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学生随笔
阅读:415
标签:
学生随笔
习作评点的一点尝试(教师中心稿)
习作评点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难度极大、形式新颖、富有情趣的大语文活动。搞好这项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陶冶优良的道德情操、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语文学习的氛围等各个方面都是有益处的。
以前,我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习作训练:教师先讲授有关习作方面的知识,布置阶段作文,学生写,教师批改、讲评。这样耗时多,费力大,但收效甚微。学生拿了习作本之后,有的同学还看一下,改一改自己的错别字,理一理不通顺的句子;有的同学甚至看都不看,根本就不能达到习作的要求。我认为这样子教学生习作,学生是没有学习习作的兴趣的,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于是不论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出发,都有必要对习作评点进行深入的改革。通过几年的尝试,略有一点心得体会。
一、评点要求
习作评点难度大,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需做到如下要求:
1.教师的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包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丰富的创作理论,灵活新颖的授课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善于启发、点拔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2.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勤于思考、敢于质疑。
3.要遵循科学有序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把握主动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要一步到位,要慢慢来,要有计划地进行专项训练。
4.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多表扬见解独到的学生,多鼓励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慢慢地喜欢习作课。
二、评点方法
1.师点评法
教师一边读一边点评,完全由自己充当主角,学生做听众。
2.师生点评法
由学生大声准确地朗读点评的作品与习作,教师随机点评,教师启发全班的同学一起思考、分析、评价、鉴赏。
3.学生点评法
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对某一指定作品或习作阐述个人见解,允许讨论甚至争论。
4.评写结合法
评点完了以后,就写作的某一环节或习作的某一弱点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就习作的成功处作客观、全面地评价,写成评论文章。也可以就某一篇作品写读后感或议论文。
三、评点的内容
1.书写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2.用词是否准确、形象、生动。
3.句子表达有无语病,是否简明、连贯、得体。
4.是否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5.文章题目和内容是否一致。
6.内容是否具体。
7.选材是否能够抓住主题恰当选择。
8.思想是否健康、乐观向上。
9.结构是否完整、合理。
10.文章的语句是否通畅、恰当地使用了修辞手法。
四、评点的步骤
学生写好初稿后,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读一读,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再想一想自己是怎能么写的,好好地作一个比较,找一找优缺点,取长补短。然后可以抽几个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评价。然后学生再读再改,修正自己的习作。学生再次写好作文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阅读,发现问题,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在习作本上下评语,老师可以按内容修正评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该怎么做好。最后,教师可以把写得比较好或者评改得非常准确的学生的习作在班上进行再一次的评点、表扬。使学生就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也就知道该怎么去写。这样,做好反馈教学这一环节,不断改进教学,让课堂真正活跃轻松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实践证明,只要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评点可以达到使学生对习作再认识和再提高的目的。从而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标签:
学生随笔
习作评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4年全国语文高考题诗歌鉴赏简析(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无题—人生(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