受重用,郑文公在危急之时才想起他,尽管烛之武心中有怨,但国难当前,他还是选择既往不咎,孤身赴难,以区区之身换得郑国安然无恙。
(3)做个时刻有准备的人:烛之武“夜缒而出”,完美地劝退秦师,因为他蛰居时无时无刻不在蓄势,了解天下局势,才能抓住机遇说服秦穆公退兵。
(4)把握机会:虽然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把握住国家危亡的机会,把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孤身深入虎穴,与秦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把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瞬间发挥出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鸿门宴》(适用话题:君子喻于义,善用人才)
故事简介:张良劝刘邦选择暂时隐忍保持实力。又在鸿门宴中帮助刘邦顺利脱险,不枉刘邦赞叹“运筹帷幄之中,我不如子房”。
运用示例:
(1)君子喻于义:张良的 “义”在于项伯连夜劝他逃亡以自保时的直言拒绝,在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招来樊哙为他解围,在于沛公逃走后为之献宝善后……张良能够得到刘邦器重,能够青史留名,他舍私利取大义的智慧不容忽视。
(2)君子喻义行义,方能铸就非凡人生。张良秉持“局之义、明晓忠君之义、践行舍身之义,淋漓尽致地发挥作为一名谋臣的作用,助推刘邦成就一番霸王之业,实现个人价值,名留青史;苏武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宁愿卧啮雪、咽旃毛,也坚决不降于匈奴,躬身力行“忠贞之义”,历来为后世传颂;林觉民于“大国”“小家”两者间割舍,最终坚决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上,公而忘私、为国舍家,毅然投身革命,身虽死而神不朽。这些人并非轻视生死,而是看重生的意义才选择克制和牺牲。今天,先人已故,但是他们“喻义行义”的大义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3)人才是取胜的关键。刘邦使“任人唯贤”,量才而用,知人善用,虚心下问,做到集思广益。和刘邦一起参加“鸿门宴”的随行者张良、樊哙、纪信等人,都是他的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欲杀沛公的危急时刻,有樊哙为刘邦解围;刘邦脱逃后,有张良又从容处理善后事宜;反观项羽,刚愎自用导致人才流失,就连忠心耿耿的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展开全文阅读
(4)刘邦谈自己获胜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屈原列传》(适用话题:责任担当,坚持理想,求索奋进,勇于变革,缺乏远见)
运用示例:
(1)做人要坚持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始终以国富兵强、民众幸福为己任,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而顾盼庙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以求自保,他坚持理想,置死生于不顾,只愿国家祥和清明。
(2)做人要有远见。楚怀王在屈原的辅佐下,楚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内有美政,外有联盟,实力强大。楚怀王却识人不清,任人唯亲,内经不起身边的宠臣宠妃的挑唆,寒了忠臣的心;外经不起秦国的诱惑和哄骗,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楚国的未来,这就是缺乏远见的后果。
《伶官传序》(适用话题:坚持初心,居安思危,忧患意识)
运用示例:
李存勖是一个人生极度分裂的人。前半生其坚持初心,背负着父亲“三支箭”的遗愿,东征西战,终于手刃仇人,建立后唐。但后半生却忘记了居安思危,沉迷享乐,宠信伶人,失去忧患意识,最终身死国灭。
《种树郭橐驼传》(适用话题:顺其自然,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运用示例:
郭橐驼是一个传奇人物,其貌不佳而种树技艺高超,他种的树,结的果实永远比别家多,别人学不来,其种树秘诀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就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适用话题:“工匠精神”“追求创新”“精益求精”“”)
任何行业或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工匠精神”。“大国工匠”韩利萍潜心钻研高精尖技术,用“台下苦练”的坚守换来航天利器声振寰宇。“木雕大师”高应美殚精竭虑,匠人心魂在一刀一琢的静寂之中喷薄。铆工刘师傅所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断实践,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魅力。
《师说》(适用话题: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
运用示例:
(1)新时代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这就是新时代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学相长: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劝学》(适用话题:自我反省与道德修养、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运用示例:
(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2)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借力能打力,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郑崇波
标签:
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4高考语文作文最后押题:英雄的标准和青年的使命
下一篇:
2024届高考作文猜想:“解说词”写法示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