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72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二)
吕燕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

      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曙光 伫立凝视 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展开全文阅读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坏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延伸拓展:

      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文章,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致女儿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蝈蝈与蛐蛐》课文说明
下一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