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060  
标签:教师随笔
复句复习指要(教师中心稿)
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高级中学 井永战

      邮编:710089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复句考查有以下几种形式:关联词填空;复句病句;复句句式考查。根据考查形式,下面对复习要点做以归纳,对做题方法做以指导。

      一、关联词填空

      例:(98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小说家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②-------不能完全象实际说话,③------讲故事或做报告,④-------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⑤-----不写稿子,⑥-----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如何填充关联词呢?

      1、整体把握,逐层推断。从整体上入手,把握全句的意思,先分析推断第一层的意念关系,然后依次类推,逐层分析推断,理清句子的结构层次。象这段文字①②句是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实际说话”的联系,③④⑤⑥句是讲“讲故事或做报告”时用的语言与“日常说话”的区别,前后是转折关系而非一正一反的关系,只能用“而”而不能用“相反”。①②句之间语意上是转折关系,⑤⑥之间是假设关系,③④句之间是转折关系,⑤⑥句实际上是说,讲故事或做报告即使不写稿子也不应支离破碎,这两句是因③④而来,③④与⑤⑥又构成因果关系。

      ① ‖② | ③‖|④ ‖ ⑤|‖⑥

      2、辨清差别,比照语境。区别清关联词的细微差别及使用范围、对象,然后从语境句子之间的意念关系判断该用哪个词,不该用哪个词,关联词要与语境彼此照应。象例句中“尽管”作连词,用在转折关系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与“虽然”用法相近,但表示让步的分量更重一些。“即使”与“虽然”也表示让步,它们的区别在于“即使”后面说的往往是没有实现或不能实现的事实或情况,这是带有假设性的让步。而这段文字中“不写稿子”是一种假设,所以应该用“即使”而不应该用“虽然”。

      3、先易后难,化难为易。把已确认的关联词代入句中,由已知推知未知,靠语感化解局部难点。象上例③④句与⑤⑥之间的关系难以判别,我们不妨先从③④句、⑤⑥开始分析,不难看出③④句是转折关系,⑤⑥之间是假设关系。经过以上操做可以看出A最合适。

      在实际操作中,关联词用在语段中的比较多,不管是复句,还是语段,方法基本相同的。总之,做题时应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二、复句病句

      对复句病句要从辨析分句间的关系入手,由此发现衔接是否连贯、搭

      配是否恰当、意思是否明确。还应了解复句常见病句类型。

      1、分句间关系不紧密。

      例:他生长在偏僻的小山村,因而从小就对党有深厚的感情。

      前一分句的原因不足以证明后一分句的结果,理由不充分。

      2、关联词误用。

      例:只要狠下工夫,才能学好电脑技术。

      “只要”与“才能”搭配不当,“只要……就”常用在一起。

      3、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这篇文章的观点不是有问题,而是材料安排不适当。

      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关联词一般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前一分句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例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这篇文章的观点”,后一分句的主语是“材料安排”,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不是”应放在前一分句的主语前,并删去“的”。

      4、缺少关联词。

      例: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竹枝。

      此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分句缺少同“不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语“而且”,使语意表达得不明确,应补上。

      5、分句位置不对。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找寻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思考→判断→探索→找寻”的思路顺序。

      三、从复句句式上考查

      从复句句式上考查主要有仿例造句、扩展分句、概括内容然后用复句形式写出来、变换句式、选用句式等几种情况。写分句的目的主要是补充新的内容,组成排比句、对偶句,使表达的内容更充实,意境更优美。变换句式、选用句式的目的是使表意更符合要求。复句造句综合性强,做题时要注意语法搭配、语意连贯、表达方法要合理、修辞运用恰当、风格谐调一致。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写出与画线句子类似的相关句子。

      大自然的万物都在表现,假若春笋不表现自己,怎会有浓郁苍翠的竹林?①----------------------------------------- ②------------------------------------- 因此,哪里有成功,那里就有表现。


展开全文阅读
      例句是假设复句,再写两个假设复句,且三句之间要形成比兴的写法,第三句最好写成关于“人”的。即“假若溪流不表现自己,哪里能汇成浩瀚的江海?中国体育建儿不表现自己,哪里能有28枚金牌的辉煌战绩?”

      练习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句是

      要享受读书的乐趣,-----得思考,-----通过思考,你-----获得知识,为知识真理-----兴奋,为解决疑难-----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感到愈读愈有味道。

      A、就 只有 才能 而 而 因而

      B、可 只要 才能 而 而 因而

      C、就 只有 才能 而 而 所以

      D、可 只要 也能 却 却 因而

      2、选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

      A、放了“五一”假,你是去青岛,或者去华山。

      B、由于他在学习方面有偏科倾向,因而对语文不感兴趣。

      C、他不但对悉尼的一切产生很好的印象,而且对其服务方面也感到非常满意。

      D、不管天气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要上山砍柴。

      3、仿照画线句子,在此句前面写两个句子。要求:①与上下文语意连贯,②一举空中动物,一举水中动物。

      人爱美,不仅需要服饰居室之美,还需要心灵品德之美。我们不能只看物美的表面现象,更应该注重美的内在本质。

      4、 把下面的复句改成一个单句。

      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推进到唯物主义彻底胜利的时代。

      单句为----------------------------------

      5 、 为横线上选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话。

      ------我却知道,有不少人,-----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窥察别人生活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A、也许 但是 而且 只是 因此 B、尽管 而 甚至 只是 因而

      C、尽管 但是 而且 而是 因此 D、也许 而 甚至 而是 因而

      6、仿照画线的句子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上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为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7、 按照下面句子格式扩展语句,组成一个四个分句的排比句。

      顺利时得意忘形是可怕的------------------------------------------------- ----------------------------------------------------------------------------------

      11、注意句式、文意和修辞,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是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想,要帮助一个人改正缺点错误,不能靠狂风式的批评,而

      ; ,还要有恰当的方法。

      12、把下面的这段话改写成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描画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去开垦它,改造它。

      5、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6 、 根据例句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个春色;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万里长空;如果你是蜜蜂,就酿造一分甜蜜;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参考答案:1 A 2 D 3 鸟儿爱美,不仅需要羽毛之美,还需要鸣声婉转;鱼儿爱美,不仅需要鳞甲之美,还需要浮沉活泼之美。4 5

      
标签:教师随笔 复句复习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秋桂花香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咏物小诗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