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189
标签:
教师随笔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出生于名门世族。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193—208年)寄寓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一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时王粲年幼体弱,身材矮小,举座皆奇。蔡邕则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他学问渊博,凡问必能答对。与人同行,读过路旁碑文,能全文一字不错背出。看人下棋,棋终,能将全局由始至终重布一遍。精于算术。
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北方战乱,未就职,遂离开长安南下荆州依刘表。他刚到荆州时,刘表想招他为婿,当见到王粲后,嫌其相貌姿陋而改变主意,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王凯。
他特别善文,举笔便就,无所改定。著有诗、赋、论等60篇。其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大,与曹植齐名,并称“曹王”。尤其在襄阳16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时,王粲劝刘表子刘琮降曹。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襄阳万山有王粲井,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标签:
教师随笔
建安七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国历代文人名家简介——屈原、曹操、陶渊明及唐代诗人
下一篇:
建安七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