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558  
标签:作文素材
庄子的爱情观
孙劲松

      今人有言,步入中年以后,有三大乐事:升官、发财、死老婆。最后一乐得大意指中年丧妻正好可以再找个小的,省了离婚的麻烦,有人说这是学了老祖宗庄子。在中国,妇孺老幼、贩夫走卒都知道庄子妻死之后其鼓盆而歌的故事。这段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庄子 至乐篇》中的记载,一个是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的《庄子休鼓盆得大道》。

      在《庄子休鼓盆得大道》中,庄子“虽宗清净之教,原不绝夫妇之伦,一连娶过三遍妻房。第一妻,得疾夭亡;第二妻,有过被出;如今说的是第三妻,姓田,乃田齐族中之女。庄生游于齐国,田宗重其人品,以女妻之。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有一日,庄子碰到一个急着要扇干亡夫之坟的妇人,深感“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于是就装死,变出个楚王孙来考验妻子,妻子果真经不住考验,欲劈开亡夫的脑颅救新欢之命,此时庄子起死回生,“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庄子就以瓦盆为乐器,鼓之成韵,靠着棺材而作歌。“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在这里,冯梦龙还为庄子填了歌词。庄子在逼死了妻子以后高高兴兴的修大道去了。这个故事中的庄子确实有些可恶,但我不相信他是真的庄子。

      我们看看《庄子 至乐篇》中的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粗看一遍,我也有和惠施相同的想法:相守了几十年,老妻故归黄土,不哭反唱,“不亦甚乎?”但当细细体味庄子的回答以后,感觉就变了。庄子回答的第一句话,“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伤心。庄子一定是爱他的妻子的,“此情可待曾追忆”这种感觉庄子也是有的。但写了“逍遥游”的庄子毕竟不是那种把女性当股票爱的死去活来的人,他把生命的存与亡看作一种宇宙造化。在《庄子 大宗师》篇中,他是如此赞叹生命的流程,“伟哉造化!”造化就如冶炼黄金一样,当下这块接受冶炼的黄金,生命马上就要终结,但是另一块新的黄金即将会产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这是一种非常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故去之人已安详的躺在天地之间的巨室中,而我却在此伤心,这违背了生命的规律。所以我停止了伤心。爱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庄子在死亡的气氛中表达了他的爱情观。

      不过庄子的这一段回答只是说明自己为什么停止了伤心,对他为什么唱歌却没有回答。网络已经使我们如列子般“御风而行”,但还做不到庄子的“无待”。通过网络,一位远在欧洲的朋友给了我一个答案。“对于庄子为什么唱歌,我倒是想起我妈妈的故事。妈妈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同年又失去了刚刚两岁的儿子。妈妈就是唱着歌度过了难关。妈妈是基督徒。她唱着歌与上帝交融,祈求上帝与他们同在。在这种灵性的状态下,少了许多哀愁。直到现在妈妈还是满足,宽容,无忧愁(或者说少忧愁)。妈妈是个坚强的女性。” 庄子是“长歌当哭”,这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但我总认为,庄子也许还有另外的意思,不过我无法表达出来。

      人们常用"相濡以沫"来形容一对伴侣共度困难时光,是爱情坚贞之典范。“相如以沫”出于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口句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庄子里,他是讨厌相濡以沫的,在一个几乎没水的地方,两条鱼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湿气和水泡,与其这样,不如两条鱼各自游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却。如用这一段话解释爱情,庄子应该是赞成分手的。两人在一起已经困难到窒息的地步,还不如各入江湖的好。

      《庄子》中记载着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一女子相约在一个桥梁下见面,女子没有赴约,而河床涨水了,尾生不肯离开,抱着桥梁的柱子淹死了。“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没有什么比生命还重要了,等不着就不等,"你若无心我便休,各自相忘于江湖",何必如此离名轻死呢?书中嘲笑尾生这一类的傻家伙,“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

      
标签:作文素材 庄子的爱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下一篇:庄子的自由观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