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1968
标签:
备课资料
一堂仿写课——《篱笆那边》教学一法(网友来稿)
胡文勇 湖北谷城三中
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短小精悍,语言平易,既可爱又耐人咀嚼。但单读其诗,不容易把握其主旨的深邃、诗意的幽远及用语的美妙,特别是对学生来讲,很容易把这首诗简单、浅显化。而这首诗又比较短小,讲的内容不很多,于是我便采用先仿写,再比较,通过仿写、比较,来学习其主旨、诗意、语言,课堂活跃,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既体现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的思想,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收到很好的效果。
诗中的几个意象,学生在仿写时,思维真可谓五彩缤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小到个人,大到国际,应有尽有。比如,“篱笆”——课桌、教室、马路、商场、海峡、高山、应试教育、天空、花轿、彩虹、天河、地狱、天堂、生命等等。按照这些意象思考下去,“草莓”、“围裙”、“上帝”“孩子”又可衍生一串串意象。比如沿着“课桌”思考,“草莓”可以是桌子里面的一本书、一个玩具、一封书信、一个食物、一份答案,“围裙”可以是学习、纪律,“上帝”可以是老师、父母。这样,想象就真是无穷无尽。其中,我的学生想到的一些较好的意象有:“草莓”——足球、网吧、商品、宝岛、日出、素质教育、家、织女、新娘、美女、我的奶奶、孙悟空、密码等等,“围裙”——“上帝”——父母、陈水扁、玉帝、王母娘娘、阎王爷等,“孩子”——学生、子女、凡人、牛郎、科学家等。
有了仿写做基础,学生基本上就理解了这首看似浅显的诗,这时再讲“篱笆”“草莓”“上帝”“孩子”这些意象的内涵,几乎就不需要讲,而只是点拨、总结罢了。而在语言方面,学生在改写的比较中,充分认识到诗的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认识到诗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有学生感叹说:“《篱笆那边》语言简单朴实,却形象鲜明,含义深远,可以引发如此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发我们如此丰富的仿写;而我们仿写的与《篱笆那边》一比较,语言虽然也简单朴实,但形象就显得干瘪,含义单一,不能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缺乏诗意。”同时,在仿写过程中,还无形之中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有些诱惑、冲动、疯狂或应克制或应诱导,有些行为要约束,而有些观念也应突破。
在仿写中,有学生写到:
思绪那边/有往事沉淀/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追溯/回忆,真美/可是忘了现在/未来一定会责怪/哦,亲爱的,我想/如果她也有美丽的过去/她也会追忆,如果,她可以。
冬天那边/有春意一片/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越过,春天真美/可是我偷走了时间/冬天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爱春天/他也会越过,如果他能越过。
这就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仿写了,而是一种借鉴的创新。
作者邮箱: SANREN123456@TOM.COM
标签:
备课资料
一堂仿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贫困大学生:不想再让贫困套牢两辈人命运
下一篇: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大作文讲评(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