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97  
标签:教学论文
充分关注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网友来稿)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425000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在全国学习科学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八五”课题结题会上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要提高学习质量,研究学习兴趣比研究学习方法更为重要。我们要研究学习兴趣,必须充分关注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要从学习兴趣生成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培养和强化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学习兴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听的兴趣、说的兴趣、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只有巩固和强化学习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在自觉勤奋、积极投入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在听、说、读、写这四种学习活动中,听、读是吸收性行为,是由外向内输入信息,说、写是表达性行为,是由内向外输出信息;吸收是表达的前提、基础,表达是吸收的检验、深化。这两者之间既有先后次序,又相互制约、促进。另一方面,听、说是瞬时性行为,是有声无形进行的,读、写是持久性行为,是形诸文字进行的。听、说是奠基性学习行为,应发生在前,读、写是巩固性学习行为,应发生在后;奠基影响巩固,巩固依赖奠基。这两者之间也是既有先后次序,又相互制约、促进。

      人们的听、说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这是由人的生理物质条件决定的。在听、说生理器官完整具备的条件下,听,起初是被动性的,源于外界的施予;说,最先也是模仿性的,源于外界的逗引。在具有一定的心理思维品质的条件下,听,才是一种主动性行为,才有选择性,追求对内心趣味需求的满足;说,也才是一种能动性的行为,才有鲜明个性,追求自我表现欲的满足。在既具备完整的生理器官又具备一定心理思维品质的条件下,叙述内容的新奇性、情节的曲折性、语言的感染性是激发人的听的兴趣的重要因素。起初的听的兴趣是生理性的,是出于猎奇的心理本能,出于填塞内心空白的需求。随后的听的兴趣则是理念性的,出于内在求知欲,出于丰富心灵世界的自觉意识。

      随着岁月流逝而依然能保持浓厚的听的兴趣,一方面是源于训练听力的内在愿望,即自我认识到有必要去学会听,要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内容,要能从别人那里多听来一些信息,或是为了自己能说,或是为了自己能读会写,以利提高自身水平,显示自身价值。满足了这种内在愿望,听得多了,客观上也就增强了听力。听力训练的内在愿望减弱,听的兴趣随之下降,自然会影响听力培养。另一方面,是源于听力的增强,心灵的丰富,知识积累的增加。丰富的心灵才能拥抱多彩的外部世界,以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具有较强听力的人,才能够有比较、有鉴别地听,有筛选、有取舍地听,才能听出重点、听出头绪、听出所以然,才能够从别人认为枯燥无味的谈话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当然,经过比较、鉴别,筛选不出有价值的信息,这种谈话会抑制听的兴趣;头绪混乱,枯燥乏味的谈话也会降低听的兴趣。为此,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增强学生听力,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的朗读材料或谈话材料,一方面要注意材料本身的新奇性、趣味性与条理性,还要注意材料语言或谈话语言的风趣幽默性、生动形象性,同时要注意朗读或谈话的必要技巧。要以灵活的方式方法检测学生的听力,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鼓励,使之保持听的强烈兴趣,不断提高听力水平。

      与听密切相关的便是说。要有人在说,你才会有听的;要有人在听,你才会去说。说与听是对立统一,互相作用的。说的兴趣主要源于人的内在需求,心理思维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潜在的责任心、竞争意识能激发人的表现欲,促成并强化说的兴趣。影响说的兴趣的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道出的是听者的态度与反映对说者说的兴趣的直接影响。原来,物以类聚,人也讲究彼此的趣味。给人以亲切感、信任感的听者能够促成说者说的兴趣浓烈不减,是因为感情的交流是双向的,说者能够从听者那里获得理解、尊重与鼓励,获得心灵的慰藉、内在欲望的满足。为此,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说话能力,一方面要尊重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谈话,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多说。学生说话训练的内容可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呈梯度安排,如课前说话活动可以先安排学生讲自己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等自己每天的亲身经历,以后再过渡到让学生讲自己从别人那里或从广播里听来的、从报刊上或课外读物上看来的东西,进而让学生讲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可以用竞赛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说话训练的热情,应对竞赛结果予以及时的总结表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藉以强化其说的兴趣,提高说的能力。

      说的兴趣与听、读的兴趣和能力有密切关系。因为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而听、读是吸收,是输入信息。说,必然以听、读作基础。浓厚的听、读兴趣有助于提高说的兴趣,较强的听、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说的兴趣。说的自我表现欲的实现,说的表达力的优化,必然以听、读兴趣的强化,听、读能力的优化为前提。而说的兴趣也反作用于听、读的兴趣,听、读的能力。为此,在培养学生说的兴趣时,应同时考虑培养学生听、读的兴趣,以开展演讲赛、故事会活动为例,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搜集和精选各种课外材料,可以检查和评比读书笔记,同时还可以在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参与点评,对优秀点评者予以表彰鼓励。这样,以培养说的兴趣为宗旨的竞赛活动可以同时收到培养学生读、听的兴趣的效果。

      与听、说这两种瞬时性行为相对的是读、写,其兴趣也有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也有外在的制约因素。读、写这两种行为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之后才能出现。读、写行为有一个由被动性到能力性的过程。读、写的兴趣也有一个由盲目性的模仿到能动性的爱好进而创造的过程。一方面,读、写兴趣的持续强化,在于内在心理需求的强化。这种心理需求既有实用性、功利性的,更有处世性、立身性的,既有短暂性的,更有长久性的。前一种需求是与听、说兴趣的内在需求相似的地方,后一种需求则是高于听、说兴趣的内在需求的地方,它更能够强化读、写兴趣,优化读、写能力。反过来,读、写兴趣的强化,读、写能力的优化,又能够强化内在的心理需求,优化心理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读、写兴趣也是以人们自身的知识功底为基础,以人们自身的能力为前提的。知识广博厚实,能力全面出色,自然能够促成读与写的兴趣的持续稳定并不断强化。同时,读、写的兴趣可以互相激发,读、写能力可以互相促进。从外部因素看,所读材料本身的质量(包括内容的深浅、情节的曲直、语言的技巧等)影响着读的兴趣,或是强化,或是弱化。所写文字材料的反馈信息也影响写的兴趣,能够得到承认、受到重视、获得赞扬,必然能够强化写的兴趣。为此,在安排读、写活动时,一方面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方面要注意读、写内容的繁简深浅,要有恰当的训练序列,同时,要注意恰当指导、及时评价、热情鼓励,使学生保持读、写的兴趣,提高读、写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听、说、读、写兴趣既有内在的作用因素,又有外在的影响因素,充分关注学习兴趣生成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必能更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学习兴趣比研究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观点是极有见地的,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充分关注和认真研究。

      作者邮箱: hnyzbzzhouzhien@126.com

      
标签:教学论文 充分关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网友来稿)
下一篇: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