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98
标签:
教学论文
应物斯感 感物咏志(网友来稿)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景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中,这“米”就是写作的材料,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但是,是不是有了“米”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其实也未必。
上世纪80年代,嘉陵江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钢缆大桥。这可是写作的好材料。于是一位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前去观赏,要求大家观察仔细,抓住特点,收集好作文的材料。到大桥后,同学们就忙开了:有的看地形,有的丈量大桥的宽度和长度,有的数每分钟过往多少车辆……,更有甚者,竟不厌其烦的计算起桥上钢缆的数目来。没想到得是,回到学校作文,许多同学却写得干干巴巴的,枯燥无味,毫无情趣,甚至还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大桥的宏伟气势,祖国的壮丽河山,竟很少在作文中表现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苦恼。
原来写作不仅要收集材料,更要感悟材料,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感受。换句话说,只有当你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时候,只有当生活激发起了你的创作情怀之后,你才能生动、形象、感人的将其付诸文字。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所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我们来看下面这两段描写——
山从四面叠过来,一重一重地,简直是绿色的花瓣——不是单瓣的那一种,而是重瓣的那一种——人行水中,忽然就有了花蕊的感觉,那种柔和的,生长着的花蕊,你感到自己的尊严和芬芳,你竟觉得自己就是张横渠所说的可以“为天地立心”的那个人。
不是天地需要我们去为之立心,而是由于天地的仁慈,他俯身将我们抱起,而且刚刚好放在心坎的那个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们遂挺然成花蕊。
(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山水是散文中最常见不过的题材了。上面这两段文字对山水本身的描写似乎并不多,然而它的美却是那样的令人震撼。你看,作家把绿树成荫的山峦比喻为“绿色的花瓣”,而行于山水中的人也因此有了“花蕊”的感觉,“感到自己的尊严和芬芳”,并由此感悟到“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们遂挺然成花蕊。”而天地“俯身将我们抱起,而且刚刚好放在心坎的那个位置上”更是神来之笔,其情感之细腻,想象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为什么能把山水写得这么美,这么富有诗意,这么富有情感,这么富有哲理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她对自然,对人生有独特的情感,她是带着一双审美的慧眼来看待她周围的世界的。在她观察外在世界的时候,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王昌龄所说的“心入于境,情会于物”。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张晓风像前面那些同学一样来“观察”山水,她看到的会是什么呢?她能由山水的秀美感悟到人的“尊严和芬芳”,再由对“为天地立心”的否定感悟到“天地的仁慈”和自然的伟大吗?
看来写作文前首先要“应物斯感”。创作情怀的激发来源于外在事物对我们心灵的深深的触动,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应物斯感”,才能“感物吟志”。因为只有外在事物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之后,才能真正激活我们的创作欲望。我们才能把所感之物写成文章,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应物斯感”有点类似于“触景生情”,不过“感”的外延比“情”的外延大一些,它不仅包括了“情”,还包括了“意”。不同的事物所激发的情感,所引发的思考往往是不相同的。张晓风说:“有的风景的存在几乎是专为了吓人,如大峡谷,它让你猝然发觉自己渺如微尘的身世。有些风景又令人惆怅,如小桥流水(也许还加上一株垂柳,以及模糊的鸡犬声)它让你发觉,本来该走得进去的世界,却不知为什么竟走不进去。有些风景极安全,它不猛触你,它不骚扰你,像罗马街头的喷泉,它只是风景,它只供你拍照。但我要的是一处让我怦然惊动的风景,像宝玉初见黛玉,不见眉眼,不见肌肤,只神情恍惚地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张晓风的这番话表明了她自己的审美观,但同时也说明了情感的激发因物而异的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感其物,触其情呢?朱熹教人读书,曾讲过八个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意思是说,读书首先不要有成见,要虚怀若谷,对书本上的东西要反复咀嚼玩味;同时,还要很好的联系自己的实际,悉心体会书中的内容。其实,这八个字不仅是极重要的读书方法,也可以作为写作前感悟生活的方法。
感悟生活首先要“虚心涵泳”。只有当我们心无旁骛的沉浸到风花雪月、山川草木、鱼虫鸟兽等自然景物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全身心地融入悲欢离合苦辣酸甜等生活情景之中去的时候,我们才能“涵泳玩索”(朱熹语),在较高层次上感受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抒发我们的情怀。
“虚心涵泳”要在“涵泳”二字上下功夫。曾国藩曾把“涵”比喻为浇花和灌溉水稻,把“泳”比喻为鱼游于水和人之濯足(洗脚),形象的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反复玩味,才能准确的领悟到书中蕴含的深层意味。感悟生活也是这样,只有细心的咀嚼品味,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才能恰到好处的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也才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切己体察”是感悟生活的第二个层次,我把它称为“感悟自我”。古语说:“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虚心就是无我,实心就是有愿。达到“无我”的境界不等于不表达自我,相反,“我”始终是作文的核心。对于每个人来说,最亲切的现实,就是一个“我”;最根本的问题,也来自一个“我”。所以认清自己才是真正的学问,征服自己才是真正的事业,感悟自我才是有价值的素材,写出自我才是真正的创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他所说的“无我之境”不是真正的“无我”,而是“物”“我”的高度统一,是“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最高境界,是“我”的最高境界。
展开全文阅读
也许有同学要问:“我写的是别人,怎么感悟自我呢?”这其实是对“感悟自我”的误解。“感悟自我”不是只针对自己“感悟”,而是把自己的情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会附丽在对象中。这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换句话说,我们在感悟生活的同时,也在生活中看到了自我。陈毅同志写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几句诗表面上写的是“雪”,是“松”,其实写的是“我”,它生动地概括了诗人傲霜斗雪、倔强峥嵘的战斗一生,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郭沫若写过一部历史剧《蔡文姬》,写完后他说:“我就是蔡文姬。” 蔡文姬是西汉人,而且是个女人,郭老为什么说自己就是蔡文姬呢?理由很简单,在蔡文姬身上寄托了郭老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蔡文姬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所以,感悟生活与感悟自我应该紧密结合。感悟生活时,要把自己摆进去,要有独到的感悟,独到的体会,独到的情感,并尽可能做到“物我一体”。惟其如此,才能写出个性鲜明,情感丰富,蕴含深刻的佳作来。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品析苍耳的一篇名为《水落石不出》的佳作。
水落石不出
苍耳
冬天是枯瘦的、单调的。这是书上说的。
而我现在要写下的句子是:“初冬的阳光照在斑斓得有点迷人的树林上。”的确,一切都静下来了,但不是那种空洞的静,而是一种充盈的清寥和空旷。
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随便找块什么石头坐下。我喜欢这种无目的的散淡方式。当然它是漫游而不是旅游,这无须我多做解释。只要它是保持着大地原始气息的地方,都是我的留连之所。
此刻,我身后的旷野被连绵的丘陵起伏着,被入冬以后仅剩的一只最小的昆虫蜂鸣着,以及被一片片或黄或红、或浅或浓的叶子连缀着。我坐在这儿已有一会儿了。远处的村落只露出一角,更多的部分被遮没了,只有土地本身的流速能使它或隐或现。而一条只见河岸的河,没有任何流水的声音,只有枯黄的巴茅草倒向另一边,在一群卵石的喊叫中奔跑。而河那边的树林如同半个老大的墨色圈儿,轻抹慢涂着,在那曲曲弯弯的模糊的轮廓上。
我感到恍惚,我说不出这是什么地方。可我肯定来过这里,肯定见过那棵树,那些橙黄的草垛。而那些我曾去过的地方,是不是就曾真正的抵达?比如“陵阳”这个地方,我先前无力触及之处,后来竟使我发现存在着另一个陌生的它。
村野上空的太阳像个熟透的橙黄色的杏子,被一抹淡雾罩着。我看见一条砍柴人的小道,绕过长长的山坡,伸进一片洼地,然后曲曲弯弯地爬向密密的山冈。刚才,我经过水塘边的时候,发现长满荒草和牛蒡子的土埂塌下不少豁口,其下的一片淤泥地上,到处都印满了牲口前来喝水的蹄花,而水面则倒映着一片柔软的熟麂皮似的天空。
距水塘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似乎被废弃的单间土屋,没有门,草顶上却有几只山雀子在啁啾。土路的一边是篱笆,上面爬着尚未枯萎的藤状物。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篱笆内那一垅焦黑的麻秆,枯叶抖索着,像一群困守者,毫无疑义地显示着季节或年代轮转的威力。
现在我该写下这样的句子:“一个农夫牵着黄牛在田埂间出现了。”我看见距他最近的是田畈,而距他最远的则是旷野。我是说,田畈只是近距离辨认的结果,而旷野则是眺望整个空间得到的浑然一体的印象,它当然包括田畈、河流和山坡在内。我喜欢这样的旷野。旷野让我找回对大地的最原初的感觉。
我曾经回到过去待过的地方,但我发现一切都不像原先的样子了。回忆是另一种“回到……”的方式,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回忆也自有其限度。认识到这种限度,也许对我们更加重要。在一个加速拷贝的、闲谈的年代,过度的琐碎的回忆,一落笔便唠叨点过去的事儿,已成为现今另一种遗忘的形式。“谁能够从原路返回,而不被腌菜坛般的回忆所阻挡?”
因此,这次我压抑住从心底蹿起的回忆的欲望,并坚持不用“我记起……”这样的句式。当然,这将意味着另一种空间和另一种方式。我希望置身在这相似又相异的旷野,能够静下来,慢慢清空自己,纯粹地感觉或者感动。
田畈里密匝匝的稻茬,仍在抽出一丝丝油灯芯般的绿茎,可霜冻使它们瑟索着,有的已变得暗淡无光了。偶有一方犁过的田亩,细密的蚓状根须从翻卷的泥块上呈现出来,绛红的,敏感的,仿佛旷野体内无数的毛细血管。不远处,有一只乌鸦拨弄着暗黄的牛粪,并在那儿大嚼起来。过了一会儿,它又扑地飞起。它掠过时,我看清它的模样就像这旷野,就像这路边隐入树林的村落,清亮地一闪。
高过记忆的旷野多么寥廓而充盈!哦,请不要用内心的嘈杂干扰它的宁静,也不要絮叨无关的琐碎遮蔽它原状的浑一。一阵风掠过山毛榉和黄栌时,发出“嚓嚓嚓”的声音,然后又“嘁嘁嘁”地钻入枫香的低语,再刮过水桦与槠树的交接处以及尖叶子的小榛树群落,便涌起一片“哗哗哗”的流淌声。风也是无目的的、漫游的,有时它简直代替流水在流。而我,不过是它其中的一个被吹拂的事物罢了。
“流水流在旷野的流水上,它将漫而不溢,直到隐晦不明。”最后我写下这个句子,并想说:那些渐渐裸露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石头,其实只是无边流水之一种。
这是一篇思想深邃,情感深沉,风格独特的写景抒情散文。读罢本文,也许你会感到悠远而朦胧,或许你会领略到空灵和轻盈,或者你心底会升起几分苍凉与孤寂……
初冬的旷野,斑斓的阳光,连绵的丘陵,远处的村落,枯黄的巴茅……这些寻常的景色深深的触动了作者,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时的豁达心境。作者的笔端自然流淌出了这情感和意识的清泉。对自然、对宇宙,对生命形态的独特的感悟,赋予了本文极强的艺术魅力。
作者选择冬天的景色为背景,以“初冬的阳光照在斑斓得有点迷人的树林上”奠定写景抒情基调,颇有深意。冬季应该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是一年的终结,同时也是一年的开始:“篱笆内那一垅焦黑的麻秆,枯叶抖索着,像一群困守者,毫无疑义地显示着季节或年代轮转的威力”。但从全文来看,显然作者所感悟的“季节”主要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借冬季的“静”,任凭自己的意识在宇宙万物中悠远的流动,在“原始气息”中“留连”。
正是在这样的气息中,作者所感悟到的自然景色已不再是我们常人眼中的湖光山色,而具有了独特的意蕴和情感。有些描写似乎有点费解,如“充盈的清寥和空旷”、“另一种空间和另一种方式”、“高过记忆的旷野”、“那些渐渐裸露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石头,其实只是无边流水之一种”等等。其实,这些描写正表现了一种“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原初情愫。在宇宙的产生、演变过程中,人是多么的渺小,人所赋予万物的名称,或者毋宁说包括生命在内的万物本身的形态在漫漫的宇宙演变过程中,只是“无边流水之一种”。可见,作者是在“另一种空间”里用“另一种方式”感悟宇宙万物。
正因为如此,他“感到恍惚”,从未去过的处所却“肯定来过”,从未见过的景色却“肯定见过”,而“曾去过的地方”又怀疑“是不是就曾真正的抵达”,并“发现存在着另一个陌生的它”。
冬季的旷野让作者“找回对大地的最原初的感觉”,并最终悟出了“流水流在旷野的流水上,它将漫而不溢,直到隐晦不明”的永恒真谛。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
邮编:400030
电话:023—65306915
作者邮箱: wjs490123@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应物斯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家之言(网友来稿)
下一篇:
论诚信(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