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3657  
标签:备课资料
《谏逐客书》释译析 (汪祥祝)2004-07-17 (教师中心稿)
<(背景:战国末期,韩国苦于受秦侵扰,派水利专家郑国<人名>赴秦兴办水利工程,借以消耗泰国的财力物力,使秦不能对韩用兵。这一计谋被觉察后,秦宗室贵族趁机建议秦王下令驱逐全部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被子逐途中,他写下了这篇奏章。秦王阅后立即撤消逐客令,派人于骊邑将李斯追回,并恢复了他的官职。)原文开头有几句话写到——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课文如下:

      ---------------------------------------------------------------------------

      第一段:“我听说官员们(吏)在商议(议)驱逐客卿(客,其他诸侯国在秦做官司的人。)的事,臣私下(窃)认为这样做错了。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逐客是错的

      * * *

      第二段:过去秦穆(通假:文中写作“缪”)公(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求士,在西边(西,方名作状)从(于,介)戎(西边少数民族部落,号称有十二国)那里得到(得)了由余,在东边(东,名状)从(于,介)宛(楚地名)地得到百里奚(楚国宛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将他作为晋献公长女陪嫁的奴仆入秦。中途逃回楚国,被楚边兵俘虏,穆公闻其贤,用五张黑色公羊皮将他赎回,并任以为相),在宋国(于宋)迎来蹇(jian3)叔(陕西岐山人,客居于宋。经百里奚推荐,穆公以厚礼聘为上大夫),在晋国(状语后置,于晋,于秦,于宛,于戎,等等用法一样)招来(来,招来)丕豹、公孙支。这(此)五个人(五子者),并不生长(产,生长)在秦国,可(而)穆公重用他们,结果(遂,于是)吞并(并,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霸,称霸)西戎。—————孝公(穆公的第十四代孙)采用(用,采用、推行)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因孝公封之于商故名)的变法之策(法),改变(移,易: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风、俗,合解为“风俗”——移风易俗,即移易风俗。互文: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即互文见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之焕·出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记念刘和珍君》),人民因此(以)殷(即盛,大,富足,殷实)盛(兴旺,旺盛),国家因此(以)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乐用),诸侯各国归附听命(亲服,亲善顺服);又大败(获,获取,得到,义即打败)楚、魏两国的军队(师),攻取(举)了千里土地,至今(与今义同)还巩固地统治着(治,安定。强,强盛,强大)。—————秦惠王(即惠文王,名驷,孝公子)采用张仪(魏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的师弟,时为秦相)的连横之计,攻占(拔)了三川(韩国土地,在洛阳一带,因境内有黄河、伊河和洛河流过,故称“三川”。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攻取三川是张仪死后的事。)一带的地方;往西(西,往西,名状)吞并(吞并)了巴、蜀(川之东巴西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前328年,魏献上郡15县向秦求和),往南(南)夺取(取)了汉中(楚地,前312年被破后置郡),并吞(包)了九夷(泛指楚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的土地,控制(制)住楚地鄢(楚旧都)、郢(楚 新都);往东占据(据)险要(险,定语后置)的成皋(即今河南荥阳的虎牢关,是古代军事要塞),占领(割,割取)了肥沃(膏腴)的土地。于是(遂)拆散(散,拆散、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从,通假),使他们都向西(西面,面向西方,臣服之意)事奉(事)秦国,功效(功)一直延续(施,yi4,延续)到今天(至今)。—————昭王(秦昭襄王,惠文王之子)得到范雎(ju1,魏人,入秦后为昭王之相,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逐步兼并六国。——这样,我产可以看到在秦强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人:1,孝公时的商鞅变法;2,惠文王时的张仪连横;3,昭襄王时的范睢远交近攻——祖孙三代各有能异之人相助),废掉了穰侯(即魏冉,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异父弟,为秦相,擅权30余年),驱逐了华阳君(华阳君,宣太后的同父弟——昭王听取范睢的计谋,罢免穰侯和华阳君的官职并逐出函谷关。此二句应看作互文),增强、巩固(强)了王室的权力(公室),堵塞(杜)了权贵垄断政治(私门)的局面,逐步侵吞(蚕食,像蚕子吃桑叶那样。蚕,名状)诸侯(各国),使秦成就(成)帝(王)(霸)业。————这四位国君(指穆、孝、惠、昭),都是由于(以)客卿的功劳(功)(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观之,之,语助、无义),客卿们有什么(何)对不起(负)秦国的呢(哉)?假使(向使,假使。———这里是议论文常用的假设性论证)这四位国君拒绝(却)客卿、闭门不纳(内,通“纳”,接纳。),疏远(疏)外来之士(士)而不用(任用),这(是)就不会(无)使(使)秦国(国,指秦)达到富强(富利,富强有利)的事实(实,事实,与名相对,如名不副实),(而,承连词,不译)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无……名)。

      第二段:以昔秦君的历史事例作事实论据,论证重用客卿对秦有利的观点。 、` 采用的论证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

      * * *

      第三段:现在陛下罗致(致)昆山的美玉(古时传说昆仑山北麓产美玉,事实上新疆的和田是中国所产美玉最好的地方),宫中有随侯之珠(随,周初小国,相传随侯汉愈了一条受伤的大蛇,蛇衔珠报恩),和氏之璧————

      ——和氏璧的资料:(相传楚人卞和得一璞玉,先后献楚厉王、武王,而被砍去双脚。后文王当政,才琢成美玉,称和氏璧,后要楚国历370余年,各诸侯国都想得到它。前222年,始皇一统,得之后做成帝王玉玺,由李斯手书入个鸟虫篆字镌刻璧中:“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后,汉高宜刘邦得之,世代相袭,从此成为传国之宝。王莽篡权,太后将国宝摔去一角,王莽以金包嵌。此后,和氏璧在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代皇室和农民起义军中辗转相传。后唐废帝李从珂时,北京留守石敬瑭勾结契丹人耶律德光攻打洛阳,李从珂带传国宝同刘皇后等玄截武楼自焚,自此<公元936年>和氏璧在传承1700年后突然失传,下落不明。——据称,中国现代收藏家张延举先生,1949年看到一块玉器<搬指,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射箭之用>,经过40年的考证,认为这是秦始皇所用的,原料就是和氏璧,上有李斯手书的字<“越平四年名臣启作”秦始皇玉玺留有拓片可佐证>。因为和氏璧有变彩特性:正视色白,侧视色碧。)——


展开全文阅读
      ——(译注继续)衣饰上悬挂(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服)着太阿宝剑(古代最名贵的宝剑,相传是春秋时吴国著名的冶匠干将、欧冶子所铸),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古代名马),树立(建,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将饰的彩旗,陈设(树,设置,陈设)的是蒙着灵鼍(tuo2,鳄鱼类,皮可制鼓,声音洪亮)之皮的好鼓。这(此)几种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焉,语助,无义),而陛下却很喜欢(说,yue4,通“悦”)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何也)?(如果)一定(必)要是秦国出产(生)的(所)然后(后)才许可(可)采用,那么(那么)这种(是)夜光宝玉(张仪为秦游说楚国,楚王便献夜光璧于秦),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不饰秦廷);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hao4,爱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此二国女以能歌善舞著称,此泛指各国美女)的女子,也不会填满(充)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骏良,骏马、良马;駃騠jue2ti2,良马名),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厩,jiu4,马棚);江南的金锡不会为(wei4)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为)彩饰。用来(所以,用来……的;以,用;所,的)装饰后宫(饰后宫,即打扮嫔妃;后宫指住在后宫的嫔妃)、广充侍妾(充下陈,指代站在堂下的宫女;即充当宫女)、爽心快意(娱心意,使心意娱乐;娱,使动)、悦人耳目(说耳目,使耳目愉悦;说,使动)的所有这些东西(者)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出于秦)的然后(后)才可以(可)用的话,那么(那么)镶有宛珠(宝玉)的簪子,缀(傅,通“附”,缀着)着玉坠(玑,不圆的珠,泛指小珠子)的耳环(珥,耳环),以东阿(阿缟,地名,以产丝绸著名)的丝绸制作的衣服,织锦刺绣(锦绣)的装饰品,就都不会进献(进)到(于)(陛下,被省略的介词宾语)面前;那些能随着时俗风尚推移而闲雅变化(雅化)的美好(佳)妖冶(艳丽)、体态窈窕优美(窈窕)的赵国女子,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不立于侧)。————对比地论说道————那敲击瓦器(击瓮叩缶fou3,瓮缶都是瓦器,秦人作为乐器敲打,比较原始、低级),弹着秦筝(弹筝)拍着大腿为节拍(搏髀bi4,拍腿),乌乌呀呀地歌唱(歌呼呜呜),能快人耳目的声音(块耳者),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卫国地名,此指桑间的地方音乐)、《韶虞》(相传是虞舜时的乐曲)《武象》(周武王时的乐曲名)等,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异国之乐也)。如今(今)陛下却抛弃(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击瓮叩缶)的音乐,而取用(就,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退)秦筝而要《昭虞》,像这样(若是者)又是为什么呢(何也)?(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使当下感到十分畅快(快意当前),(可以)满足(适,适合,满足)自己的观赏(观)的需要罢了(而已)吗?————议论至此回到主题————可现在陛下对用(取)人就(则)不是这样(不然),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去),凡是(为,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然)就(则)说明,陛下所看重的(所重者),只在u女色、淫乐、珠宝、美玉方面;而所轻视(轻)的,却是在于(在乎)人民士众。这(此)不是(非)能用来驾驭天下(跨海内),制服诸侯(制诸侯)的方法(……办法)啊!

      第三段:以今秦王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才作对比,得出重物轻人及其危害的结论。

      * * *

      第四段:我听说(臣闻)土地广阔(广)则粮食就多(地广粟多),国家大则人口就多(国大人众),军队(兵)强大(强)则士兵勇敢(士勇)。因此(是以),泰山不谦让土壤,所以能够成就(成)它的高大(大);黄河大海不挑选嫌弃(择,选择,挑选)细小的水流(细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度(深);国君不抛弃(去)众多的人民,所以能够使他的道德更加贤明(明,使动)。因此(是以),土地不分东南西北(无四方),人民不分本国他国,四季收获充实美好(四时充美),鬼神都来降服,这(此)就是五帝三王能够天下无敌的原因(所以)了。————而今却(乃)抛开(弃)百姓(黔首,秦蔑称百姓为黔首)而资助(资)敌对的国家,放弃(却)有才能的外国人(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业,使动,使……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回自己的国家,不敢向西而来,停止了他们的脚步,不投奔到西方的秦国来效力,这就是所说的“借(藉,借)士兵给敌寇和赠送(赍,赠送,给与)粮食给盗贼”了啊!

      第四段:从理论上论证纳客与逐客的利弊。——这是本段中心论点

      此段分二层:第一层论证纳客之利(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作正面论证)

      第二层论证逐客之弊(以“藉寇兵而赍盗粮”作反面论证)

      比喻:“是以泰山……河海不择……就其深”、“藉寇兵而赍盗粮”

      排比:“是以泰山……故能明其德”、“地广者粟多……兵强则士勇”、“地无四方 ……鬼神降服”

      对偶:“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修辞法的结合运用,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 * *

      第五段:那些(夫)财物(物)不出产于秦国,但秦国的宝物很多;有能力的贤士不生长(产)在秦国,但(而)愿意效忠于秦王的人很多。但是现在秦国却驱逐宾客来(以,表目的)资助敌国,减损自己的人民来有益于仇敌,(这样一来)秦国内部虚弱了,而对外却在其他诸侯国树起了许多怨愤,要求得国家没有危险,已不能(做到)了。

      第五段:总结全文。——以“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收结第二段;——以“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收结每三段;(两句话收结两大段,可谓精辟)——以“今逐客以资敌国”收结第四段。————最后以“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八字照应开头的中心论点,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汪祥祝于2004-07-17 21:38:59

      
标签:备课资料 谏逐客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班主任的非强制性影响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至真、至善、至美是教师应该达到的境界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