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95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小学语文要过好三关(网友来稿)
于成义
作者简介:于成义(1962年生),男,甘肃省灵台县人,现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银川高级中学副校长,银川初级中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三关”;转变观念;语言训练
[摘 要] 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过好识字写字关、阅读积累关、口语交际与写作关这“三大关”。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读书明理识字始。阅读积累,学习吸收,增长见识,发展思维,即“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而口语交际与写作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集中反映。
一、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转变育人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三、加大语言训练量,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强化激励与导向作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界内外经过较长时间地广泛热烈地讨论、冷静深入地思索和大量实践后,已逐渐取得较为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必须从小过好识字写字关、阅读积累关和口语交际与写作关这“三大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低谷。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要从小过好这“三关”才能形成能力呢?这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分析。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读书明理识字始。汉字系方块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无论是认识、还是书写都必须扎扎实实,认准确写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认清楚读准确是读书学习的需要,是明白事理的需要,也是广泛吸收的需要;而写规范、写端正、写整齐是表达交流的需要,是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愿意看。即使在电脑比较普及的今天,写好汉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过好识字写字关不仅仅是小学低段压倒一切的任务,而且是整个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都应该长抓不懈、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小学阶段汉语拼音必须过关,这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识字写字必须过关,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同时,学生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①即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边一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打好识字写字的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应抓好阅读积累的训练。胡格非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包括文言和白话)阅读和写作上,而这两方面的水平实际上还反映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分析能力。”抓好阅读教学,一是为了学习吸收,“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二是为了增长见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是为了积累知识,“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四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为写作和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古人也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精读出功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说多读就会运用,至于在读中“通古今之变、穷万物之理”那便是在阅读过程中长期积淀、水到渠成的结果,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
写作与口语交际关是大家公认的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又是必须突破的大关。因为写作与口语交际(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语文能力、思维水平、文字功底、思想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集中反映,中国古代一文定终身进行科举取仕选拔人才便是这一认识的见证。所以作文教学首先要做到文通字顺,“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还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有物有序。在此基础上特别注重主观感受的培养,注重在作者个体观察认识基础上的真情实感的抒发,注重独创性和语言的艺术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③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必须经过以上“三关”的严格训练,才能达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④的教学目的。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我觉得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在语文教学仍然有耗时多收效少,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乏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模糊,又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语文教学的现状,认识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明白通过这一“例子”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业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精讲多练,彻底摒弃讲风太盛的毛病,真正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就象新大纲所说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体味文字的美感、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成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能够适应终身学习这一世界潮流的人才。
展开全文阅读
二、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从学科来讲,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作为一门功课来讲,学语文与学其它课程不同。学语文不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在己知己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的过程。这是一种加工工艺,而不是制造工艺。加工工艺可就多种多样了,有不同经验的人就有不同的办法.比如同一块布料,一位高明的师傅可能剪出很好的裤褂两件,而且做得大方、美观,很合体;另一位可能剪得就不是完整的两件,还要修修补补,做出来也不很合体。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老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种不同也使得语文学科更加复杂。”⑥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复杂性,我们就必须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和“加工”水平,真正适应素质教育对二十一世纪教师的要求;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地精讲多练,讲在要害点,练到实在处。要根据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⑦通过大量的训练(如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作文等必须在多练中才能形成能力)、大量的阅读积累等实践过程,教会方法,培养能力,使教书育人的任务落在实处。
三、加大语言训练量,真正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刘国正先生说:“不难证明,获得语言技能,主要依靠语言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悟。悟要靠大量的接触语言材料—感受,感受是悟的前提,悟是积累、运用的关键,悟是灵魂。有了学习语言的悟性,就有了感受语言的“动力”,武汉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认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15年时间研究学生的读写量,结论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过200小时以上(包括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这400小时,就是一个学生获得朗读基本能力所必须的训练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实践的必须时间。新《大纲》为了强化语言训练,要求“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初中“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⑧因此,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阅读积累,以至说话作文,都必须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习惯与能力,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养成适应终身学习与自身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这一方面新《大纲》都有明确的要求。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强化评估的激励、评价、反馈、导向作用,淡化评估的区分、选拔作用。新《大纲》指出:“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要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几方面、采用书面口头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查。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阅读量习作量、口语交际能力、自学能力和参加各种语文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考试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检测教学效果、督促学生上进的评估手段,应该象《大纲》要求的,扩大测试的范围,不应仅仅限于课内与课本;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读写听说全面测试,不应满足于笔测;同时在试题中突出“三关”内容,并逐渐扩展比例,使其符合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训练目标;还可开展专项竞赛式、深入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如限时限内容有明确要求的写字比赛,不限篇目的识记比赛,作文占60%、积累占40%、规定积累项目中课本以外内容可以加分的作文竞赛以及联系实际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语文课外活动,以起强化导向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低谷,教师必须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拘形式,重在效果,从学生的一生发展出发,改变教法,养成学法,形成能力与习惯,从过好“三关”的细微之处着手,从大量的平凡的语文实践活动做起,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不断的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达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境地,语文教学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⑥《宁鸿彬语文教育丛书·序》,教育科学出版社.
⑧《吕淑湘文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7月版,第307页、第320页。
作者邮箱: YCCZ_YCY6212@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中小学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雨霖铃》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下一篇: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登上地球之巅》《华南虎》教学简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