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46
标签:
教师随笔
考试还在进行,你别无选择(网友来稿)
鸣春
今天读到一篇《一位教师的手记》,慨叹作为教师,作为现今中国高中教师,对于考试,你别无选择。
全市高三一摸统考刚刚结束,备战二摸的硝烟已经嗅到。一位同行抱怨这次通考成绩不理想,我想,接下来的两次统考问题会差不多:可能是出题偏难涩;可能是这茬学生语文底子薄;复习进度快。既然是统一考试就得要统一出题,为了保密,就统一到一个人那儿,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统一到几个人那里。中国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教育机构别国没有,也很应该另人家学习和研究的,这就是兴起于五十年代的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教研室的教研员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出题,为下面所管辖中小学出考试题。有人管他们叫做出题的机器。出题的质量和影响很能带来名利双收,君不见书店和货架上畅销的考试套题。我曾经听过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人的讲座,那种神气、那种派头好像刚刚从出题组出来,绝对地权威。哪个教师手上还没有他们的讲稿。哪个教师的书橱没有这类书籍。
因为连年高考成绩好,于是那里的题就成了考前辅导和训练的模板。每年高三开学初,学校人马如织地前去购买,有的等候那些背着书包到处征订的书贩,待讲好价格后一本本似刀如枪的备战武器就到手了,教师们如释重负地觉得终于有了这一年的弹药了。题中当然还有些良莠不齐,教师们很敬业地进行了必要的筛选。一本习题集,要是落在训练有素的教师群体中还好。如果落在只会撞钟的一伙中,那就不堪设想,不明白的不讲,学生让这本集子给闹得不知如何,迷迷糊糊。既然出题要考,你就得这么做,没得选择,因为,一摸是检查一轮复习情况,而且本次考试就和年底考核及奖金挂钩。忙乎半年甚至一年,就是这个结果,哪能掉以轻心。出题者由坚守工作责任自然把这事当回事的,但是如果出题者长期脱离教学实践和讲台,就未免一孔之见或是挂一漏万。虽然出题者可能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那份偏狭的试题一旦变成指挥棒和杠杆,就可怕与可悲了。
但凡是教高中的语文老师,都有九斤老太的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一茬不入一茬了。真是这样吗,此话不假。随便翻开学生一本作文,文理不通,语言异化,思想游离、字不规范,语不畅顺。是不是都这样,我不敢肯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学生接受了九年语文教育会落得这般田地!听说本次市里通考竟然平均分不及格。抛却出题的因素,不能不问问我们的小学初中语文是怎么教育的,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母语中拥有的是怎样的语言环境?社会文化发展到今天,多元化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中华语言渐已失去了原有的华采,取而代之是西化的渗透,不用例证,前言不搭后语的比比皆是。新闻中听说上海有一本教材叫《语文QQ》,很令学生青睐,主持人说这种另类的教材为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我们的教材是不是兴趣性不足。语文教材不应该缺失兴趣,但更应该有铁肩担道义的民族责任感,它应该是严肃的,同时它更应该是严密的,语言学习来不得半点戏弄。这种对中华语言文化戏弄问题,除了洋化影响之外,更是应该提出对语言环境的维护与净化的质疑 。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有重大作用这无须赘言,学校教育和考试导向难道没有责任吗?
新课标和专家言论中,有个提法是“淡化语法”。认为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障碍,必须予以纠正和扭转,有的还这样说:本来很鲜活的语言,一经语言的尺子去量马上就面目全非,甚至面目可憎了。难道真是这样吗,我想“一朵花”加一个定语“美丽的”“鲜艳的”“诱人的”来修饰这样的讲法就那么可怕?我不明白,这些提法是否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们英语比汉语学得要好,看看英语教学你就会知道,老师们首先教给学生一些珠子——词汇,之后反复强化一条线——语法,用线来穿这串珠子,这就是语言,再反复练听力,搞些样板式的西方写作,学生会写也会说了,虽然没有什么语言环境,但是我国学生的英语甚至比英语本土的还要棒。近日听说复旦一女生竟然托福考了满分,可敬可佩。
不能忽视考试评价这个教学导向,从高考到一般性的考试,我们是怎么考的呢。主客观两大类。指导过高考和中考的教师都心知肚明。而一般的考试由于时间及教材的限定,教师也对出题的思路了如指掌。教学中基本上能做到了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 有经验的能掐得住的就能得高分, 就是再会弄素质教育考不出成绩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高三老师一定水平的就是考试专家,言谈中都会赤裸裸地暴露出考试研究经验之谈。
在一个热线上听到一位家长谈到孩子的高中学习,很是苦恼。他说,本来四个章节要用大约两个月结束,可是为了迎接其中考试,硬是给压缩成六个星期就结束进入复习,学生囫囵吞枣地学完新知,脑子里问号太多,心都没底儿了。为了考试,教师不得不依靠复习的法宝,而复习是建构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可是有的学生知识建构就如一摊散沙,不可想象能建成什么样的楼阁?这位家长可能懂教育,看到了教育中的问题。到了高三阶段其实就是复习,高三到每年的十一月份便结束教材学习,进入了一轮复习阶段。前几天我的同事向我借高三教材说是老师让借的,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孩子才刚刚上高二。各地为备战高考各有良策。有的都形成了一种套路和模式,并迎来学习参观队伍。当年京城就很有这方面权威,由于地处国家考试中心脚下,承办这种复习会议很是红火。
考试的作用可真大,教师不用扬鞭自奋蹄。考试让几家欢喜几家愁。多功能的考试不仅考出评价的水准,考出学生和家长的喜怒哀乐,更考出知识分子的人性来。为了考试中夺取所谓的胜利,同学科有一种战场较量的味道,人和人之间少了率直的交流,不用说教研组学术气氛。有的学校实行了月考,考后要进行排队,考不好的要写书面分析,两次都在末尾的要进行口头加书面检查,三次不行的还要换人,以后聘用也就成问题了。可是月月考试,哪能有常胜将军,于是教师人人自危、凄凄惶惶。即使是常胜将军也不可能自鸣得意,活得痛快,来自于个别心路狭窄的一点嘲讽,也疙里疙瘩。
展开全文阅读
当然为了能在考试上取得成功,除做足复习的文章外,还要会压题、猜题,这是个真本事、真功夫。有一年高考满分作文刊登不久,就被人批为此文为抄袭之作。这种贻笑大方之事,在某些学校并不可笑,出题者的出题水平,或是教师们题海战术围追堵截,那些考试题目总能让教师们给多少碰上。而且一旦作为学校间的较量,若这个学科的分数造成学校间比较不等,领导面子不好看,学校会说归罪你没有压题的本事。有时还会上升到社会对这次考试的认识,说起来就更严重了。
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还是存在着成绩能说明一切想法,而且只要这个想法没有打消,这种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就会存在。你想锻造出具有文化底蕴、传承文化文明的一代又一代人,那将是多么艰难的路途啊。来自于异化的多重影响,让你步履维艰,选择了这个职业,但不能选择目下的行为。考试还在进行中,你就别无选择。
作者邮箱: zhaolijunyw@sina.com.cn
标签:
教师随笔
考试还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网友来稿)
下一篇:
《将进酒》教学源止(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