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842  
标签:教师随笔
苏轼的抒情散文研究(网友来稿)
项洪涛

      [内容提要]一代文豪苏轼的命运可称坎坷.然而,正是坎坷的命运为他提供了创作上的无尽源泉,成就了他文学上的一番伟业.

      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方面的造诣皆深.尤为可贵的是他在散文创作上的革新,他所积极倡导的古文运动,既反对浮巧轻媚,又反对迂深怪僻,始终坚持平易自然,他对“词达而意矣”的解释,他所提出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以及他所创作的情理兼备、摇曳多姿的散文,都表明他继往开来的决心和实践精神,不单使宋文的发展进入新的境界,还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

      苏轼一生浸淫的散文创作,莫不与其坎坷的命运休戚相关.意境情韵的挥洒,与古之散文创作流派一脉相承,暂先以《古文观止 》中的选文为例.

      [关键词] 苏轼 抒情散文 寄情山水 出世与入世 豁达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

      四川省)人,在北宋党争中数遭贬嫡,縊号文忠.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学运动的领袖.

      苏轼散文,最富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篇目,以《古文观止》中的选文为例.鲁迅先生说:“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古文观止》便是一部値的研究的选本.《古文覌止》中选入的苏文有十七篇之多,在散文名家辈出的唐宋时期也能占到相当比例,这足以说明苏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十七篇中,有论、书、证、碑文、赋、铭、传等,而他的抒情散文以记和赋的形式表现为主,集中于“五记”: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两赋”: 《前赤壁赋 》 和《 后赤壁赋 》.

      “亭以雨名,志喜也.” 《喜雨亭记 》中的开篇第一句便直入主题,并无太多的铺陈衬托,一如苏轼之豪爽性格.想说什么,开口就说,想写什么,提笔就写.经历过人世的苦痛沧桑,见到过太多的物是人非,一切于他已是过眼烟云,用这样平实直白的笔法来表述是最为合适的了.现在他所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在他看来,仕途的不如意反而能使他远离世俗凡事的纠缠,深藏于心底的善不允许他把玩权术,醉心于官场的和黑暗低俗.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有时候我们很庆幸,他虽然是一个官场上的失意者,却为学的创新树立了一座丰碑,也许他原本就要走这条路,他所表现出来的潜质已经决定了他属于这个领域:在文字中搜寻,进行灵魂的拷问,如果参与那庸人的游戏,简直是资源的浪费.在那里面,他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决定不了自己将要扮演什么角色.他只是一次又一次,一篇又一篇,试图通过笔和文章来宣泄自己的男儿情怀.所幸文学是宽厚的,包容了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灵.就如一场春雨,在最需要的时侯出现.“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嘱客而告知,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颂繁兴而盗贼滋轵,则吾与子二三子,虽欲优游而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民间疾苦的解除,给他带来的是慰籍,对百姓的关心,由此可见一般.而他自己呢?他何曾奢望过浇灌自己心灵的喜雨?与之相对应的《凌虚台记》 主要是抒发“废兴成毁”的感慨,而归结到“也有足恃者不在乎台之存亡”,慷慨悲歌,风格苍凉,充满了物是人非的喟叹,见不到一丝喜色.“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亭台楼阁固然辉煌壮观,但那只撑得一时的排场,几年,几十年以后,谁能保证他们的命运,失却了人的因素,建筑只不过是一种装饰,随着权势消亡,一切皆归于尘土,只有人的光辉思想永不磨灭.在他看来,这些奢靡之物只会堕落人的意志.一切超然于物外,使他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种思想,在他所创作的《超然台记》中表露无遗.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随着经历的事情渐多,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思想在他身上显得越发成熟.苏轼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環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苦中作乐,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是生活磨练赐予他的宝贵财富.愈经历风霜,愈显得披霜斗雪的可贵,一身傲骨岂可轻言弯折.大丈夫不是偏执狂,当入世时即入世,当人民需要我时,自是全力进取,个人之命运与国家之兴衰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出世时即出世,寄情于山水之间,落得逍遥快活.我心,只有山懂,水懂,在山水之间畅游,有物我两忘之境界.山之雄奇,水之柔雅,尽皆得以体现.落魄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巈的灵魂.他之广阔心胸,岂是那狭隘黑暗之官场所能容得下的.唯有山水,也只有广阔无垠的大千世界,才敢于接纳至高无上的情怀,就如游子找到了归宿,绝望之后喜遇知音,好一个默契相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放鹤亭记》闲云野鹤般的心境表露无遗.其实,放飞的又岂只是一只鹤,乃是作者一颗怀才不遇,孤寂孤傲的心灵.放飞于广阔大地之间,黑暗庸俗的凡尘困扰,尽皆令人鄙视.出世,即是最明智的选择.庸俗的一切,远去矣.拍一拍翅膀,扶摇直上,给世人留下一个矫健的背影.“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幕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并且称“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明显的出世思想包含其中.文章指出,好鹤与纵酒这两种嗜好,君主可以因之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全真.作者想以此说明: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文字间有世人所认为的消极情绪存在.我却不这样认为,出世还是入世,是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还是悄然隐逸于世俗之外,不是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得看当时的形势.当朝君主是否广纳闲良,文武百官是否清正廉明.倘若整个大环境污浊不堪,你徒有满腹经纶,纵有报国之志,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垂头丧气殺羽而归,徒增得几声叹息.你的不如意反而给那些无聊的庸俗之人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如开开心心游山玩水去.山水之间的乐趣何其多哉.赏景之余,还可以根据前人的叙述,来一番实地考察,得出自己的结论.如 《石钟山记 》中曰“水经云:‘彭 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鉋止响腾,馀韻徐歇.”二人皆”自以为得之矣.”苏轼却偏偏对他们的说法产生怀疑,仅通过推断,便觉得前人记述有疏漏失误之处.及止趁一次经过石钟山的机会,夜晚泛舟泊船绝壁的一段描写,淡淡几笔便点染出一个阴森逼人的世界.


展开全文阅读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嵥嵥云霄间;又有如老人欬且笑于山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有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磳吰如钟鼓之声不绝.

      其实,苏轼与自然景物最绝妙的配和乃是“两赋”—《前赤壁赋》 和《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借景物描写与主客问答的手法,紧扣赤壁的风月,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的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临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多么美妙的意境,此时虽正是他贬嫡黄州期间,然而文字间却见不到一丝忧愁的情绪.月夜泛舟大江,游玩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也关情.多么清雅脱俗,然而,尽喜乃小儿之性也.人存活于世,只顾着自己尽兴玩乐,这是愚钝之人的想法.两人一舟,只是浩瀚长江中微不足道的一点,若是将个人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中,又不知能否留下一丝痕迹.一声喟叹,一 愁丝上心头.虽欲沉浸在美好景物之中而忘却世俗的不快,然而却是做不到的事情.存于心底的良知,男儿的赤诚之心告诉他们绝不可只为了个人的轻松惬意而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岂有心情饮酒作乐?客人途托遗响于悲风,却远不如苏轼胸襟之广阔.显然他经历过太多的波折,若是多愁善感的话,早已是命丧气绝,正是这一份豁达,让他有了超然物外的见识.生活经历明确的告诉他,不要有太多的奢求,尽情享受眼前所能拥有的一切.”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于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一个人的豪放豁达也会感染旁边的人.

      《后赤壁赋》是苏轼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而作.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境界上,前赋安谧幽静,在消极中又有一种开阔旷达的胸怀;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特别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上了一层飘缈的气氛.这里的景色比起“七月既望”的时侯,显然要阴森许多.“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始矣”已是物是人非,微妙的感觉无以言表,描写景物的部分用词精炼,廖廖几笔就勾画出了萧瑟荒凉的冬天之景.“巉岩,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凄凉悲伤之景不免涌上心头.妙哉的是,最后梦一道士”羽衣蹁阡”,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化羽而登仙,欲摆脱世俗之不快.无奈,即使是梦中的神仙,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姓名.试想,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得道成仙的人又岂是那么在乎,而作者开口就想问别人的姓名,即使是仙人也不例外,可见,他虽欲远离红尘,却又不可能完全地免除世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矛盾心理,现实与理想的纠缠,他就在时代中浮沉,虽无心弄潮,却免不了要挣扎几下.

      对于苏轼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言,他对于世事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豪的文字情怀.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文字的传情达意之功能,只有尽尝生活艰辛的人,才能发挥到极至.对于苏轼的散文,我们固然不能掩盖他那消极的出世思想,更要将之寄放于那个时代,听取时代和弦下的命运搏击强音.

      参考文献

      (1) 《古文观止》阙胜吾 许凌云 张孝美 曹日升等译注 陈蒱清校订

      岳嵐书社 1998年8月第3版

      (2)《唐宋散文》闵泽平选注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年报11月第1版

      (3)鲁迅《中国散文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作者邮箱: xianghongtao123@126.com
标签:教师随笔 苏轼的抒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好语文五句话(网友来稿)
下一篇:清华大学举行“九•一八”系列纪念活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