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00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困惑与思索(网友来稿)
贾红

      上海市行知职业高级中学:迟萍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研员、老师们:

      你们好!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热爱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能使我们徜徉一条条绵绵流淌的河流,去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攀登一座座巍巍挺立的大山,去体味纵横几万里的尊严;吟唱一首首韵味深远的诗歌,鉴赏字里行间悸动的独行的灵魂;描绘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图画,领悟光影调和的缤纷的世态。

      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令我们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虽然我的教龄不长,但从我两年的语文教学中,又回想我在读高中时我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做法,思考着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在今天的教学研讨会上向各位专家及同仁们一起切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几个方面: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根据语文教学的标准,我在思索几个困惑的问题:第一,社会大环境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第二,传统道德意识因很多优秀作品没被阅读而出现断裂层造成的人格缺失。第三,素质教育口号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首先,学语文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们对天空有兴趣,才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天际,用宇宙飞船去星际遨游,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星球对话,进而去发现宇宙的全部奥秘。人们对足下的土地感兴趣,才会建起无数宏伟壮观的建筑,创造了金字塔、万里长城这样的伟绩。人们对生活感兴趣,才会去发掘生活的美,去讴歌生活,留下众多不朽的诗篇。可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以老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 一言一蔽之,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趣。因此当务之急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尝到学语文的乐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

      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上佳境界在于:使学生能“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极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其让教师苦苦传达“教参”观点而使学生得以“求甚解”,倒不如尊重学生,强化学生获取新知的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为教而教”为重心转向“为学而导”为重心的轨道上,不仅不要“授鱼”,有时连“渔”也不授。先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书,在读中,自己思想,自己推断,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或在读中摸索规律,或读后总结方法。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只是从旁启发、点拨。这样坚持不懈,学生必能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境界。例如:在教学生赏析艾青的诗歌《鱼化石》时,我先不做任何传授,上课就让学生反复诵读,直到会背,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读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读到了一条鱼变为化石的经过,有的说读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有的说读到了鱼儿的伤心,有的说读到了生命的意义……虽然有点纷乱,但毕竟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且他们都能从诗中找到依据。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本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去讲解分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获取新知。他们的认知需要、创新意识、成就愿望就会连同他们学语文的兴趣一起与日俱增,使他们终于想学、爱学、乐学了。

      其次,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创新精神,他的心灵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

      大家都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一个节目,问罗丹的一个雕塑作品《思想者》中的人物为什么没穿衣服,我们的大人们暝思苦想,不知怎么答为好。可孩子们却 不加思索的回答到:他大概是在想他应该穿什么衣服。例如,一位大学的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这是什么,大学生们又是暝思苦想,最后有一个同学吞吐着说,大概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吧。同样的问题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回答,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太阳、月亮、地球、月饼、眼睛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思想被封闭了,我们越学越死了,没有了想象力,没有了创造力。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一道语文测试题中让学生回答“雪溶化了变成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雪溶化了变成了春天,可是老师竟然判了零分,因为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水。可见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突出的误区,就是让学生满足现成答案。

      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近几年的全国语文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面向大海”,“买镜”等等,这些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很难写好这类的文章。创新精神的显现,在学语文中不要僵死的答案,可以发挥想象,也就是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再者,健康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注重了帮助学生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加大疏导正误、优劣的力度,提高辩证思辨能力,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譬如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痞子与调侃的文字、漫画与动画、游戏与上网等等,学生与我们的成人一样,潜心阅读经典的少了,使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人格的缺陷。


展开全文阅读
      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与人格修养,引导学生品味自然,关注人生与社会,通过阅读、教学,初步构建思想评价体系,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读庄子“天人合一”,使其知道人与自然本为一体,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其知道追求理想的路该多么漫长;读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其知道肩上的责任该有多么重大;读《雷雨》使其知道人性的多变;读《守财奴》使其知道金钱的魔力;读《简爱》使其知道人格尊严无价;读《致大海》使其知道孤独的无奈;读《海燕》使其知道海燕决不是燕子;读《老人与海》使其知道桑提亚哥决不仅仅是一个渔夫……人文阅读,应是构建精神家园的拾贝者与设计者,引导学生阅读,即是源源不断地往他们的精神家园里输送丰富的养料,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将上述几个方面的探讨付之与实践,努力使学生在兴趣、创新及人格的培养方面能有所提高。

      如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传统教学是沿着这一思路来引导学生解读的: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在教学中许多年来,对主人公的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好象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是绝对的众口一声,毫无二致。因此在按传统的解读教学以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由“思考·领悟”到“应用·拓展”,然后“发现·创新”,并且使学生能够在人性方面有所认识。

      因此我从这样几个侧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探讨:第一,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关键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遍大众的思想追求。在这里我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将玛蒂尔德的形象同简爱的形象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简爱也是由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而奋起反抗,而她所追求的是个性的独立和自由,是自立于社会达到获得平等、尊重的权利, 惟独没有对物质利益的占有,并且立志一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而实现。简爱显然比玛蒂尔德的人生追求高远得多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玛蒂尔德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的女儿,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被社交界承认并追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更不是什么错误。

      第二,尤为值得一提,也是我们从来在阅读中被忽略的,是她的性格中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对待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的挖掘,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她性格的变化,她虚荣的性格是变化了,还是没有变?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更能够认识人性的多面性。这里又提出这样几个具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与争鸣:假如项链没有丢,玛蒂尔德的结果又将如何 ?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10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玛蒂尔德对你认识生活有启发吗?

      第三,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小说,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莫泊桑的艺术手法:心理描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构技巧,构思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这样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困惑去探究,保护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表现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愉悦、自信,从而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地探究,自由地质疑,持续地思维,并被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语文的大海洋,享受学语文的愉悦,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也就会成为学生们一个个“欢乐谷”。

      作者邮箱: jiahong9191@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新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引导学生走进精神家园(网友来稿)——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下一篇:初中阶段如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