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说课稿
阅读:1918  
标签: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说课稿
《寻找家乡的名人》语文活动课说课稿(网友来稿)
厦门诗坂中学 陈苑然

      我今天说课的课型是语文活动课,活动内容《寻找家乡的名人——地方人物研究活动》。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以及说教学反馈五部分。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现行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的第四个语文实践活动项目。

      1、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重视实践的功能,而实践,就是带领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素材。学生学好了语文,也才能更好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语文课内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再回到课堂。新大纲也提出来:“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开展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

      2、德育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本次活动的德育教育目标,具有隐性教育价值。

      除了写作这个显形的教育价值,我想,在本次活动中,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已不只是口号的问题,因为学生采访的对象都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特别贡献的人,因此,素材是立体的,教育是深刻的。

      3、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关键点

      知识结构:

      初三年学生已经了解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特别是人物的描写方法,在这基础上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人物般到作文上来,具有特殊的意义。

      重点:

      (1)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确定采访对象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而组织采访,撰写人物报告即是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2)提高综合应用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并能使文章真实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筛选后的信息应能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学生能写出复杂的记叙文。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不论是课内的讨论报告会,还是课外的采访活动,我都把《课程标准》提出的“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作为重点来抓。

      难点:

      学生大语文观的转变、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的基本理念的确立是本课题的难点。

      我带了三年的学生,现在还有部分认为书本是他唯一的教材,小学那倒背如流的范文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认为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多看作文选,所以我还要继续转化这些学生的错误观念。

      关键点:

      本次活动关键的一点就是迈出采访的第一步,如果没有采访,也就没有本次活动的下文。当然,要保证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充分的预见性,全面估计学生主观上的思想束缚点和客观上行动将会遇到的困难。教师在这方面加强了,将会弥补农村学生综合能力的不足,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时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学生自选出来的采访对象也最具感染力。因此,我在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这主要用于第一课时的采访前的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时候要确定采访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分工。因此,课堂上马上激起A、B、C各层次同学的兴趣。学生也真正感觉,语文课就在我们的周围,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对话法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撰写出人物研究报告后,师生召开人物研究报告会,主要采用人物平等对话法,针对不同学生多次引导启发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这个对话不但有师生对话,而且有生生对话。真正体现了课堂的民主。

      3、使用多媒体教学

      为给学生有个更直观的感受,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在作品及人物肖像上,配以爱国主义音乐,有利于广大同学在屏幕上直接看到人物,有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在音乐的作用下,激发爱国热情。

      三、说学法

      农村学生的有利之处在于有较为广阔深厚的邻里关系,这是本次活动的优势,但社交能力和其他语文综合能力却需要教师较多的鼓励和安排。

      1、实践法

      最早提出“教育基于行动”的是西方教育家杜威,主动到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就能解决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问题。学生应该掌握这种方法,而且要接受这种理念。


展开全文阅读
      2、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不仅仅在课堂上应合作探讨,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也要求学生要有合作探究精神,一方面群体采访要分工合作,各显其能,一方面又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挖掘探究大人物的思想品质。如A层次和C层次同学可以一起创作。

      3、交流法

      在报告会上,学生应善于在对话中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把他内心独到的感受表达出来。新课程最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四、说程序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同一小学毕业的同学坐在一起,以方便课堂上同村讨论。

      一、)导入(5′)

      家乡里也有名人,人们经常在茶余饭后、笑谈之间,为他立传,我们称他为名人。

      二、)名人搜索(15′)

      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引导

      2、学生发言,教师归纳、补充(课件)

      优秀工作者:张校长(学生注:刚荣升为校长,实为名人)

      海内外学子:朱金华(美)、一中学子

      先进企业家:陈清水、陈青山

      革命前辈:陈城志、陈公亮、陈光面

      爱国华侨:陈六选

      三、)寻访准备(20′)

      1、鼓励的话:未来的记者

      2、访前准备:(课件)

      确定对象;约定时间和地点:提前;分工:泡茶、提问、记录、录音、照相;器材:录音机、照相机;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自己、家庭

      3、讨论组讨论,完成寻访准备:

      师注意了解、关心与帮助

      4、生介绍准备情况

      生透露情况(目的:方法介绍)

      师鼓励还未准备好者

      作业:(1′)

      1、记者行动 2、撰写人物研究报告(不同记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撰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1、课外进行采访活动、撰写人物报告;2、教师选出优秀人物报告;3、召开“家乡名人研究报告会”,课堂桌椅围成圈,教师和名记者居中

      活动过程:

      一、)榜上有名(5′)

      公布写得好的同学的名单(数量多,以资鼓励),缓和会场气氛

      二、)介绍作品及作品人物。

      教师引导学生挖掘出名人的思想品质,同时激发观众提问。(课件:作品、音乐、人物特写)

      作品一:访陈光面(18′)师逐步引出以下问题,作者可能会这样回答。

      1、采访他,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你有没有哪些优势?

      2、能不能谈谈你的采访过程?

      3、你是怎样想到要采访他的?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为革命奋斗了一辈子,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共产党员。具有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

      2、有哪些事迹令你感动?

      5、解放前这样,解放后他是不是仍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呢?

      解放前,他为革命出生入死,解放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仍然为周围的百姓服务着。村中有什么大小事,有什么红白事,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踪影。

      6、除了在文中你对他所写的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想向大家补充的?

      其实,他的事迹还不只这些,而且他将来还会做许多为人所知和不为人知的有益的事来。现在,他的老伴久卧在床,他一方面要照料老伴,一方面还要继续处理一些村里的事。

      7、他的事迹,对于我们中学生有何启迪?

      胸怀祖国,助人为乐,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一心只为了他自己,那活着也没什么意义。

      8、经过这次采访,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有哪些话还要告诉大家?

      我们走出去,发现外面还有一个世界,还有一本教材。我还发现了身边的一些美,我不会再觉得作文没什么可写了。我以后也不会再无病呻吟了。

      作品二:访陈清水(18′)师逐步引出以下问题,作者可能会这样回答。

      1、采访他,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你有没有哪些优势?

      2、能不能谈谈你的采访过程?

      3、你是怎样想到要采访他的?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优秀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先进的企业家,他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从一间小厂发展成一个集团公司,他的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也感动了我。

      4、有哪些事迹令你感动?

      5、除了在文中你对他所写的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要向大家补充的?

      最近我们获知,新墟通往同安的公路正在扩建之中,陈清水将捐助1千万元人民币。他致富不忘回报政府,方便群众。

      6、奋斗、奉献是陈清水一生的主题,那么,你如何看待奉献?

      奉献不分大小,不同的人在各自的不同岗位都能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

      7、经过这次采访,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有哪些话要告诉大家?

      三、)总结(2′)(课件)(课件)

      1、转变大语文观,写作观

      2、挖掘人物思想品格

      作业:继续适当搜集材料,提炼作文

      五、说教学反馈:

      1、采访人数超过3/4,有助于教师今后校本教材的开发。

      2、学生整个活动过程情绪高涨。

      3、C层次同学感触深刻,起到一定的激励和熏陶作用。

      4、一些同学难以迈出采访的第一步,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2002年12月5日

      作者邮箱: sb-cyr@idc.xmedu.cn
标签: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说课稿 寻找家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名句名篇300
下一篇:《孟子》二章(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