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753  
标签:教师随笔
究竟是借代还是借喻周同顺(教师中心稿)


      课堂上,同学们对课文《梅岭三章》“血雨腥风应有涯”一句的修辞手法持不同看法,且言之凿凿,有据可证。有的认为是“借代”,有的认为是“借喻”,争论十分激烈。然而,此时的我——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当然不能妄下断论,努力倾听他们的说法,那气势不亚于一场紧张的辩论会。他们都是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的,极力为自己的观点找理由,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始终没有结果。此时,科代表发言了,他提议由我来“点评”。

      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把这句诗简单地说成是“借代”或是“代喻”,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恐怕还得从这两种修辞手法本身谈起,弄明白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方可量体裁衣。

      其实,“借代”和“代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辞手法。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关键是代替与被代替的人或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关点。这种修辞手法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部分代整体。如: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咱们既然在此驻扎,就不许他们动这一带老百姓的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前句“一针一线”代替包括“针线”在内的任何东西。后句借“一草一木”代替包括“一草一木”在内的所有东西。

      二是以特征代事物。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三是以具体代抽象。如:四十多年的硝烟,练就他一双锐利的眼睛。(柯岩《我的爷爷》)地上潮湿寒冷,他蹲累了只好坐下来。一夜那里合得上眼。(杨沫《青春之歌》)前句中借“锐利的眼睛”来代替“敏锐的观察力”。后句中借“合得上眼”来代替“睡觉”。借喻则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关键是“喻体”与“本体”之间必须具备相似点。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这里的“厚障壁”是借来比喻“我”和闺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借代”和“借喻”都是“借××来怎么样”的意思,只不过“借代”是借用与陈述对象有相关点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而“借喻”是借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人或事物来比喻。

      由此观之,诗句“血雨腥风应有涯”应兼有“借代”和“借喻”两种修辞手法。因为,杀人如麻的战场血流成河的景象,就象老天爷下的“血雨”一般,具有相似点;杀人如麻的战场尸横遍野,微风吹过到处飘散着浓浓的腥臭味,这是尸体腐烂的特征,具有相关点。我想,之所以各家资料说法不一,莫衷一是,大概是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是,不管怎样,诗人陈毅用“血雨腥风”,即用杀人如麻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来描写反动派的不义之战,是“应有涯”的。

      
标签:教师随笔 究竟是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为被“考翻”的学子鸣不平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从阅读走向写作━━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