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49
标签:
教师随笔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
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
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
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即都是为全体而然,不
是为个体自己而然的。于是我想像: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笔里
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不可;又如
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一笔中可以看
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也是如此。中
国画论中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
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在这点上想
来,印象派的创生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个
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碧岩录》),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
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很可明瞭地解释。其意义:
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统一”。只有统一是板滞
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多样”。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
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照着它们写生,给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
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
的。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
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
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
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
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
备于我”,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
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末这个
“我”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
术。
标签:
教师随笔
艺术三昧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丰子恺小传
下一篇:
悼夏丐尊先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