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977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师中心稿)
张连生

      林黛玉进贾府【一】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写作背景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见明显。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 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罹褪且蚋适遗杀鸲氛星A话展伲摇

      二、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三、情节结构

      明确:

      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包括: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见王熙凤,见贾赦、贾政,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林黛玉进贾府【二】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总结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生动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探究写作特点

      (一)、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


展开全文阅读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二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这也就是上引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之处。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向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三、理清人物关系

      图示如下:

      ┌贾 敷

      宁国公:贾 波─贾代化┤ ┌贾 珍─贾 蓉(秦可卿)

      └贾 敬┤

      └贾惜春

      ┌贾 琏┐

      ┌贾 赦┤ ├巧 姐

      │(邢夫人)│王熙凤┘

      │ └贾迎春

      │ 贾 珠┐

      荣国公:贾 源─贾代善┤ │ ├贾 兰

      史太君│贾 政┤李 纨┘

      (贾母)│(王夫人)│贾元春

      │ │贾宝玉

      │ └贾探春

      └贾 敏┐├林黛玉(林如海)┘

      林黛玉进贾府【三】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

      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只刚念了《四书》。 ”和“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的不同和 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写出场:

      2.绘肖像:

      3.见黛玉:

      4.回王夫人:

      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以下分两个描写重点来分析:

      1.出场前:

      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贬斥态度)。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结: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肖像描写: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林黛玉进贾府【四】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展开余文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理解、探究两首《西江月》:

      ⑴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思想性格: 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 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⑵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二、小结全文:

      围绕中心描写——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宝黛初会——便都感到似曾相识、息息相通。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来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