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4  2025-04-11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与素材积累:文化输出VS文化自信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文化输出VS文化自信”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输出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文化输出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但也有人认为,过度的文化输出可能会导致本土文化的弱化,甚至丧失文化自信。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材料分析

1. 关键词句分析

文化输出:指一个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文化内容等传播或推广到其他国家的过程。例如,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

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文化输出,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人民了解和接受本国的文化,从而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比如,韩国的流行文化(K-pop)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提升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

本土文化:一个国家或地区本土产生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传统习俗、价值观等。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根基,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中医、武术等。

文化自信:对本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本国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国文化。例如,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和传承,体现了文化自信。

2. 关系分析

对立关系: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一方面,过度的文化输出可能会导致人们过于关注外部的认可和接受,从而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可能削弱本土文化的根基,影响文化自信的建立。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强调文化自信,而忽视了文化输出,可能会导致本土文化的封闭和保守,无法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

统一关系: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也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文化输出,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同时,坚定的文化自信能够为文化输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使文化输出更加具有内涵和深度。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京剧、武术等,在国际上的传播,既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增强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

3. 任务驱动分析

内容任务:“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围绕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展开思考。可以探讨文化输出的方式和意义,分析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保持文化自信,避免本土文化的弱化。例如,可以思考如何在推广中国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产品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体任务:“明确文体”,考生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议论文可以通过分析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记叙文可以讲述个人或群体在文化输出或文化自信方面的经历和故事,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对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散文则可以通过对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抒发对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的情感和认识。

二、立意指导

1. 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强调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而文化输出的成功又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例如,中国的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又通过媒体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 在文化输出中坚守文化自信:探讨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不盲目迎合外部市场的需求,坚守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比如,在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际电影的制作经验和技术,又要注重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避免被西方文化所同化。

3. 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输出:阐述文化自信是文化输出的内在动力,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才能积极主动地将文化推向世界。例如,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对中医药文化充满自信,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文化输出与自信共舞》

2. 《在文化输出中坚定自信》

3. 《以自信之力,促文化输出》

4. 《文化输出,自信先行》

5. 《自信为基,文化输出放异彩》

6. 《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输出》

7. 《文化输出彰显自信,自信支撑文化输出》

8. 《让文化自信引领文化输出》

9. 《以文化自信之帆,启文化输出之航》

四、名言名句

1.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习近平。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对文化有信心,才能让别人认可和接受。

2.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表达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理念,在文化输出中,我们既要展示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要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的价值。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习近平。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说明了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只有保持本土文化的特色,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全文阅读
5.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指出了文化自信的来源,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发展成就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五、经典事例

1. 李子柒的文化输出:李子柒通过拍摄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频,如传统美食制作、手工艺制作等,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她的视频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李子柒的成功,既是一种文化输出,也增强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2. 国产动漫的崛起:近年来,国产动漫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在国内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同时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这些动漫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国产动漫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3. 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通过开展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等活动,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

4. 故宫文化的创新传播:故宫博物院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举办文化展览、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方式,让故宫文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故宫文化的创新传播,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增强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文化输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魅力: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以诗词为主题的文化竞技节目,通过选手的精彩表现和专家的深入解读,展现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该节目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同时也在海外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6. 莫言的文学成就:莫言凭借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作品以其对中国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莫言的文学成就,不仅为中国文学赢得了国际声誉,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7. 华为的科技文化输出: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其产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华为在推广产品的同时,也注重传播中国的科技文化和创新精神。例如,华为的5G技术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也让世界对中国的科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华为的科技文化输出,既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8. 京剧的海外演出: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近年来,京剧团多次赴海外进行演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京剧的海外演出,不仅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也为中国文化的输出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增强了国人对京剧这一传统文化的自信。

范文一:

文化输出与自信共舞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输出成为了各国展示自身魅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而文化自信则是文化输出的坚实基础。然而,对于文化输出和文化自信的关系,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文化输出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也有人担心过度的文化输出会导致本土文化的弱化。在我看来,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共舞,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输出是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才会积极地将其推向世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这些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输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设立,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影视作品、音乐、文学作品等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这些文化输出的成果,不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也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看到,当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时,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文化自信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文化自信是文化输出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那么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底气不足,甚至可能会盲目地模仿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文化输出中保持独特的魅力和风格。以日本的动漫文化为例,日本动漫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日本对自己的动漫文化有着坚定的自信。日本动漫不仅在画面、剧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蕴含着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正是这种文化自信,使得日本动漫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以免损害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挖掘本土文化的潜力,为文化输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而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输出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总之,文化输出与文化自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应该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输出,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文化输出,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范文二:

在文化输出中坚定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输出成为了各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避免陷入盲目模仿和迎合的误区。

文化自信是文化输出的根基。一个对自己文化缺乏自信的国家,很难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词歌赋到书法绘画,从中医中药到武术戏曲,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只有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文化输出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例如,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节目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节目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输出中,我们要注重展示本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我们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比如,中国的功夫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通过精彩的打斗场面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陶瓷等,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这些都是我们在文化输出中应该大力推广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文化输出不是文化殖民,也不是文化霸权。我们应该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注重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内涵。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输出才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实现文化的多元共生和共同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在文化输出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等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例如,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的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为文化输出开辟了新的途径。

总之,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示本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魅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5届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与素材积累:必然规律VS偶然机遇
下一篇: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