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017
标签:
教师随笔
一代完人
书屋授权文库 周泽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伴随着一代诗圣杜甫的
深沉咏叹,我们这就尝试着进入那一个高贵的灵魂。他置身其中的那
个凶险乱世,如同拍岸惊涛,曾经把他风霜高洁的人格,砥砺得格外
磊落、高洁。
诸葛亮(字孔明)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在哪里度过
的?玩味这一问题,对我是一种美好的心理体验。西方人曾热衷于揣
测耶稣基督的早年生平,因为,在耶稣诞生于伯利恒那个马槽里之后,
直到他二十多岁时重新出现,中间二十余年的经历,人们一概不知。
那里面可有着一个巨人全部的成长密码呀!有人猜测基督曾到过印度,
更有人说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曾出现过他向藏传佛教喇嘛研习东方
秘术的身影……同样,诸葛亮在走出隆中之前,或,在他因避难而不
得已走进隆中之前,他有过何种经历呢?拜何人为师?去何地游学?
所习经术主要为哪门哪派?自己对之又做了哪些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凡此种种,皆使人充满好奇。
我们有把握的只是,他早年丧父,后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着
叔父诸葛玄过活。诸葛玄曾在袁术手下任豫章太守,青少年时的诸葛
亮,耳濡目染,想必得以洞悉官场上的权诈和沙场上的凶险。约在诸
葛亮弱冠之年,诸葛玄去世了,有可能死于政敌之手。他的兄长诸葛
谨看来较早就离开了两个弟弟,独自到东吴闯荡去了(由诸葛谨“汉
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数语,可知诸葛谨去江东的时间至少在孙策
死前,亦即200 年以前,约当孔明十八、九岁之时)。这以后诸葛亮
独自来到南阳邓县一个名叫“隆中”的地方,距当时荆州的政治军事
中心襄阳不过二十里。他毫无疑问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非如
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大白天还在睡大觉。“高卧隆中”,这应该指
诸葛亮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而非整天酣睡不醒,连累刘备在外面等
了两个多时辰。这不仅是因为诸葛亮经常提到自己“躬耕陇亩”,还
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统一。诸葛亮结交了几个朋友,
但他无疑是木秀于林的,他的朋友这么想,他自己也无需谦让。“诸
位日后为官,大概可以做到刺史、郡牧。”“那你呢?”朋友问,诸
葛亮诡秘地“笑而不言”. 诸葛亮的读书风格,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后
世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当他的朋友读书都“务于精熟”
时,诸葛亮只是“但观大概”. 我想,这个“大概”多半可训为“扼
要”:孔明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稷为抱负,自然不同于寻常只
会在书卷中经营雕凿的腐儒酸丁,只知引经据典,死于句下。
这时的诸葛亮有两个爱好值得注意:
其一、他喜欢“抱膝长啸”. 据《封氏闻见记》释义:“激于舌
端而清谓之啸”,则“啸”不过大家习见的“吹口哨”而已。其实不
然,这是一个充满道家养生色彩的造型动作,与今之所谓气功约略有
点瓜葛。古时善“啸”者,往往特指隐逸高人,他们擅长导引,专注
内功,其“啸”声源于丹田,环流于四周,每每声震遐迩,其不同寻
常的声效良非寻常“激于舌端者”可以比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
曾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将“东邪”桃花岛主黄药师的长啸描摹
得极为汹涌澎湃、大气磅礴。
其二、“好为梁父吟。”这五个字所传递出的信息,也是既清晰
又含混的,《三国演义》里有一首以“一夜北风寒”起句的《梁父吟》,
稍微熟悉一点当时诗文风格的人,立刻就能看出此诗属伪托,断不可
能出自诸葛亮之手。在郭茂倩《乐府诗集》和沈德潜编选的《古诗源》
中,都记载了一首《梁父(甫)吟》,恭录如下: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
墓,田强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
谋,国相齐晏子。
按“梁父(甫)”乃地名,为泰山脚下一小丘,古人死后多有葬
于梁父山者,遂赋予《梁父吟》悲凉的葬歌体特征。这一特征,即使
从仅存的这首归在诸葛亮名下的《梁父吟》中也不难窥见。但《梁父
吟》到底是一首诗的名字,还是一种乐府体诗歌的名称?它到底是诸
葛亮所写,还是仅仅为诸葛亮所喜爱,从“好为梁父吟”五字中是难
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有人曾认为难点在“为”字上,因这个“为”字
既可以解释为“撰写”,又可以解释为“吟诵”. 此言不假,但为什
么不同时结合“好”呢?该“好”当然是喜欢、热衷的意思,而且是
那种经常性的喜欢与热衷。若《梁父吟》仅为一首诗的名称,而这首
诗又是诸葛亮所写,则“好”字无从索解,诸葛亮总不见得经常乐此
不疲地写同一首诗?所以结论只能二者择一:要么《梁父吟》为乐府
诗名,诸葛亮为此写了一组诗歌(就像陶渊明写了一组《饮酒》,纳
兰性德写了大量《浣溪沙》一样);要么《梁父吟》非出自诸葛亮手
笔,诸葛亮只是喜欢吟诵它而已。
不管两种结论中的哪一种,都不妨碍我们得出这一认识:在对
《梁父吟》的创作或吟诵过程中,正寄托着“隆中”诸葛亮对时事世
态的深重悲悯和无尽关切,他的隐逸姿态里,因此也就暗含了出世之
想。隆中的诸葛亮,他的衣袂与其说是飘飘欲仙,不如说是非常沉重
展开全文阅读
的。我们没有理由将那时的诸葛亮想象成一个只知独善其身的高蹈隐
君子。
何况,诸葛亮此前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好友“那你呢”的询问,我
们仍然可以从他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中,看出诸葛亮的人格志
向。他有扫清四海,一匡天下的宏大追求,对帝王职位却了无兴趣。
熟悉了这些背景,我们就可以较容易进入公元207 年了。
刘备正在中原踉踉跄跄。由于曹操刚刚平定了北方,旌旄南指,
刘备的寄身之地荆州也受到巨大威胁。有人在刘备面前不经意地提到
了一个既陌生又响亮的名字:卧龙。“麻烦先生带他来见一面”,刘
备对徐庶说,“不,这人是没法带来的,非得玄德公亲自去请。是否
能请动他,还得看造化哩!”病急乱投医的刘备这就走向了襄阳城外,
卧龙岗中。并非诸葛亮执意搭隐君子的臭架子,而是两人伟大的友谊,
需要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始,所以刘备直到第三次拜访,才见到孔明的
真身。
好事总是成双出现的,我们刚刚目睹了刘备、诸葛亮堪称无双佳
话的会面,转眼便听到了那段也许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为神奇的预
言。为了方便下文对《隆中对》的赏析,我们有必要先加以援引: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
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
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
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
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我们先假设诸葛亮这一
番话是听了刘备的虚心询问,略一沉吟后脱口而出的。人们常用“未
出隆中,已知天下三分”高度评价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我觉得若将其
中的“知”改为“定”,更能体现《隆中对》的价值。《隆中对》中
的智慧含量不仅遥不可及,它还是非常独特的,它与当年沮授、荀彧
不约而同地建议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着根本的不同。
“挟天子以令诸侯”带有某种“先入咸阳者为王”的意味,三分天下
的谋略,则只适合于刘备,尽管刘备完全看不到这一点。显然,对曹
操而言,天下削平净尽,只剩下一个江东;对孙权而言:曹操“徒忌
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所以他虽然自
称“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但也仅限于借助“国险而民附”的地利、
人和优势,与曹操分庭抗礼,搞南北朝。换言之,在曹操眼里,中国
只有一个中国;在孙权眼里,中国可一分为二;仅仅因为“隆中”冒
出个诸葛亮,才使中国突然出现三分天下的可能。诸葛亮硬是以自己
力超北海的智慧,从魏吴争斗中虎口夺食般地为刘备抢下一片天地。
这样,随着诸葛亮走出卧龙岗,一个国家的雏形也于焉萌生。
虽然我们应该把赤壁之战的荣誉公正地还给周瑜,但在诸葛亮的
《隆中对》中,事实上已将曹操兵败预先算计在内。诸葛亮的目光还
要长远得多,他清澈的双眼仿佛在天地间划出两个圆弧,这便轻巧地
把一座“用武之国”荆州和一个“天府之土”益州,理论上交到刘备
手中。至于实践效果,则简单到只取决于一个前提:“将军岂有意乎?”
诸葛亮没有过多地考虑刘备有意与否(他当然愿意,正好像你面对一
个在水里挣扎了二十小时的人,在把他救上来之前,你根本不需要问
一句:“你需要我的搭救吗?”),他的思绪刹那间已穿越了时间,
不仅进一步为刘备勾画了蜀汉的内政外交,还历历如睹地设想到了兴
复汉室的前景。奇妙的是,诸葛亮的每一步设想都包含着具体的可操
作性,先后次序之谨严亦匹似围棋国手行棋,算路绵长,在明确大方
向的前提下,兼顾到了每一个具体环节。
知行合一的诸葛亮,岂止是“未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未出
隆中,他甚至已将日后的“三分归一统”计算成大功告成前最后一个
官子。
这便回到了本章开头部分笔者的疑问:诸葛亮在走出隆中之前,
他无可比拟的成长轨迹,究竟是怎样展开的呢?在《隆中对》中诸葛
亮除了表现出宏伟的布局构想、精妙的战略设计外,他丰富的人文地
理学知识和混一华夏的民族眼光,也在在让人折服。诸葛亮的出生地
告诉不了我们多少东西,他生于琅邪阳都,即今山东沂南。那么,他
对“益州疲弊”的认识又何从而来呢?诸葛亮也许精研过那本当时面
世的《水经》,但我们知道,在北魏人郦道元为该书作注之前,这本
语焉不详的地理学著作,并不能给人带来多大裨益。会不会有这种可
能呢?即在诸葛亮游学少年时期,他曾孤身万里地行走在祖国的大江
南北,这使他不仅对益州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一度还曾
“深入不毛”,由此对南方少数民族多了份直接体验。
诸葛亮出山了。他才二十七岁呀!
按照今天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所谓“梯队建设”),诸葛亮是不
可想象的。二十七岁,怎么看也只是一介小科长的年龄,而诸葛亮尽
管位居丞相是在刘备称帝之后,但他事实上立刻就成为刘备军事集团
战略的实际规划者、制度的具体制订者和军国的有力调度者。由于刘
备在见到诸葛亮的第一天起就甘愿退居幕后,这使得孔明无需任何能
力上的历练和资历上的筛选,便一步到位地成为蜀汉的精神支柱和力
量源泉。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据说,东吴孙权也曾想拉拢诸葛亮,诸葛亮对说客答复道:“孙
将军诚然大具人主气概,但观他的为人,充其量只能对我以礼相待,
而不可能让我尽展才能。”前人对此曾有所驳斥:孔明何等样人,他
与刘备水乳交融的关系甚至超越了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旷世兄弟情,
而达到神而化之的境界。孔明根本不可能投向孙权,即使孙权让他尽
展才能。我同意这一驳斥,但尚须更进一解:孔明当年之所以慨然
“许先帝以驱驰”,却也不能不归结为刘备愿意“咨臣以当世之事”
这一事实,刘备的言听计从,对诸葛亮至关重要。我们发现智慧过人
的诸葛亮很少有与他人商议、相与定计的必要。他的智力既高出众生,
谋略又周赡完备,他要求别人的,便只是忠实地贯彻。由于诸葛亮没
有帝王之心,所以,一个能让诸葛亮尽展才华同时又能让他对其品质
由衷感佩的人主,如刘备,便自然成了诸葛亮的首选目标。
初出隆中的诸葛亮,在智慧还没有来得及收到成效之前,不得不
展开余文
先陪着刘备体验一番踉跄逃亡的滋味。这是刘备最熟悉不过的滋味,
一笔因他先前的无能遗留下来的苦债。在曹操精锐之师的猛烈追击下,
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只能将“快逃”视为三十六计中的上上大计。
然而,这也是刘备感动苍天的时刻,他不忍心抛弃追随自己的百姓,
宁可以拉家带口的龟步方式,率领百姓蹒跚地逃向江岸。那边,曹操
已经向自己的军队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以日行三百里的骇人速度,
追击。幸亏神勇的张益德在长坂坡一声怒吼,把曹操大军暂时阻了一
阻,刘备才终得生还。──亲眼目睹刘备的这份狼狈,诸葛亮当会感
慨系之,并更加坚定了帮助这个苦命人的决心。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赤壁之战开始了。为了实现自己既
定的联吴抗曹战略,诸葛亮亲自出马,游说东吴。据说,由于鲁肃的
作用,孙权也在考虑与刘备联合的可行性,遂派鲁肃前来荆州打探消
息。鲁肃肯定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找到了刘备,并触摸到了刘备
真实的用意。陈寿好像对这一细节有点吃不准,因而在描述上留下了
矛盾之处,我们没法知道到底是鲁肃找刘备在先,还是诸葛亮先去游
说东吴。好在即使把该荣誉归在鲁肃名下,对诸葛亮也没有丝毫影响。
以孙权为强援,这是诸葛亮隆中决策时就已定下的战略,原不必借重
鲁肃的提醒。诸葛亮对东吴的游说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分也是因为,
孙权本就不想向曹操投降,他最为倚重的将军周瑜当时又曾豪情万丈
地对孙权许诺:“只要三万兵,你就可以看我破曹操。”赤壁战后,
刘备将荆州借而不还,东吴人肯定非常愤怒,觉得刘备有背信弃义、
过河拆桥之嫌。东吴人不知道,即使刘备愿意归还,诸葛亮也是肯定
不答应的。在诸葛亮为蜀汉圈定的原始版图中,荆州与益州乃是国家
张开的两冀,夺取荆州,威慑孙权,诚乃诸葛亮的既定方针。
荆州落入刘备之手以后,诸葛亮只须旋转刀柄,借助刀背的力量
顺势一抹,就可以将益州纳入怀中。对付区区刘璋、张鲁,实在是小
菜一碟。一块谁也没有料到的土地,就此既意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刘
备的天下。──中国之所以能够鼎立而三,正在于突然出现一个具有
扛鼎之力的时代超人,他以不可思议的政治魔术,为刘备无中生有地
创造出一个国家。
《隆中对》的决策,正在有条不紊地得到贯彻。
这时,两桩互为连贯的事件,打乱了诸葛亮的步骤。先是关羽
“大意失荆州”,致使荆州非复为刘备所有;接着,忧愤填胸的刘备
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以一种“不爱江山爱兄弟”的哗世激情,尽起蜀
国军团,为关羽报仇。刘备的惨败,使得蜀汉本来就没有多少家底的
实力更趋积弱。不久,刘备即在白帝城愤愤去世,将自己可笑的宝贝
儿子刘禅(阿斗)和一个脆弱的国家,郑重托付给诸葛亮。
时间为黄初四年(公元223 年)四月,四十二岁的诸葛亮,迎来
了自己政治生命的第二个阶段。
有诸葛亮为阿斗护国,这个弱智的皇帝便大可整天与宦官阉竖在
一起厮磨,与巫婆神汉在一起鬼混。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作为蜀汉的
精神领袖和事实上的统治者,这时也将蜀国军政要权集于一身,所谓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还通过主动与东吴修好,“团结
和亲”,免除了一个强敌的威胁。自此以后,东吴与蜀汉再也没有发
生过战争。
《隆中对》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方案,终于等到了一个
可以实施的时间。由于外部环境相对平静了些,诸葛亮遂率军南征,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七擒孟获”故事。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
纵”,不完全是罗贯中的杜撰,史籍中也曾留有蛛丝马迹,只是罗贯
中把它渲染得格外传神罢了。当然,以诸葛亮杰出的智谋,结合“抚”
这一既定态度,“七擒七纵”也是完全可能的。这虽然颇像一种猫玩
耗子的军事游戏,但诸葛亮的本意不在炫耀自己,而是想从心理上摧
毁敌人,使得以孟获为首的南方少数民族部落心悦诚服,从此不敢再
生事端。当时的记述很想让我们相信,诸葛亮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诸葛亮对孟获者流的统治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针
对蜀汉的小规模叛乱,即使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真正停止
过。
天下三分,对曹魏政权现在成了一种无奈,曹丕此前一次征伐东
吴,再次以失败告终;对孙权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他甚至考虑起派船
队去夷州(今台湾省)的事情来了;唯独对诸葛亮是一种不可忍受的
事实。他坚定的信念,使他几乎一刻也没有忘记对汉室的恢复,即使
曹魏一方几乎暂时忘却了他的存在,即使他治下的蜀汉,恰恰是三国
中实力最为不济的。就在“七擒孟获”后的第三年,曹丕死后的第二
年,即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 年),诸葛亮率大军进驻汉中,由
此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临行前,诸葛亮给阿斗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前)出师表》,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感人的表文,至少比李密的《陈情表》要感人。
这一刻,诸葛亮心潮澎湃,他知道此去旷日弥久,路途多艰,前程未
卜,吉凶难料;他担心不成器的阿斗在家里恣意妄为,疏远忠贞之士,
宠信佞臣小人。为防“俱为一体”的“宫中府中”出现不测,诸葛亮
行前虽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我相信他此时仍然会为自己“分身无术”
而深感痛苦。一方面出于对刘备的忠诚,一方面也是自己志之所在,
诸葛亮从来就没有存过废黜刘禅的念头,不仅如此,他还得额外分出
一分神来,加意佑护这个活宝。刘禅客观上成了诸葛亮的心腹大患,
成了妨碍他走出成都、驰骋疆场的唯一障碍。诸葛亮“受命之日,寝
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有“吞魏之志久矣”,他的意志不
是那么容易被销折掉的,所以即使愁肠百结,经过一番审慎的思考抉
择之后,他仍决定以统一祖国为务,先行北征。细观《出师表》,诸
葛亮出师前也许竟没有向刘禅请示过什么(即使请示也只是例行公事,
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他只是深感有必要关照刘禅几句,才援笔为文。
因此,所谓《出师表》,其实是更可以被看成一通“戒子书”的,表
中除感人至深地闪烁着诸葛亮为蜀汉竭忠尽智的肺腑之情外,更充盈
着一个慈父的威严,这份威严与孔明气吞山河的豪情一起,同时掩映
在他“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泪光后面。“文章千古两师表,经济
南阳一卧龙。”诚哉斯言。
然而北伐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接连六次无功而返。也
许,通过这一次次令人扼腕痛惜的失败,我们更能看清诸葛亮的高尚
人格,和他性格中的某些致命弱点。
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时机是否准确呢?在《出师表》中,他曾用
“危急存亡之秋”来形容当时的形势,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评价,
因为蜀国当时并没有受到强敌的直接威胁,自成功地“南抚夷越”之
后,当务之急应是休养生息,大兴农业,恢复国家受伤的机体,然后
再厉兵秣马,伺机而动。我觉得,“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之句,未
必乃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真实判断,而仅仅是说给刘禅听的,为了使
刘禅不再荒淫,有所振作,从“道术”的立场上看,诸葛亮也有必要
稍加夸大其词。欲探讨诸葛亮北伐时机的选择是否准确,我们还得结
合魏国的情况。由于诸葛亮此前一直在大西南一带用兵,对魏国政权
几乎毫无影响,是以当时魏国上下普遍以为,刘备死后,“数岁寂然
无声”的蜀汉不值得重视,是以“略无备预”,防区松懈。结果“卒
闻亮出”,便不禁“朝野恐惧”了。从陇右、祁山、天水“三郡同时
应亮”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出诸葛亮北伐时机选择的准确。兵至非
常,“攻其无备”,正可见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诸葛亮的局限也同时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的谨慎,追求“十全
必克”的谨慎。我觉得诸葛亮的谨慎,虽可以在性格构成上寻找原因,
但这里怕也与他智力上的优势有关。请允许我再以围棋高手下棋为例:
棋士对弈时若选择冒险深入的着手,频频放出胜负手,通常总意味着
棋势已落下风,寻常“正着”已无取胜可能,便只能借助把水搅浑以
求一逞。反观对方,因胜券在握,这时便往往显得较为忍让,脑子里
尽想着如何简化局势,拒绝与对手多做纠缠。诸葛亮与敌人交手时,
其心态便正好像这样一位胜券在握的棋士,他坚信自己的实力,他认
为无须借助拼命的招法就能“十全必克”,便自然不会对任何冒险举
动感兴趣了。诸葛亮本能地追求“完胜”对手,因而不愿把战场上的
胜负放在赌盘里旋转,即使他的赢面要大得多。
如果我们姑且认为诸葛亮选择了最好的北伐时机,但他确实没有
体现出最好的进攻策略。他拒绝了手下大将魏延轻兵突袭的主张(魏
延事详后《英雄末路》),而只是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绕道远行,
缓慢地向着自己的目的地长安推进。这本该是诸葛亮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完全有可能至少一举占领长安。结果,终其北伐一生,他竟一次也
没有把军队推进到那么远。
街亭的失败,对诸葛亮的打击完全是致命的。诸葛亮从未答应魏
延“自带一万兵”的请求,却轻率地给了参军马谡那么多人,结果,
这位赵括一流的纸上谈兵好手,被魏国在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资
格将领张郃一举击败。诸葛亮固然可以“挥泪斩马谡”,但蜀汉那么
多儿郎的阵亡,却是无法随泪挥去的巨大阴影。事实上街亭之败,其
惨重性几乎是不可补偿的。诸葛亮在别路战场上获得的所有战功,都
展开余文
没有抵消掉马谡的失职。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委马谡以重任呢?这
牵涉到诸葛亮一个致命的弱点。
聪明绝顶的诸葛亮,恰恰在识别人才上显得乏善可陈。马谡不可
重用,擅长发现人才的刘备临死前就曾对诸葛亮有所提醒,正如魏延
可以重用,刘备也曾向诸葛亮有所示范。细想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
心中有千头万绪,仍能特地将马谡拿出来提上一提,肯定那时候诸葛
亮对马谡已流露出激赏之色,所以刘备觉得应该预加防范。诸葛亮对
马谡并非不了解,他经常会在日理万机之余,与马谡在中军帐里谈论
兵法。
如果你站在泰山极顶上,呼吸着青天八万里罡风,感受着自然界
最瑰丽的天籁,自然便难以辨别被自己“一览众山小”的芸芸小丘,
哪个更高些,哪个稍稍矮些。诸葛亮也许正面对这样的难局,他独标
高格的智力,因其过于不同流俗之故,反而妨碍他辨别寻常士子间的
相对高下。这是一种类似“阿喀硫斯之踵”的强人式盲点,诸葛亮骨
子里对旁人的轻视乃至无视,本身并不以他是否谦虚待人、平等待人
为转移,正如有钱锺书式的博闻强记、锐眼精识,就必然会产生对他
人的不屑之情一样,即使钱先生曾大自谦抑。这本来不该是诸葛亮的
弱点,我们更应将此理解成“优秀”的并发症。
诸葛亮重用了不该重用的马谡,轻视了不宜轻视的魏延,所以,
蜀汉后期人才的极度匮乏,也就不难理解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
先锋”,这一局面的造成,诸葛亮难脱干系。试看诸葛亮重用之人,
如《出师表》中提及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多属无能之
辈,他们除了具有忠贞的品质外,一般便没有可以称道之处了,包括
那位“胆大如鸡卵”的“天水匹夫”姜维。有人曾这样为诸葛亮譬解,
说是因为刘禅过于昏庸,诸葛亮深怕自己百年之后刘禅帝位难保,所
以只能用些“志虑忠纯”的“良实”好人。倘如此,则孔明方减一过
又增一过:满朝文武尽皆无能,刘禅终不被自己手下赶出皇宫,他的
天下也是注定守不牢的。果然,诸葛亮死后未满三十年,蜀国即率先
为魏国所灭。
在北伐未能一战告捷的情况下,诸葛亮没能及时调整政策,恢复
经济,也是造成他失败的一大根源。诸葛亮后来几次失败,倒并非战
场上失利,而只取决于一个共同的原因:粮食。诸葛亮是在后方没有
能力提供充足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贸然北征的。这样,即使他战场上
能够获胜,由于所处的战场乃是相对较为荒凉的陇西、陇右地带,无
法从敌人或占领区中及时得到补给,这便从根本上妨碍他继续前进。
结果,正用得上他自己当年形容曹操的一句话:“强弩之末,势不能
穿鲁缟者也。”再则,蜀汉的综合国力本来就无法与魏国相提并论,
诸葛亮竟然“无岁不征”,客观上有点穷兵黩武的意味,反使蜀汉的
国力进一步削弱。──诸葛亮直到晚年才想到屯田,但显然施之过晚,
诸葛亮甚至没有等到收获第一熟麦子,即“中道崩殂”.
诸葛亮之死,往好里说是忠心体国,公而忘私的典范,他也确实
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往不好处说,则又不得不归结为他
过于不惜羽毛,对手下过于缺乏信赖。“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结
果便是,诸葛亮承担的工作量实在太庞大了,那么多本来不该由他亲
自过问的事情(如“罚二十以上”),他都要“亲览”. 如此“夙兴
夜寐”、“食不甘味”,即使铜浇铁铸之人都难胜其劳,更遑论肉体
凡胎的卧龙先生了。
“死诸葛走生仲达”一事,在曹魏方面固然可以解释成司马懿对
诸葛亮的惺惺相惜,蜀国则理所当然地将此夸大为诸葛亮冥功了得。
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司马懿对诸葛亮敬重(或“害怕”)一说,此前
他反复向蜀国使者询问诸葛亮饮食起居,如若仅仅为了考察一个人生
命还有几日可活,凭常识也觉不可思议,何况当时的诸葛亮年仅五十
四岁。司马懿只是在听蜀使介绍到诸葛亮不要命的工作方式之后,才
嗟然生叹:“亮将死矣。”他日后实地考察诸葛亮的行营,并由衷感
叹“天下奇才也”,亦足证他对诸葛亮的敬重之诚。
虽然当时也有人讥笑诸葛亮“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但总体上
看,自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之后,民间便掀起了对诸葛亮的顶礼膜
拜之风;后来钟会入蜀前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先行拜谒“丞相祠堂”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当年曾应司马氏的命令,编纂《诸葛亮集》,
亦可见诸葛亮的威望,甚至在冤家对头那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尊崇。
“儒道合一”的孔明,他对刘备的忠诚,对蜀汉的卫护,对恢复
汉室的孜孜以求,都闪烁出中国儒家学说中最见光彩的人格(当然不
是现代意义上的光彩);而从他行兵布阵的机巧百出(如“八阵图”),
和造木牛、流马,制作可一次连发十箭的强弩中,我们又分明见到了
高妙的中国墨家式智慧。虽然后一点,亦即诸葛亮的“道术”,在他
整个人格体系中只是一种补充,但民间恰恰将这一点无限放大,遂使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符号系统里,幻化为智慧的化身,一个类似维吾尔
族中阿凡提一样的角色。他袍袖里的春秋、鹅毛扇中的阴阳和眼瞳里
的智慧,因此便千余年来一直被中国人敬若神明。用句时髦的术语,
诸葛亮遭到了“妖魔化”.
与其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还不如说他是崇高人格的化身。在
《后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坦率承认自己的“谲智”及不上曹操;无
须曹操承认我们也能看出,诸葛亮伟岸的人格、不屈的追求、完善的
智力,不仅高扬在曹操之上,也几乎高踞在古来所有帝王将相之上。
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他绝对不是一个手摇鹅毛扇的人。
标签:
教师随笔
一代完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曹操别一种“完人”
下一篇:
天生郭奉孝(郭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