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546
标签:
教学论文
高考科技说明文语段阅读题解题指要(网友来稿)
资阳市伍隍中学 闵文
一、考点指要
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概念)的内涵、外延、关系;准确把握各类判断:全称、特称、单称,必然、或然,充分、必要,相容、不相容。准确把握推理、归纳、演绎、类比、因果。
重点考查准确认知,难点为逻辑推断能力考查。
二、命题设制及点拨:
1、以偏概全:以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设题。 出现在第一小题,要求准确完整提取说明对象的外延。
2、偷换概念:用相近的概念来混淆概念,出现在第一、或二小题,要求准确提取说明对象的要件。
3、改变判断的性质。出现在第三题,需注意的词语:可能、完全、全部、已经、可望、非常、几乎
4、无中生有。出现在第四题。
三、应答技巧:
1、审视标题,从中提取说明对象。
2、整体阅读全文步骤:
(1)边阅读,边预测下文。
(2)提炼全文结构:一般是先引出说明对象,后从不同角度(构造、原理、发现、现状、评价等)具体介绍。
(3)用好圈点法:对文中的副词(表程度、范围、时间)和关联词(条件和因果)句画出来。一般从段首或末去找。
(4)用好批注法:把每一段要点词批注在文旁。
3、解题步骤:
审题→找信息区→筛选、比较、排除
四、易出现的问题
1、心情紧张或压抑,难以明辨文意,提取要点。
2、跟着感觉走,忽视标题,读完全文不明说明对象就答题。
3、对选项语句结构形式与原文语句类似或相同的语句,倾向认同,对改换了表达形式的语句倾向否定。
五、文段练习: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科学家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最近透露,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表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迹象。
参加该项目的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川本辰男以及美国普林顿大学的塔利等科学家,近日不同场合分别宣布了上述消息。该成果如果得到进一步实验的证实,将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最早在30年前预言了玻色子的存在,但科学家至今没找到它的踪迹,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按理论假设,其它粒子是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
希析斯玻色子对完善粒子物理学理论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曾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牧师学理论。该标准模型以夸克、轻子作为基本粒子,以弱电统一和电子色动力学理论为主要框架,标准模型预言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此致粒子几乎都已被实验所证实。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因此,寻找该粒子被比喻为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但希格斯玻色子仅能在瞬间存在,因此观测起来难度极大。为“捕捉”该粒子,物理学家们常采取的方法是让高速运动的粒子相互撞击,如果碰撞过程中产生足够高的能量就形成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来解释,也就是说,他们在实验中获得了希格斯玻色子,但他们也指出,目前的观测结果尚不是最后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才能确认其可靠性。
1、文章说“该成果如果得进一步实验的证实,将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该成果是指哪一项
A、它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圣杯”
B、它可以证明物质质量的存在
C、它完善了粒子物理学
D、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最后一种
2、下面的说法中不能成为“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存在的理由是哪一项
A、现在的办法都只能间接证明它的存在
B、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它的踪迹
C、科学家利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进行实验观测,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
D、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认为“这些非同寻常的事件”可以用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来解释
3、文章说“目前的观测结果尚不是最后的结论”的理由是哪一项
A、希格斯玻色子仅能在瞬间存在,观测起来难度极大
B、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尚未成熟
展开全文阅读
C、科学真理是可以重复的,成功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数据的证实
D、只有一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希格斯玻色子”
4、把物理学空们通常遵循的理论、采用的方法和“欧洲核子中心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项目”遵循的现理和采用的方法加以比较,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理论和方法相同 B、理论相同,方法不同
C、理论不同,方法相同 D、理论和方法都不同
附答案及分析:
1、C A是比喻说法,不能准确揭示对象的本质。B属无中生有,文中无此信息,D属以偏概全,最终应归纳到C。
2、C 改变了判断的性质。首段末句是“至今没有找到它的踪迹”,答案中“发现了”与之不符。
3、CABD均属以偏概全,从文末最后一句可知C的说法准确。
4、A 理论都是“粒子物理学理论”,方法都是“让高速运动的粒子相互碰撞”只是“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速度更快,碰撞过程产生的能量更大。
作者邮箱: minwen-zywh@tom.com
标签:
教学论文
高考科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准确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网友来稿)
下一篇:
公开课=多媒体教学课?!(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