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阅读:4 2025-04-11
标签:
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用《人民日报》中的古语金句为写作添色
1.“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脱胎于《荀子修身》,原文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2.“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出自明代田歆的《华夏说》。此句中“平芜尽处是春山”借鉴自欧阳修《踏莎行》中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3.“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所写,立志成为圣人,努力后就有可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努力后就可能成为贤人 ,激励人们志存高远 。远大的志向是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4.“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早年诗句,展现出极度自信与豪迈的气魄,鼓励人们拥有坚定信念,勇敢搏击人生风浪。面对人生挑战,要充满自信,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5.“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权德舆《放歌行》里告诫人们青春时虚度光阴,到老一事无成只能徒留悲伤,要珍惜青春时光去拼搏。青春是奋斗的黄金时期,应珍惜时光,为梦想拼搏,不留遗憾。
6.“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即使有智慧,也不如很好地运用形势。要善于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目标。
7.“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出自《周易益卦彖传》,即损上益下之道,唯在一个“时”字,时当益则益,时当损则损。成语“与时俱进”即来源于此。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策略,适应变化,才能取得发展。
8.“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出自《旧唐书柳亨传附柳泽传》,在祸患尚未萌发时就预先提防,在灾祸没有到来时未雨绸缪。要有前瞻性思维,提前防范风险,避免危机的发生。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道德经》,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实现自我价值。
10.“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观察当今社会应当借鉴历史经验,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体现出历史对现实的镜鉴作用,以史为鉴,方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开创未来。
1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之语,强调军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必须高度重视、审慎对待。
12.“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军队作为国家统治的强大暴力工具,对夺取和巩固政权至关重要,掌握军队就能掌控国家政权,凸显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1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大学》,懂得适可而止才能志向坚定,进而内心平静、安定,才能深思熟虑,最终有所收获,指导人们在做事时要懂得把握分寸、保持沉稳。
14.“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做事半途而废不会成功,耕种懈怠就没有收获,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勤勉努力,才能收获成果。
1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晋代思想家傅玄的名言,阐释公心、公道和公制的关系,心怀公心才能秉持公道,进而建立公正的制度,在社会治理和人际交往中,公心与公道不可或缺。
16.“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虽然途径不同但目标一致,虽然想法众多但最终目的相同,说明在面对共同问题时,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达成共识、共同努力。
17.“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体现出制度建设的全局性、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相比处理具体事务和管理人才,建立良好制度更具长远眼光和战略意义。
1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中的这段话体现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世间万物遵循根本才能生长,各种事情符合规律才能成功,强调做事要把握本质、遵循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结果。
20.“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类事物共同发展而互不侵害,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任何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
2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不好的人或事,就像把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要赶紧避开。
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
2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和学识,也不会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8.“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29.“言必信,行必果”:说出的话一定要信守承诺,做事一定要有成效。
3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3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遇到问题会先从自身找原因,小人则总是责怪别人。
32.“不怨天,不尤人”: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33.“不迁怒,不贰过”:不会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34.“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整个计划或破坏大事。
35.“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展开全文阅读
3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都会犯错误,只要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事情。
37.“不以一眚掩大德”:不能因为一个小错误而忽视了大的品德和功绩。
3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就能做到的,自己做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到的,自己做一千次。只要有这种毅力,再笨也能变得聪明。
39.“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4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千里长的大堤,会因为蝼蚁的洞穴而崩溃;百尺高的房屋,会因为烟囱缝隙冒出的火星而焚毁。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4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好药虽然很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劝告虽然听起来不顺耳,却对行为有好处。
4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都是自己招来的。
44.“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
4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书读的次数多了,书中的大义自然就会领会。
4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侯晓旭
标签:
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5届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5届高考时事素材:关税博弈彰大国担当,多维思辨启青春哲思+——基于贸易政策素材的高考议论文主题解析
下一篇: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与素材积累:必然规律VS偶然机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