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98  
标签:教学论文
写景不能为自然所困(网友来稿)
张悦群

【升格导语】

  朱自清写荷叶,把它变成舞女的裙来写,写月光,把它变作流水来写。古人也是这样,就人和花而言,不喜欢就人写人,喜欢把人变作花来写,如“人面桃花相映红”;不喜欢就花写花,喜欢把花变作人来写,如“落花犹似坠楼人”。人们为什么要如此多事,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眼前的景物呢?德国表现主义者解释了这个秘密:“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借用一个现成的美术术语来概括这种方法,就叫做变形。而要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要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则需要学习多级变形。

变形是简化中的一种审美方法,它侧重改变客观景物的原有面貌;多级变形则是逐层深入地进行审美改变,向着离客观景物的远方迈进。只要合理渐进,就能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画面来。

【病文呈现】

睡 莲

江苏省邗江中学 何芸

教室前花缸里养着一簇睡莲。直径一米多的大花缸上刻着一些古色古香的花纹,也许只有这样古朴的器皿,才能捧出娇嫩的朵朵白花来吧。汪汪一碧的水面上浮着五六朵白花花的睡莲,清澈的水,碧绿的叶。如果从水底看蓝天,睡莲的倩影就像天空中飘浮着的片片白云。让人看了,感到何等惬意,何等舒适。

莲靠着叶,叶靠着水,水靠着莲,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造型中心亮相的是一枚洁白的花瓣。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显得格处迷人。一阵微风拂过,花瓣抖着身子,真有趣。风大的时候,众多花瓣都抖了起来,非常的娇美。

风停了,一株初绽的花蕾,箭高高地挺出水面,展现出鹤立鸡群的形象。

浮在水上的睡莲,能引起别人无限的遐想。那盛开的白莲,每一瓣都是上面展开,下面收拢,颜色是上浅下深。它们不时地放射出阵阵芳香,溢出花缸,散发在教室里,直沁我的心田。淡淡的清香,带着一点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如醉如痴。

【病理剖析】

小作者已经能运用简化的方法来写景状物了:明明花缸里的睡莲还有一些其它颜色,但是作者“视而不见”,统统简化为白花;另外,作者还删除了一些“旁逸斜出”的花瓣。但是,有些景物应该有生动形象的神韵,但是还没有写出来,仍然有点单调与枯燥。有的地方审美创造刚开了头,就煞了尾:“ 莲靠着叶,叶靠着水,水靠着莲,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显得格外,更加迷人”。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状物还受制于实际景物“原型”的约束,只是小有联想,小有变化;还不能充分解放思想,大胆改变原有景物的面貌。写景状物过程就是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应该大胆冲破实际景物的限制,应该不断改变原有景物的形象。所以,指导小作者在写景状物中学会变形,尤其是多级变形。

【知识点击】

师:何芸你好。你这篇作文,运用简化方法描写景物,产生了相当的美感。这说明你对审美简化已经入门了。但是,审美创造的胆子还要大一些。只有大胆地改变实际景物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神奇的画面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方法,叫变形。变形,本是美术术语。简单一点说,变形就是改变实际景物的形象;就是破坏实际景物的模样。

生:破坏?

师:不要奇怪。写景状物的主要目的不是介绍自然景物的植物属性,而是表现作者的情感个性。如果作者一味考虑景物的自然属性,情感抒发就会受到约束和限制,所描写的景物就活不起来,情与景也融不起来。因此,写景状物应该有一种破坏的精神。这种破坏就是变形,即改变实际景物的形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很美的吧,可是当时学生到实地去观赏,却大失所望。原来清华园那个荷塘竟是一个死水塘,里面长了一些没有人管理的荷叶与荷花,怎么也看不出什么美来。然而朱自清凭自己独特的审美目光与思想情怀,对这样的实景进行了变形处理,使拥挤不堪的荷叶变为“田田的叶子”,使盖在荷叶与荷花下面的水变形为“脉脉的流水”,使荷花香味变形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等等。

生:哦。有意识的改变景物的原有形象就是叫做“破坏”。

师:但不是随意的破坏,而是合理的破坏,是创造性的破坏。在实际写景中,这种破坏常常不止一次,这又叫做多级变形。也许一次两次变形,其变形形象与实际景物距离还差不多,如果进行多级变形,其变形形象与实际景物的距离就大相径庭了。从审美角度来看,只要合理,变形级次越多,其创造性越大,所描写的形象就愈加美丽动人。

生:老师,您能不能举出实例来说说多级变形?

师:还拿我们熟悉的《荷塘月色》来谈。朱先生能根据的荷花的特征把打蕾的变成“羞涩的”模样,把盛开的变成“袅娜的”模样,这是横向变形。然后纵向变形,把它们一齐又变成“一粒粒明珠”,又变成“碧天里的星星”,最后变成“刚出浴的美人”。横向是一级变形,纵向共四级变形,愈变离实际景物愈远,愈变形象愈动人。请看下图:

打蕾的荷花――→羞涩――

碧天里的星星――→一粒粒明珠――→刚出浴的美人

盛开的荷花――→袅娜――

实际景物 一级变形 二级变形 三级变形 _四级变形

生:原来如此。

师:但是,变形也不是随意的,要讲究合理性。

生:怎样进行合理变形呢?

师:每一次变形都要注意符合原有景物形象的特征,否则就是不合理。尽管《荷塘月色》是一流的散文,但是上面“刚出浴的美人”并不合理。它是从“一粒粒明珠”变出来的,但根本不符合“一粒粒明珠”的特征;其间跨度太大,不自然,不贴切,缺乏美感。这个“刚出浴的美人”,放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后面,倒是挺好的。水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会怎样?高挑挑的叶子和花,经水一“泻”就像“刚出浴的美人”,这很符合前者的特征。请看下图:

月光――→流 水――→泻在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像刚出浴的美人

实际景物 一级变形 二级变形 三级变形


展开全文阅读
生:所谓合理,就是变形形象与原有景物的特征,必须有某些互相符合的地方。

师:只要这样一层一层地“变”下去,就是“合理而大胆地破坏”。

【矫治方略】

生:老师,您能不能就我的《睡莲》,谈谈多级变形。

师:好。我们来看两句话:

1.“ 莲靠着叶,叶靠着水,水靠着莲,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

2.“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显得格外,更加迷人。”

第一句只是一级变形,还可以再“变”下去。既然是舞蹈造型,根据其特征,白莲在其中应该呈什么形象?根据带有白莲形象的舞蹈造型的特征,这可能又属于什么样的舞蹈?是否可以修改为:“莲靠着叶,叶靠着水,水靠着莲,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造型中心斜躺在那里亮相的是一尊袅娜而可爱的白天鹅,叫人不禁想起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

生:哟!好美啊。

师:其实,是将原来的一级变形的发展为三级变形。如图:

白莲―――舞蹈造型―――白天鹅―――《天鹅湖》舞蹈

实景.....一级变形....二级变形.......三级变形

我们再看第二句,这一句连一级变形也没有。我们想想,水中的白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什么?

生:鹅。

师:受上面思维影响。好,就鹅吧。根据鹅在水中不动的特征,想想它在干什么?

生:睡觉。

师:妙!这与睡莲的名称与特点有密切联系。既然是睡觉,她睡的模样一定很美了吧?在微风吹来的时候它的花瓣动了起来,又像什么?

生:伸懒腰。

师:根据它在微风吹拂下睡觉的特征,还可以再想想,继续往下变形。

一会儿何芸同学送来了修改后的句子“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懒洋洋的,一个个舒展着洁白的羽毛,静静地躺在一潭柔软的水床上。几片莲叶遮住了半个脸,使她们显得格外含蓄,更加迷人。一阵微风拂过,她们睁了睁惺松的睡眼,又睡着了,而且越睡越香。可能是她在梦境中遇到了什么喜事,不然,为什么颤抖着腰肢,笑得这样甜呢?”

真叫我不敢相信,她写得如此之美。她将睡莲变为白鹅及羽毛,又将水变成床,这样让白鹅躺在水床上。再将白鹅的睡相变为“含蓄”“迷人”,最后发展到梦中遇到喜事而笑。至少经过了六级变形:

睡莲:(鹅)懒洋洋―――躺―――含蓄迷人―――睁眼―――睡梦―――笑

实景 一级变形 二级变形 三级变形 四级变形 五级变形 六级变形

过了两天她送来了整篇作文的修改稿。

【升格作文】

睡 莲

教室前花缸里养着一簇睡莲。直径一米多的大花缸上刻着一些古色古香的花纹,也许只有这样古朴的器皿,才能捧出娇嫩的朵朵白花来吧。汪汪一碧的水面上浮着五六朵白花花的睡。她们纯洁,高雅,安娴………清澈的水,碧绿的叶,如果从水底看蓝天,睡莲的倩影就像天空中飘浮着的一片片白云。白云轻轻地投放在柔柔的波心里,让人看了,感到何等惬意,何等舒适!

莲拥着叶,叶拥着水,水拥着莲。婀娜多姿,仪态万方,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造型中心亮相的是一位袅娜地斜躺着的白天鹅,叫人不禁想起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

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懒洋洋的,一个个舒展着洁白的羽毛,静静地躺在一潭柔软的水床上。几片莲叶遮住了半个脸,使她们显得格外含蓄,更加迷人。一阵微风拂过,她们睁了睁惺松的睡眼,又睡着了,而且越睡越香。可能是她在梦境中遇到了什么喜事,不然,为什么颤抖着腰肢,笑得这样甜呢?

一会儿真的醒了。刚刚醒来就翩翩起舞,一会儿象“凌波仙子”,非常的妩媚;一会儿象“白鹤晾翅”,非常的娇美。

睡在水床上的睡莲,使劲地伸展着四肢,如同孔雀开屏一样,仿佛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发芽的喜悦,拔节的阵痛,打蕾的激动,分瓣的颤抖以及充满幻想的未来。一枚绽蕾的跃出水面,鹤立鸡群,好象要将刚放开的花瓣收拢起来似的;凝成了一股青春的力量,显示着一种阳刚之气。

那盛开的白莲,每一瓣都是上面伸展,下面收拢,颜色是上浅下深,好象洁白的牛乳要沉淀下去似的。片片花瓣上的牛乳,都凝聚在花蕊中心的花蒂上。嫩嫩的花蒂,酿造出流淌不尽的芳香,溢出花缸,直沁我的心田。淡淡的清香,带着一点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如醉如痴。恍恍惚惚之间,仿佛这睡莲的每一片花瓣都是一扇鼓足了风的白帆。这帆船载着我的心驶进她那荡漾的碧波,驶进她那神奇的梦境,乃至美丽的蓝天和辽阔的大海。(原载《读写月报》1998年2月号,有改动)

【升格回顾】

  大胆而合理的变形描写,使得文章美感四溢,情趣盎然。

结尾描写尤为神奇,作者进行了八级变形:实景形象是白莲花瓣上的上浅下深的颜色,一级变形为“沉淀”的“牛乳”;既然是牛乳,其特征就应该有香味,所以二级变形为“流流淌不尽的芳香”;既然是芳香,其特征就容易醉人,所以三级变形为“叫我如醉如痴”;既然能醉人,那么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系列幻想,所以就出现了四级变形形象“白帆”,五级变形形象“载着我行驶”,六级变形形象“碧波”,七级变形形象“梦境”,八级变形形象“大海”。层层变形,渐次深入;将读者从实景描绘的码头接上变形审美之船,然后将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带到美感浩荡的江海中心。醉身其中,令人忘情。

  (本文原载于《作文成功之路》,转载于《中学语文》,用于广西初中教材,转用于国内五种语言著作。)

  张悦群:江苏省扬州(地级)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考命题核心组成员,主编30余本语文著作,担任《新课程教学网》站长。 作者邮箱: zyqun538@tom.com
标签:教学论文 写景不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下一篇:从汉字特性谈语体教育(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