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452
标签:
教师随笔
宗白华译文与中国现代美学
李育球
摘 要:宗白华作为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以西方美学为参照,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本源,以体现生命意识的中国艺术为核心,形成了人学色彩浓厚的独特美学思想,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范式。宗白华译文通过对歌德人格的欣赏,对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注重,以及对黑格尔关于艺术作品的普遍人性评价标准的认同,体现出鲜明的美学研究的人学倾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宗白华 译文 人学 美学
纵观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一代宗师宗白华以其独特的视野和卓越的贡献,对20世纪中国美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从表面上看,他没有像朱光潜一样撰写了一系列的美学著作,而唯有一部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和一册美学译文集,但实际上,他的美学思想从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对中外美学的态度等诸方面都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这里主要就宗白华译文体现出来的人学倾向及对中国现代美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 完美和谐的人性――审美主体的人学要求
宗白华的美学就是他的人生美学,他独特的艺术气质和认识方式是形成其以生命意识、宇宙情怀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也决定了他在美学中对审美人格的追求。宗白华是个真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拥有哲学家深刻的洞察力,有诗人充沛的情感体验,有美学家唯美的眼光,有艺术家敏锐的感受,他始终怀着一颗洞察人生奥秘的情怀,从跨文化的视野中去寻找人性美。
宗白华一生对德国古典艺术大师歌德的完美人格就特别地欣赏。1923年,他甚至提出了“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的口号[1]。在宗白华的译文中就有大量的关于歌德的文章,不仅有歌德的诗歌选,席勒与歌德的三封通信,还有比学斯基的《歌德论》。
歌德的人性美是其成为德国古典艺术大师的一个重要主观条件。其主要体现在人格的完满性和人格的优美的组合方式上。在人格的完满性方面,佛兰(wieland,德国大诗人)称赞歌德为“人性中之至人”,比学斯基称赞歌德是“全人类人性的象征”。人性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成果,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可分为三大领域:认识领域、伦理领域、情感领域。人性完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经不同的眼光和情怀去洞察世界和体验人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既要有仁者爱人之心,又要有智者见智之脑,还要有赏美之情。歌德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歌德有时像一个物理学家观察光色的曲折,有时像一个解剖学家研究骨骼与肌肉,有时像个法学家讨论破产法。”[2] 只有视角的五彩才会有世界的缤纷,只有人性的多元才会有人生的多姿。人性美在人性优美组合方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与和谐。自由是人性组合一种灵活和动态,和谐则是人性组合的一种平衡的静态美。歌德对自己人格追求的是一种多元的和谐美。“他能闲静,又能活泼,愉快的犹如登天,苦闷时如堕地狱,他有坚强的自信,他又常有自苦的怀疑;他能自觉为超人,去毁灭一个世界,但又觉得懦弱无能,不能移动前途中一块小石”[3] 。这反映了歌德性格的多元,但他又反对矛盾和冲突,追求的是自由和谐的多元性格。“这些矛盾的暴露,是在他一种心灵禀赋特点占优势时,或全力倾向一个生活方向时,或在感官反抗理性时,或理性压制感官时。我们可以说,歌德一生的上半期上努力于调解灵与肉及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求避免一切内与外的骚扰。但他人格的构造却是如此的幸福,在他的每一种心能中总是积极的,善的,于世界已有益的部分占最优势,故他在一切奋斗中从不损害自己与世界而永为胜利的前进者与造福者。”[4] 歌德的人性完美与和谐是其创造出惊世巨作《浮世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宗白华对歌德人性美的欣赏,同时也是对其自我人格的一种肯定,更是他在美学上对审美的追求。宗白华从小喜爱静思的浪漫,青年时代喜爱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人的那种和谐静穆。他曾以魏晋人格为理想,在1940年所写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他认为魏晋人倾向于“简约云澹,超然绝俗语”[5]的美,寻求“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精神。”[6] 在他们超越的胸襟中萌动着西方近代人才有的宇宙意识的生命情调。他指出:“魏晋人生活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从而发现了和肯定了自我价值,以率真的性情和宽仁的胸襟造就了自我的新生命。
宗白华的这种人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充满生命情怀的艺术审美观。只有人才会审美。他把这种艺术审美观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研究促使他对艺术意境的深刻领悟。他将意境看成是艺术家由情景交融而创构的境象,其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人格涵养。艺术家以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怀去激活万物,于是情趣盎然。“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呀,艺术感觉的发生、艺术创造的目的,正是在于对自然,对于人生,对于星天云日,鸟语泉鸣,乃至生死离别、喜笑悲啼,都能寄予无限的同情。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8)他把艺术意境看成是人类心灵的具体化,感性化,也即是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的审美显现。同时,他还认为美和艺术意境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意境的最后根据。”(9)艺术意境既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也使心灵和宇宙净化了。由此,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可以成就审美的人生。
歌德与宗白华作为艺术大师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追求人性完美和谐。歌德以不同的视野洞察世界。宗白华通过意境的创造和欣赏成就审美人生。宗白华对歌德人性的称赞,既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观的超越,又促使他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体验。宇宙意识、生命情怀是人独有的本质,是审美的核心。没有情感或生命意识作为内驱动力,艺术家眼中一切都是冷冰冰的,人生也会变得昏沉灰暗。宗白华这种对审美主体的审美人性的要求,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宗白华美学上对人性完美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一种对艺术人性价值的高扬,体现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人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追求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这对美学发展无疑是重要的。如果脱离了世界的立法者——人去研究美那只能是缘木求鱼。没有人性美的艺术是肤浅的,人性美是艺术美的主要来源。其次,宗白华在美学上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的注重,特别是能对审美意境中的人性的作用的深刻领悟,无疑推进了中国现代美学对美的认识深度,有利于矫正美是物体客观属性的片面倾向。一些学者之所以认为美是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们在考察美时,只看到了审美客体的某些属性,而忽视了审美主体的主导地位。人性中的审美情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而审美客体则只是审美的必要条件。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就是人性中的审美情感总是伴随着对对象的审美关照而展开的。
展开全文阅读
二 人本主义美学——美学发展的人学对话
宗白华的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西方美学的参照中不断发展的。他的美学发展战略性眼光就是要在中国本土中寻找生长点,以生命意识和宇宙情怀为核心,以“气韵生动”即“生命的律动”为始终的对象,强调物我浑融,强调人与自然的生命统一,同时加强参照西方的意识,注意批判地吸收西方美学合理的成分。他明确的感到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相比在形式上的弱点,“学术上没有他们的精确真实幽深玄远,直造形上至精至微之域。”这是宗白华在中西哲学美学的比较中得出了很深刻的结论。他在美学提纲中指出,中西哲学的形而上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即生命的体系和唯理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生命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意趣意味和价值。西方的体系强调的是“数”,中国的体系强调的是“象”。“象”是依靠“直感直观”直接欣赏体味世界的意味,“象”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是一个完备的全体。“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等等。虽然中西两种体系明显不同,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之间可以平等对话,相互交流,求同存异,共同推进现代美学的发展,但其先决条件是对话双方必须是作为活的生命存在。
宗白华译文中的《判断力的批判》,就是体现了宗白华力图将中西两个风格各异的形而上美学体系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康德美学思想也是一种生命美学,它主要集中在《判断力的批判》中,它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自康德以后,人类的认识模式有形而上学向辨证思维跃进,人类自我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深刻:不再将人仅仅看成某种“理性的动物”,而看成是一个活的生命存在,一个理性与感性、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整体存在。人们开始联系到人的本性、人的存在和发展即从完整的人的角度来探讨美的本质,成为人本主义美学的开端。
康德美学之所以开了美学史上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在于它是以人的主观整体性为依据的美学。康德美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康德的美学是以他的“主体哲学”为依据和出发点的。“主体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创造的人。具体的说就是人的各种主观能力。他把人的主观能力分为与人的知、情、意三大心理机能相应的认识能力、道德和信仰能力以及审美判断能力。认识能力表现为人的感觉知觉(想象力)、知性(知解力)和先天理性。这些能力又分为经验的和先验的认识能力。前者对客观现象用三种递进的方式把握:“在直观中加以把握,在想象中加以实现,并在概念中加以认知” ,这是康德提出的在经验中产生美的三个主观来源。但他认为经验的知识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不是真正的知识。后者是纯粹理性,是超验的。纯粹理性判断所依据的原则概念都是先验的存在。“我们在事物上先天的认识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放进的事物的东西”。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设定了一个先验的范畴体系:质范畴、量范畴、关系范畴和情状范畴。这些范畴都属于先天理性。康德运用这些范畴对美进行这样的分析和界定:从质的方面看,美是无利害感;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一种单称判断,也就是说,作为审美对象都是一些单个的具体形象;从关系上看,审美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一方面没有目的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又符合目的;从情状上看,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康德对美的分析,探讨了审美功能或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它和实际的利益无关,因此不同于实践的功利活动;它和概念无关,因此不同于逻辑的理论活动;它和目的无关,因此不同于道德的善。但审美活动并不是与真善无关,相反任何一种审美活动都是感性(想象力)、知性(认识论范畴的理性)、情感(实践理性)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使人产生自由感给人以巨大的精神享受。康德在“快与不快”的情感领域建立了先天的综合判断,实现了知情意三大完整的批判。
其次,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体现了深刻完整的辨证性。在《实践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两大批判中,康德分别研究了人的自然概念领域(悟性━纯粹理性为之立法)和自由概念领域(理性━实践理性为之立法),而且意识到了它们的必然联系。他用“判断力”这个概念将这两个领域沟通。判断力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基本原理,这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无目的是指人对审美对象既不要求它符合人的实用目的,也不要求它具有自身的合目的性(内在的完满性),合目的性是指审美对象的形式使人愉快。康德以美感来证明美的存在。但由于人的美感有多样性、个体性、相对性,于是设定了“共同感”心理机能作为美感普遍性的基础。康德运用中介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审美判断沟通了人的认识(悟性)与道德(理性),把人的情感升华为美感,因而美就具有了超越一般感官愉快的深远意义。美不仅使人处于自由的状态,使人进入崇高的理想境界,于是它同时又具备了道德━善的价值。康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
康德这种以人的主观整体性为依据的人本主义美学,在美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这不仅是因为他超越了独断的唯理主义和僵化的经验主义,从而将人的各种能力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将人简化为片面的机能,更重要的是他在人的各种主观机能发现了美感产生的根源,并从主观的角度即审美主体的精神的和谐自由上发现了真善美的深层的一致性。这样不仅现实的解决了美感的来源问题,而且将人的审美活动与人的生存、人的感性与理性、人的情感与意志的和谐一致联系起来。因此康德的美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热情具有人性的价值。一方面使人类对审美活动奥秘的认识大大推进,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宗白华对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关注,给中国现代美学发展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美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朝人性方面发展,如果不对人的本性、人的能力、人的意识等诸方面作深入的研究,那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美的问题永远只能与人的问题相关,只有从人出发的美学才是有前途的美学。人本主义美学作为西方美学一个学派,是一个生命存在,能与中国传统的生命美学实现平等的对话。宗白华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才在译文中特别注重康德的美学。宗白华对康德的美学的翻译,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纵观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主要出现了两大偏差,即客观论和主观论。客观论者认为美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抹杀了美的主体性根源。主观论者认为美只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这两种观点都认为美是一种单一的或物或人的属性,而没有看到两者的统一性。这是形而上学方法论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宗白华提倡在康德辨证式的人本美学与中国传统的生命美学的对话中去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即具有明晰的挽救时弊的作用。
三 普遍人性——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宗白华译文中《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探讨的是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黑格尔坚持的是一种历史主义与普遍人性辨证统一的标准,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后人容易误解它,容易把历史主义与普遍人性割裂开来,导致这样的迷途:把艺术同当时的社会状态完全联系起来,于是艺术作品丧失了艺术本身的价值,仅仅成了指示方向的工具:指示同代人,现在是怎样的,因而应该怎样去做,告诉后来的人曾经是怎样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反映论,只认识到艺术的反映价值,而忽略了艺术最根本的特质美,只有美是艺术最本质的属性。艺术评价这种偏差是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一大弊病。一些所谓的“现实主义”者受到这种艺术作品标准的影响,只是一味机械的反映现实生活,像摄影机一样地反映生活的表层现象,没有深入社会深层以审美的方式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没有揭示人类文化心理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也没有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例如在文革时期文艺发展畸形,大部文艺作品只是政治的附属工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历史主义与普遍人性统一的艺术作品评价标准,才有利于促进既深刻反映时代又能铸造经典的文艺作品。
展开余文
宗白华对黑格尔美学中这种艺术作品评价标准是认同的。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界线,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保持不朽,正在于其对历史的和普遍人性的深刻挖掘。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是具体历史中的人。历史主义与普遍人性是辨证统一的。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中才能造就普遍人性。普遍人性不是脱离社会历史的生物性而是在社会实践历史中形成和沉淀的。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历史。普遍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是相对稳定的。普遍人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宗白华对历史主义与普遍人性的艺术作品评价标准的认同,是其坚持以历史中的人为本位的美学立场的必然结果。宗白华美学是人学的美学,有丰富深刻的人性,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有深沉的宇宙情怀。
要之,从上面我们对宗白华译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宗白华译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与其《美学散步》是一脉相承的,它反映了宗白华对中国现代美学发展所作的有益的探索: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意识宇宙情怀,立足于人自身,在与西方生命美学(例如康德以后的人本主义美学)的平等对话中积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
注 释: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卷二, 第151页,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2 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卷四 第30页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3 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卷四 第31页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4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卷四 第31页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177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6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185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7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178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8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334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9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415-416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10刘勰 《文心雕龙 神思》
11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101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12《西方哲学巨著选读》第292页 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87年
13 《西方哲学巨著选读》第244页 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87年
参考文献:
宗白华 《宗白华全集》卷一、卷二、卷四
《美学散步》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1年
标签:
教师随笔
宗白华译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寂寞也是一种境界——孙犁同志耕堂摭忆
下一篇:
漫步于未名湖畔的美学老人——宗白华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