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716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七、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思想谋篇布局(选材、点面结合、描写细腻、前后紧密照应) 的写作方法。
2、学习吴吉昌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献身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啥也别想挡住 俺”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各个典型时期的典型事件。
2、难点: 本文的叙述方法,三条线索互相穿插,并行推进。
三、教学时数:
阅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它有什么作用?
2、本文划分段落的依据是什么?
3、细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三条线索。
字词正音:
涑sù(河名) 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 噙qín(嘴里或眼里含着)
蕾lěi不读léi 雹báo不读bào 中zhòng行,可以;zhōng中间
吓hè恐吓;xià吓唬 咽yè呜咽;yān咽喉;yàn吞咽
横hèng蛮横;héng横竖
词语补释:
煽动: 鼓动、挑唆(别人做坏事)。
怅怅: 茫然失意的样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P79注①
踯躅: 徘徊不前。P80注①
愤懑: 抑郁烦闷。P83注①
昂首挺立: 仰起头直立着。
迎风呼号: 因极端悲伤而对着风哭叫。
失魂落魄: 形容惊惶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群魔乱舞: 形容一群坏人猖狂活动。
混淆黑白: 把黑的当作白的,把白的当作黑的,故意颠倒是非。混淆: 使混乱。
令人发指: 愤怒到极点,头发都竖了起来。令: 使。发fà头发。
立功赎罪: 建立功劳来抵销所犯的罪过。赎: 抵销,弥补。
忠心耿耿: 形容非常忠诚。耿耿: 忠诚的样子。
济济一堂: 许多人聚在一起。济济jǐ: 形容人多。
晴天霹雳: 晴天白日突然出现电闪雷鸣,形容事情变化很快。霹雳: 响声巨大 的急雷。
披荆斩棘: 比喻在前进路上不断排除障碍,克服困难。披: 拨开。荆棘: 泛指 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东山再起: 喻失势后又重新得势。(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隐居,以后又 出来做了大官。)
炯炯有神: 形容目光明亮,很有精神。炯炯jiǒng目光明亮。
踉踉跄跄: (liàngqiàng)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解题:
标题有什么特点? 正题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省略号”不是省略“嘱托”的具体内容,而是暗示文章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是意在题外的一种特殊强调标志,目的在于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标题的含意是: “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而战斗”或者“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经受严酷的考验,进行顽强的斗争。”正题是经过作者精心推敲的,它和文章的立意有关,它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副题补充了正题,标明了写作对象和意图。
作者简介:
这篇人物通讯是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三位同志写的。主要作者穆青是大家熟悉的老记者,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人民日报》记者,擅长以人物通讯反应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写过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雁翎队》(1943年),1966年写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当时在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热潮中起过良好的作用。
文章发表在纪念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确定这样的主题,选用这样的标题,都显得更有意义。
第二课时
文章的五个部分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文章按时间顺序,根据吴吉昌在十年浩劫时期的主要斗争经历划分为五个部分,以赞扬他为了完成党的嘱托,坚持科研,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境界。
展开全文阅读
层次结构:
导 言: 周总理对吴吉昌的嘱托。
1.背景;2.嘱托;3.概述吴吉昌为完成嘱托的斗争。
第一部分: 牢记嘱托,经受毒打、批斗和严重疾病,毫不屈服。
第二部分: 被迫离村,早出晚归,帮助外村创新纪录。
第三部分: 林彪倒台,吴获解放,全力以赴搞科研,在产量、株型等多方面取得成 就。
第四部分: 吴带着“双杆棉”出席全国棉花栽培技术协作讨论会。
第五部分: 粉碎“四人帮”后,勇攀高峰,取得“多杆两层”新株型的科研成就, 解决了棉花脱蕾落桃这个科学难题。
小结:
一、紧密交叉,齐头并进叙述方法。
第一条线: 迫害(别有用心的人)批斗→拷打→致残→罚扫街→重病→不准医
疗。
第二条线: 决心和行动(吴吉昌)不屈的回答→总理的话在耳边回响→偷偷在家 里栽→不能结桃,心急如焚。
第三条线: 支持(人民)帮助扫街→送鱼→赠药。
这样写眉目清楚,环环相扣,笔法细密,既把三条线索交织起来,扣住“嘱托”总线索,又巧妙运用伏笔照应,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二、前后照应,脉胳连贯:
本文内容多,涉及时间长,但显得结构紧密有条不紊,做到了前后呼应。par 如: 开头写周总理交代任务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完成任务的时间二十年,总理与吴吉昌岁数六十七,五十七;结尾处周总理逝世和纪念总理诞辰八十周年时,文章两次提到这些,(距开头十二年,决心提前五年完成任务)这样既交代了故事的前后经历的时间,也再一次照应了“嘱托”,使文章前后衔接,首尾呼应。
其次,文章各部分多次提到“嘱托”,这种“嘱托”是吴吉昌困难时的精神支柱,是他继续斗争的力量源泉,所以文章每到关键时刻,吴吉昌就想起周总理的嘱托,表现了对周总理深沉的怀念,集中而又紧扣题意,叙述清楚。par三、文章围绕“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个中心,把它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文章按照吴吉昌十几年的战斗历程的具体过程(时间),划分为五个部分,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逻辑联系,各部分内容有所侧重,既使人们看到他十几年的整个战斗历程及斗争的曲折起伏,又使各部分之间相互补充,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本文有许多细腻生动,真切感人的描绘,如第二部分吴吉昌在北街大队传授棉花播种技术一段,第四部分吴吉昌听到周总理逝世后的描绘。“点”上的典型事例的描写,抓住场面、细节、对话等环节,写得非常具体。par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吴吉昌为了实现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嘱托,艰苦奋战十几年,经受一次次残酷的政治迫害和技术上失败的考验,终于攀上植棉高峰的事迹,赞扬他对党和领袖的忠诚和克服险阻进行科学实验的献身精神。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第三题提示: 通过比较,了解语言怎样才具体,体会描写在语言上的作用,可在文中具体描写的语句上加括号,再看看要和不要括号中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_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为了周总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火 刑
下一篇: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