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113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武汉市汉南一中 李艳芳

      教学目的: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四、 自主研究 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作者邮箱: lyf741010@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黄眼读刊 九月花心(网友来稿)
下一篇:《雨霖铃》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