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29  
标签:教学论文
谈新课标下如何组织语文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yangguangcanlan71

      真理近在咫尺,只是它在谬误的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何尝不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目标指向平面的书本世界,从而使课堂的空间失去了弹性,失去了方向。教师呕心沥血的教,学生苦思冥想的学,师生的收获却与预期的相去甚远,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教”与“学”,从而寻求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象磨刀一样,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磨出利刃。

      传统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当前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养和修养,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训练有素”。从内涵上说,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课程涉及的百科知识),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等方面内容,涵盖如此丰富的语文素养,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

      以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延续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我们当前教学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头脑中所获得的认知是他在与外部世界交往中建构起来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应是主体自身构建,而不是教师机械灌输与学生机械接受。基于一种人文关怀的课堂应充满对学生价值的关爱,对其学习能力的信任,组织教学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以学习丰子凯的散文《渐》为例,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对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的揭示,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宽容的待人接物。如何让学生把握这主旨呢?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告知式,即教师独占讲台,挥动理性的解剖刀无情的分割活生生的文本,这种教法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进行文化积淀的个体。教学时应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桥梁,让文本与学生的个性、经验及体验发生碰撞、对话和融和,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生师的对话理解文本。从认知角度看,没有学生真正参与的阅读活动,其实是一种“伪阅读”。因此,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把阅读教学还原到“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情感,拓展阅读效能,提高阅读品位,改善教学品德并将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对话,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实践出真知,进行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基础的群体活动。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确定现代民主意识,尊重维护学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机会,教师也有足够余地的结合自己个性和知识结构依据自己职业判断力,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这种课堂教学理念下创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与当前英国教育所提倡的以社会结构心理学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类似,它以“阅读与反应”为重要手段,创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所谓“阅读与反应”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学生的参与意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与反应中感受、体验,从而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际关系,除了上文提到的围绕文本展开开放式阅读外,也可以用更自由的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如把小说改写成诗歌或戏剧,并组织、指导学生排演戏剧,从小说中某句关键的句子展开一段情节,比如按照《威尼斯商人》提供的情景,指导学生编一期报纸,设想该报出版于当时威尼斯,尽量模拟当时的口吻,把莎剧所表现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尤其是主要剧情都当作真人真事反映出来,形式可以有社论、短评、新闻报道、家庭纪实、轶闻琐事、星相算命、插图漫画,甚至添字游戏,并要求用电子计算机编辑排版。在《教学行为指导》一书中就详细的介绍29种教学方式,如地图法可以运用在古代战争类文言文作品解读;家庭谱系法在《红楼梦》《水浒传》等长篇小说教学中可以梳理情节,其他还可以用广告法、插图法、新闻发布法、日记法、蜡像法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方法都是“阅读与反应”教学方式的具体外化。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要注意把握好“度”,过度“教育民主”,极易导致教育失控,影响教育质量。因为学生的阅读常常会受到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情感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需要介入,调控好教学对话的氛围,设置好话题目标,最大限度的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达到教学目标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目标,要求教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开阔的胸襟,更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更全面的素养。让我们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与学生携手共同探究,教学相长,走进语文教学美丽新世界。

      作者邮箱: yangguangcanlan71@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谈新课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敬畏自然(网友来稿)
下一篇:点击现代汉语词典(91-93)(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