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132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阅读分析概述题误因例析(网友来稿)
四川省宣汉中学 陈雪萍 刘廷富

      一、人事不清,张冠李戴

      命题者编制试题时,故意把甲人当乙人,把甲做的事加在乙身上或把对甲做的事说成对乙所做,从而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例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4题D项:“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对照原文,选项中的“并封他为任城王”是明显的张冠李戴;此时曹操(文中的太祖)已“崩”,封曹彰为任城王的应是文帝曹丕。考生只要细心一点,就不难判断出。

      再看2000年高考第16题C项:“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该项的问题在于是谁将途中之事告诉了胡质,是帐下都督,还是胡威?细察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此事告诉胡质的,所以他的许多做法均是瞒住胡质的。而胡威“清慎”的本性使他“后因他信,具一白质”(即“后来通过别人,全都告诉了胡质”),并导致胡质对帐下都督的处罚。而C项却说成是帐下都督“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而“弄巧成拙”,明显是张冠李戴,不合文意。做此类题时必须认真阅读原文,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才能信手拈来,准确答题。该类型题还有2004年湖南卷第14题D项、2002年春招第15题、2001年高考第15题2000年高考第15题等等。

      二、时事颠倒,前后杂糅

      命题者有意思地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职官里发生的事搅乱混编在一起,以致于把发生在甲时甲地甲职的事说成在乙时乙地乙职做的,从而造成干扰,影响答题。此类与前一类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同而时事不同。

      例如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卷第14题A项:“吴隐之学识渊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此项错在“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的表述

      上。从原文可知,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之时,韩康伯官职是太常卿,尚未担任吏部尚书;而且康伯之母告诫韩康伯的是“汝若成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意思是“你如果能做吏部尚书,应当举荐吴隐之”;再加上后文“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的表述,明确告诉我们此时韩康伯才当上了吏部尚书。这是命题者有意思地前拉后扯,颠倒时事,干扰考生的。考生还是细心为妙。

      再看1999年高考第16题D项:“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生命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此项在事件的叙述上和在时间的顺序上都有混乱之处。依据原文,郡内受灾,苏琼冒着获罪的危险贷粟救灾,是在做南清河太守时的事;而他“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是后来“迁左丞,行徐州事”以后的事。此处把两件事混为一谈,说他谢绝善意劝告的目的是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是冒着获罪的危险,显然是错误的。此项前后杂糅,颠倒时事,很容易致误。

      三、歪曲概念,混淆是非

      命题者人为地把甲概念曲解成乙概念,或者文中主人公本来是这个意思,选项却解说成另外的意思,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等,从而造成干扰。这主要是由于考生不能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而致误。

      例如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卷第14题D项:“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此项中“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属对原文“尝竟不见用”的曲解。“尝竟不见用”的意思是说“孟尝最终没有被任用”;“竟”是最终的意思,而不作“竟然”解;“见”在这里表被动。对这种无端的歪曲概念,淆乱是非,考生只有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再如2002年高考第15题 D项:“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原文“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是李广自己说的话,刀笔吏是指诉讼的官吏,原句意思是“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而非“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这亦属明显的误解概念,造成混淆。

      又如2001年春招第16题A项:“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量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选项中“郡中上司求情”系对原文信息“郡吏为叩头请,不许”的歪曲,“郡吏”即郡中差吏,显然不是上司。其他如2004年福建卷第14题B项、江苏卷第14题D项、湖北卷第14题D项、2003年全国卷第14题C项都属此类。

      四、无中生有,以假扰真

      文中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只有类似的意思,命题者却想当然地解说出这样的一个意思,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以假乱真,从而造成干扰。

      例如2001年高考第16题C项:“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刑,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的斗志。”选项中“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于文无据,纯属无中生有;而原文中说,“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意思是“派富豪去贿赂燕军将领,假装乞求燕军攻破城后不杀自己”,以此麻痹燕军,而最终“燕军由此益懈”;可见并不是“打入敌军以作内应”。


展开全文阅读
      再如1996年第19题B项:“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该项说郭永“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而“求雨”之意并未在原文中表述出来,是编制试题时故意生发出来的意义。再看同题D项“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这里说郭永“数年后回大谷复职”,“复职”是无端衍生出来的内容,而原文信息是“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此处“过”作“经过”讲,而非“复职”之意。该题两个选言肢均属无中生有,以假扰真,需认真辨析。2004年重庆卷第14题D项中的“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亦属此类。

      五、错连因果,产生混乱

      命题者无来由地把甲事件(或乙事件)说成乙事件(或甲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使考生思维混乱,造成干扰。常见标志性词语有“为此”“以致”“致使”“由于”“从而”“因此”“所以”等等。

      例如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这里的“为此”,表明高宗是由于狄仁杰有关尧舜的一番话才改变主意接受谏劝的;其实对照原文,就会发现高宗真正改变主意,是在狄仁杰说到法令无常、全国上下无所适从之后,而非选项中“为此”的“此”。这正是错连因果产生的混乱。

      又如1994年高考第19题A项:“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根据文意和对照题干要求可知,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的原因应当是“籍年已满”,而不是“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再如1996年高考第19题B项(选项内容见“四”),按文意,“天大雨”纯属巧合,选项却把它设置成人为,说是郭永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这是有意乱置因果,淆乱视听。这种错连因果干扰,只需弄清前后事件的关系,答案不言自明。

      六、以偏概全,解说失实

      这是命题者有意遗漏文中有关内容、观点,导致归纳、概括不全,从而引起的干扰。

      例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3题: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依据原文分析,选文第一段写鲁定公的“不悦”,第二段写鲁定公的“悦”。“不悦”是因为颜回说东野毕的驭术虽好,但他的马一定会逃走。“悦”是因为颜回的预测得到了实现,这使鲁定公“越席促驾”召回颜回,让他解释准确预测的根据。接着颜回回答说“以政知之”,解释了“马佚”的原因,并由此引出“巧于使民”“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的从政道理,使鲁定公大为赞赏“子之言,其义大矣”,最后“公悦”。由此可见鲁定公“悦”的原因是颜回讲述的从政之道给予他的有益启示。B项评价驭术虽与从政之道有关系,但还不是鲁定公“悦”的直接原因。C项分析的“马穷则佚”理由,也还不是使公“悦”的主要原因。D项仅是引起鲁定公急于知道他准确预测的依据的兴趣,也还不是公“悦”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此题BCD三项虽与公“悦”的原因有关联,但都没有抓住实质,只能是以偏概全,言不及义;对此,考生必须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出颜回的话的深刻内涵才行。

      七、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妥,却说成其整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只有几个人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这是命题者有意把事件将要产生的结果说得过分夸张而造成的干扰

      例如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第14题C项:“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此项“但”之后说桑怿外柔内刚,不善言辞是对的,但说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则是曲解了愿意,夸大了事实。原文虽说他“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可“亦自修为威仪”“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评述则更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

      再如1998年高考第22题A项:“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审视原文信息,可知李若水虽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但并未夸大地说是他导致金人长驱直入侵略的事实;还有后面的“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也不对,原文是“章再上,乃止”,“再上”是两次上书,而不是“当即”,这也是夸大事实。这种字面上有、实际则无的情况,考生应当仔细辨别为好。

      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可能设置诸如选项间自相矛盾、分类组合不当、把或然说成必然、正误连排以及多种错误交叉混编等干扰项,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必须善于整体把握,强化语感,审清题干,读准读全,借助注释,迁移联系,辨析差异,排除干扰,筛选信息,准确判断,答题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作者邮箱: tingfuliu@hotmail.com,dhliu66@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文言文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熟语复习五步曲(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