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771
标签:
教师随笔
策划一种幸福的假期生活(教师中心稿)
吕驾宇
在这个暑假开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给他们开了一张书单,书单列出了二十种读物,要求他们至少去阅读其中的五本书,并完成其中三本书的书评。二是在一论坛上置顶了一个名为“假期幸福生活”的帖子,让学生在这帖子里记录自己每天的假期生活。
后来的事实是,很多学生拿着我开出的单子到书店里找书,然后交给我一叠厚厚的书评。至于“假期幸福生活”的帖子,更是创造了论坛人气、回帖数、参与人数几个第一,共有40多个人参与假期日记的写作,写出了400多篇超过10万字的日记。
读并且写就这样成了我的学生假期生活的两大旋律。
——快快乐乐地读,无拘无束地写,这样的假期生活显然是一种幸福生活。
当然,在幸福的表象背后,还是有值得思考的东西。
比如说我列出的书单,绝非是学生一看题目就头疼的所谓的名著,而是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又侧重于思想性的书籍,比如说《黄河边的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不合时宜的思想》等等,但就是这样一些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书籍,学生此前别说是阅读,更可说是闻所未闻。
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在上半年的时候我就有所察觉,当时,我在班级搞了一次“影响我人生的五本图书”语文活动课,在学生列出的图书中,诸如《黄冈兵法》等习题集居然得票率颇高。今年的浙江卷高考作文题为“人文素养与发展”,这大概是反映了社会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关注以及呼唤,可我们的很多教师,我们的很多家长,在观念中总有一种孩子读教材以外的图书是浪费时间这样急功近利的思想,于是千方百计在孩子与“闲书”间设置重重阻隔,千方百计地打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解题应该是“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实现一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绝对是一个真理。
所以必须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于是,借助暑期这样一段相对比较完整的时间打造自己的精神底蕴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我每天翻着学生的“幸福生活”时,产生的另外一个困惑就是即便是假期,很多学生安排的日程与平日是差不多的忙碌,比如一学生说他每天早上8点到11点是到老师家补数学,下午2点到5点是到老师家补物理,晚上7点到9点则是英语的家教。而另一学生则说他一口气报了三门的竞赛辅导,每天是早上四节课,下午两节课。
在假期里我曾经给一个补习班上初高中衔接的课,当时我在班里问刚刚从中考中解脱出来的学生:这么大热天,是你们自愿坐在这里学习还是家长逼迫你们来。照我的想法,回答后者的应该是多数,但实际结果是两者五五开,而据自愿参加补习的同学解释原因,是现在读书竞争太厉害了,不想在起点的时候就输给别人,于是看到别人补了,自己是绝对不能落后。
而据我所知,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暑假,单莲都区,针对初三毕业生的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就有十多个,而且各处的补习班的生意都比较红火。可以预想的是,今年先行一步的人尝到了甜头,明年瞄准这块“大蛋糕”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网上有一篇文章点击率颇高,这文章的题目是《且看国外学生假期怎么过》,文章提到,法国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旅游是学生暑假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美国中小学的假期时间不长,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假期来完成他们在社区的义务服务工作。在韩国,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开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
我想,中国的孩子,是得好好策划幸福的假期生活了。
标签:
教师随笔
策划一种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立意要新 议论要深(网友来稿)
下一篇:
未解之谜: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