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303
标签:
教师随笔
欣赏就美――朱光潜的美学观
朱光潜先生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美学著作,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是西方美学。朱先生早期肯定美是主观的。后期的美学观有所改变――融合了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的观点,不再说美是主观的,而是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不过关于美感起因的看法,朱光潜的观点还是没有变,那就是:美感是直觉到,审美无需功利考虑, 主观情趣表现于意象从而得到美感。如果用一句简单通俗的话来概括朱光潜的审美观,那就是:欣赏就美。这是我总结的。
克罗齐著名的美学观是:美是“成功的表现”,“是得到胜利的表现活动”。(【3】,288-297)表现有两种意思,一是艺术家把自己头脑里的意象用文字或艺术作品形象地表现出来,表现成功就是显示美。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欣赏者借助于艺术作品或外物的形象,在自己脑海里“表现”出意象,这后一种“表现”就是审美。克罗齐也强调情感,认为“艺术活动只是直觉,艺术作品只是意象……使本来错乱无形式的意象变为有整一形式的意象,要有一种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就是情感。艺术就是情感表现于意象。” 情感表现于意象从而得到美感,这才是朱光潜最为欣赏并大肆发挥的。
朱光潜的美学观之所以很有市场,就在于它和日常审美经验――“喜欢就美”相当一致。 但是朱光潜否认美感和人的现实需求有关,所以其观点应该说是:“欣赏就美”。由“喜欢就美”可以推断出“欣赏就美”,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因为在朱光潜看来,现实中的美的事物只有在我们把他们当作艺术品――不考虑功利,不顾及概念,只注重形象――来欣赏,他们才会是美的。比如,你喜欢草莓不仅因为好看,而且因为好吃,但是你欣赏草莓的就仅仅是因为好看,而不能因为好吃。因为你要把草莓艺术化,是艺术品就不能考虑好吃。面对性感女郎,沙漠绿洲,安逸家园……都有这个问题,喜欢和欣赏是有区别的。人喜欢对象可能顾及对象的功利性,可能产生想象的生理快感、喜悦或失望之痛苦,而欣赏不然。
朱光潜的这种美学观有其深厚的哲学根源。世纪中国网站上有一篇单世联的文章《朱光潜与尼采》[1],这篇文章非常有助于我们对朱光潜思想的理解。其中写道:
“朱光潜历来以克罗齐的学生自居,从留学国外到回国教学,他在若干年中,‘恭顺地跟着克罗齐走’,对康德─克罗齐一线的哲学美学下了很大功夫。‘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等克罗齐的思想,通过他的绍介发挥而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很大影响。直到50年代批判他时,被深挖的祖宗也主要是克罗齐。”
“然而,当朱在82年为其早期的论著《悲剧心理学》写序时,他却仿佛自我发现似地说:‘我从此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我本来的思想面貌,不仅在美学方面,尤其在整个人生观方面。一般读者都认为我是克罗齐式的唯心主义信徒,现在我自己才认识到我实在是尼采式的唯心主义的信徒。在我心灵里植根的倒不是克罗齐的《美学原理》中的直觉说,而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尼采借用希腊的两个神明说明艺术现象。阿波罗是日神,代表梦幻的世界;狄奥尼苏司是酒神,代表沉醉的世界。日神看重的是和谐、限制、与哲学的冷静,他知道眼前看见的是梦幻世界,但是他还喊着'这是梦幻,我还要再梦。而酒神代表放纵, 代表生命本能的释放。人类受酒神精神鼓舞,发泄他原始的本能,沉溺在狂欢、酣歌、舞蹈之中。人在这时候不复是一个艺术家,他已经变成一件艺术品。酒神和日神的区别是:酒神入世,而日神出世;酒神演戏,而日神看戏。
朱光潜欣赏尼采的日神和酒神精神,但是,在尼采那里,酒神战胜日胜,主导人类艺术活动; 但是在朱光潜那里,酒神的表现最终是为了让日神观照;日神精神才是最珍贵的。以日神的心态对待人生,把现实生活艺术化,赋情感于形象获得意象从而得到美感。这才是回避人生痛苦,获得人生幸福的良方。
尼采的意志论来自叔本华。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志,意志外化出自然界。由于人的欲望和现实冲突,并且永远不能满足,于是就导致人生痛苦。摆脱痛苦之道就是暂时摆脱人生的一切关系,无欲以观物,在审美中我们的心灵可以暂时得以解脱。通过无欲摆脱痛苦,这和佛家的教义相似。尼采的日神精神继承了叔本华的审美思想――不同的是日神精神含有更加积极乐观态度,而酒神精神则是对叔本华思想的反叛。朱光潜看重日神精神而不是酒神精神,说明通过艺术欣赏逃避现实痛苦是朱光潜的审美心理学的主旨。
我们现在再回到美学的生物学问题:如果象朱光潜认为的那样,美感只是静观的结果,是对人类艺术欣赏心态的奖赏,那么自然选择为什么会赋予人类这样的美感功能?
后面我们将说明,人类首先因为需求而喜爱,然后才能有可能为了形象本身而喜爱。排除人类现实需求,情感和美感都是无源之水。肯定美感和需求相互促进,这样才便于解释美感功能如何因为自然选择而保留和进化。
朱光潜也谈到酒神精神的重要性,没有酒神精神,日神观照就没有内容。但是由于要否定审美功利性,也就必然要否定人的需求或欲望对审美的贡献。这是朱光潜思想的矛盾所在。他没有看到:审美时暂时无关并不意味着历史上一定无关。
其实朱光潜的审美态度正表明了他自己的现实需求――作为高薪知识分子,物质需要不再缺少,渴望的是回避乱世纷争,没有现实的桃花源就躲进自己意想的桃花源。这是一种保守的生存策略,照样和功利有关。
本书后面的控制论模型――强调意志欲望对美感的决定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赞成意志论哲学以及酒神精神。但是不同的是:笔者肯定意志欲望和人的生存需求有关。因而笔者肯定的更多的是马克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观点。
展开全文阅读
挪亚方舟
回复:tgsd 积分:685 时间:2004/08/16 12:39 短信 好友 删除 编辑 回复
忆朱光潜先生
1946年秋末,我从昆明复员到北平。抗日战争时期临时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恢复为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我进入了北大西方语文系。朱光潜先生是新任的西语系主任,我选读了他讲授的英国诗歌。
朱先生的课程颇有号召力,除了选课的同学外,还有不少人旁听。他讲授时除对本文进行阐释,对诗人及其时代背景加以评述外,还不时对英国诗学和中国诗学作一些扼要的参照对比,这一点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当年我的人生理想是当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正尝试写点诗,学习外国文学是想从异邦的缓斯那里寻求启示。因此朱先生的东西方诗学的比较,引起我的浓厚兴趣。虽然我当浪漫诗人的梦想和其它许多青少年时代的浪漫理想一样,大都在人生实践中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可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梦想,仍在记忆中留下一片依稀的温馨。
历经半个世纪的动荡和坎坷,大学时代的书籍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幸而朱先生当年用作英诗教材的牛津大学版的《The Golden Tneasury》(《金宝库》)尚存于我的书橱中,重新翻看这本书,书上还记有当年听课时极为简略的要点,多少残存一点朱教授的印迹。试举朱先生讲授J.Keats《ode To A Nightingale》(济兹《夜莺颂》)之一例:
……tend in the night,
And haply the Queen-Moon is on her throne,
Cluster'd asound by all her starry Fays;
But here there is no light,
Sane what from heaven is with breezes blown
Through verdurous glooms and winding
mossy Ways·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
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
但这儿却不正明亮,
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
葱绿的幽暗,和苦薄的曲径。
在这里我记下来先生讲课的要点是:其诗情一如“云破月来花弄影”。
The voice Thearthls Passing night was heard
In ancient days by emperor and clown:
Perhaps the selfrsame songthat founda path
Through the sad heart of Ruth,when,sick for home,
She stood In tears amid the alien corn ;
The same that oft-times hath
Charm'd magic casements,opening on the foam
Of perilous seas,in faery lands forlon.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天喜悦
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
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
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
就是这声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动窗扉:
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
为了让学生领悟这一段诗歌的意境,朱先生又引用了一首中国诗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默默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朱光潜先生的实际讲课,当然比我的笔记丰富得多,充实得多。就仅从这过于简略的笔记,也不难窥见到朱先生教学的循循善诱,通过中国诗词引导学生体悟英国诗歌之精髓,使两种异质文化在深层次上得以沟通。如果不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很难对西方诗歌和中国诗歌作这样深入浅出的阐释。就我当年师从的教授中,大概只有朱先生不时作这样的美学参照。
当年我对朱光潜先生的译著读得不多,大概只读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及一本通俗的美学著作,即《给青年的十三封信》,尚无力涉猎池的一些学术性论著。但对他在学术上的造诣是尊重的,对能聆听他的讲课也觉得很幸运。不过对朱光潜教授本人,我却并不敬佩;相反地倒有某种反感和敌对的情绪。这种抵晤根本与朱先生的学术人品无关,纯粹出于政治动机。
①据“旧约”,露丝是大卫王的祖先,原籍莫艾伯,以后在伯利恒为富人波兹种田,并且嫁给了他。
②中世纪的传说故事往往描写一个奇异的古堡,孤立在大海中;勇敢的骑士如果能冒险来到这里,定会得到财宝和古堡中的公主为妻。这里讲到,夜写的歌会引动美人打开窗户,遥望并期待她的骑士来援助她脱离险境。
从西南联大复员北平的同学,都经受过“一二·-”学生运动的洗礼。1945年12月1日,在昆明以西南联大为核心的学生发起一次反内战、争民主的运动,有四个学生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杀害。因此多数学生在政治上倾向于反蒋介石政府。复员之后,在北平又形成了新的学运中心,从1946年底的“抗议美军暴行”,1947年的“反饥饿反内战”,1948年的“反剿民要活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直延续到北平解放。我当年也算是一个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对革命的热情至少不低于对学术的兴趣。“政治挂帅”,“政治第一,业务第二”,这些口号虽然是50年代才风行起来,可在40年代我们这些学生在颇大程度上已经身体力行了。在臧否人物时,首先着眼于政治思想倾向。朱光潜先生当年是国民党的中央监察委员,据此一条,就足以把他置于政治对立面的位置上。
青年人热情单纯,涉世不深,看问题容易简单化,往往流于偏激。朱先生一直在大学教书,从事学术研究,从未从政。他也不是如胡适(当时任北大校长)那样对政治比较热衷的文化人,不时在政坛风云变幻中露蜂蝶。他基本上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虽然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当年国民党曾花不少气力动员教授参与亲政府的政治活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一些自由主义知识份子极力拉拢,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树立第三种势力。朱先生很少参与这些活动,至少并不热衷于这些活动。我听朱先生讲课时,他是从来不谈政治的。当时北大学生组织的社团很多,经常请一些教授发表讲演,却从未见朱先生参加。(当然这些社团绝大多数在政治上倾向进步的,也有一些学术色彩较浓乃至右倾的。)说朱先生很少参加政治性活动,并非说完全没有。例如针对当年风起云涌的进步学生运动,他写过一篇《谈群众培养怯懦与凶残》,将学生运动视为暴民政治,立场十分鲜明。但从总体而言,朱光潜先生之所以成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不一定证明他是个国民党的死硬派,曾为国民党政权立下过汗马功劳。更合理的解释是,国民党选他进中央监察委员会是为了要借助一些名人学者来装演门面。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独裁腐败,在国内外已声名狼籍,特别需要有社会威望的人作政治花瓶。朱光游先生正扮演了这个角色。作出这一推断的最有力的依据是, 1948年底北平被人民解放军围困时,蒋介石曾派专机来北平拟接一批知名学者南下,胡适就是这时从北平飞到南京去的。以朱先生之学术成就和政治身份,他完全可以作飞赴南京的选择的;但他选择了留在北大,等待解放。
展开余文
既然朱光潜先生基本上是一个教授学者,那么对他的评价主要应根据他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成就,而不应主要根据他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倾向。在这个课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巴尔扎克即是卓越的范例。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间喜剧》系列小说,给予极高的评价。“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他们并不因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个保皇党而贬抑他作为小说家的功绩。我这个聆听过朱先生教诲并获益匪浅的学生,直到多年之后,才醒悟到青年时代的偏颇,应重新认识自己的老师。
在学生时代,我和朱先生没有私人交往。离开大学后,更难得有机会谋面。尽管如此,对朱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仍是关注的。这与其说主要出于师生之谊,勿宁说由于朱先生是个有代表性的学者,他的际遇意味着一种政治文化动向。在5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过一阵美学热。这个美学热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朱光潜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美学批判较诸其它领域的大批判,学术气息多一点;大都仍保留着大批判文章的那种粗暴专横以势压人的浓烈时代色彩。名为学术讨论,实质是政治批判。倒是从朱先生发表的自我批判的文章中,我看到一个年事已高的学者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并剖析自己。为此他甚至重新学习了一门外语,俄语。那个年代,俄语才是最革命的语言。朱先生的自我批判,决非那种仅仅迫于政治形势而不得不表态以求过关的文字,而是力图按照马克思主义之理论体系清理自己的思想体系。这种在学术上的严肃性和真诚性给我印象深刻。其时我自己在历次思想改造运动中,也经常磕磕碰碰,不时处于悬崖边缘;对老师作为大批判靶子的处境,多少有所体会。
1966年神州大地刮起了一场超级政治风暴,我也被时代潮流裹挟,来到母校进行再学习。这次学习真正触动我心灵的,并非文海战术的大字报,却是在北大广场上,一批被揪出来示众的“反动学术权威”。示众的教授中我认识的不止一位,迄今记忆清晰的则只剩下朱光潜先生一人了。他们身上是否挂着大牌子,已记不太清楚;但肯定没有戴高帽子,因为朱先生这一次给我留下的深刻形象,是他稀疏头顶上在寒风中颤抖的一绺白发……这个画面激起了当年曾对他抱有成见的学生的深切怜悯和同情,并对这种亵读人性尊严的野蛮行径本能地反感。一个如此真诚地接受思想改造、力图脱胎换骨的知名学者,何以批判武器之不足,还需要动用武器批判呢?他究竟有多大的罪孽,非得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新时期到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朱先生恢复了他的教授学者的身份,而且似乎被尊为一个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研究美学的理论权威。
从80年代初始,我从事中国电影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时我才认真研读了朱光潜先生一批主要的译著。黑格尔的《美学》、《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西方美学史》等等。从这些著述和译文中,我深深感到朱先生中西文化根底之深厚,学识之渊博和治学态度之严整。朱先生的后半生虽经历了种种坎坷曲折,在他那一代的教授学者中毕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后半生留下了足以传世的一大批著作和译著。而我在大学里学习时的另一些教授,其中包括一些当年景仰的进步教授,如吴晗、张奚若、冯友兰、俞平伯、曾昭抡、向达……其个人命运和学术事业上的遭遇,就更为坎坷了。
比起老师们来,深感自己的根基和学识差之多矣。虽有志于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有所开拓,往往力不从心,动辄捉襟见肘。我曾设想,如果在大学时代,能虚心求教于老师,更专注于学习,大概能突破现在学术研究上的局限。不过我从不忏悔大学时代选择的道路,脐身于时代洪流,既顺应历史的必然,也获得了许多人生道路上的宝贵教益。问题在于,离开大学之后,我的青壮年时代很大一部分时光消磨在无穷无尽的政治运动中,磋防岁月。待到自己充分意识到,客观条件也允许从事学术研究时,已年至半百矣!
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饱经国耻国难,忧国忧民,却远未能发出可能发出的光和热。迄今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素质上比起先进国家的差距,恐怕更甚于经济上的差距。但愿上几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不致随风飘逝,能真正转化为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笔财富!
作者简介罗艺军,原名罗毅军,1926年10月生,湖北新洲人。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1948年肄业于北大西语系。曾任《电影艺术》副主编、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现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罗艺军 来源:《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标签:
教师随笔
欣赏就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
下一篇:
朱光潜与尼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