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02  
标签:教学论文
认识两种重要的变式句(网友来稿)
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佟彦华

      近几年在高考文言文语段阅读的考查中,虽然没有直接考查文言句式,但无论是翻译句子还是疏通文义,都涉及到了这块知识。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和变式句。其中变式句既重要又复杂,尤其是变式句中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所谓的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现代汉语语法顺序一般为:定语+主语中心词+状语+谓语中心词+定语+宾语中心词。如果宾语跑到了谓语中心词前面就构成宾语前置句。如果定语跑到了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后面就构成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有三种典型情况,大家比较熟悉。但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应格外注意,因为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宾语前置句。

      第一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由于有“不”这个否定词,所以这个否定句中宾语“余”提到了谓语“欺”的前面。注意常见的否定词有: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第二种疑问句中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这里要注意的是提前的宾语有两类:可以是动词谓语直接涉及的宾语,也可以是介词携带的宾语。如“微斯人,吾谁与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第三种“之”或“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无乃尔是过与?”应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这些“唯…是…”格式,“是”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有的句子既不是否定句也不是疑问句也没有“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但仍是宾语前置句。一种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要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是”和“一言”分别做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另一种情况是介词宾语是方位词,这个方位词放在介词前。如“项伯东向坐”。

      定语后置句有五种格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它。

      一是中心词+定语+者。“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是中心词,“荷担”是定语,正常的语序是“荷担之子孙”,翻译是“挑担子的子孙”。

      二是中心词+之+定语+者。“之”和“者”都可以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正常的语序是千里马。

      三是中心词+之+定语。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是中心词,“高”为定语。正常的语序是高之庙堂。

      四是中心词+而+定语+者。这里“而”和“者”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是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是“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五是中心词+定语。这种情况定语一般是数量词或数词。如《核舟记》中的“窗八”“核舟一”。翻译过来是“八扇窗户”和“一个核舟”。

      以上只是认识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的一些基本规律,我们在学习中还应灵活掌握,不断提高。 作者邮箱: ljb9529@yeah.net
标签:教学论文 认识两种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网友来稿)
下一篇:一石三鸟 一词三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鉴赏题的启示(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