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686
标签:
教师随笔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魔幻现实主义(2)
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8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
写作语言:西班牙语 主要文类:小说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评论界反应
得知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文学奖的消息后,哥伦比亚举国欢腾,这位作家被人民誉为民族英雄。在其他国家,他的获奖也得到一致拥护。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获奖会使每一个人为之高兴,许多报纸也为瑞典文学院将荣誉授予这位大受欢迎的作家而欢呼。“诺贝文学奖评选者们以向都垂青于那些少为人知、深奥难懂的作家。通过授奖给这样一位其作品以三十种文字销售千百万册(仅是《百年孤独》就几首卖了一千万册)的作家,他们突破了招来许多非议的那种陈旧套式。”(《新闻周刊》,1982年11月1日)。
大多数评论认为此奖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毫不奇怪的。有些报道仅仅是对他如此快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惊讶:“这位哥伦比亚的小说家年仅五十多岁,因为看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近几年内不大有可能将诺贝尔奖再次授予拉美作家,所以有人觉得这次奖金应授予年长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美国《国民评论》,1982年11月12日)许多文章讨论博尔赫斯未能获奖的原因,但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同意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才能非凡的作家,“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时代》周刊,1982年11月1日) 一些评论家还指出:“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作家的佼佼者--不仅现代主义和实验小说的拥护者欣赏他,托尔斯泰和旧式小说的忠实读者也会为之倾倒。”
对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的否定评价,能使人看出评论者的个人好恶。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称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选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时,又痛惜本世纪缺少真正伟大的作家。“我认为他是一位好作家,”辛格先生在纽约说,“但我不能说他是我这一类作家……我仍然敬佩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和福楼拜——如果他们今天还活着,马尔克斯将是一个蹩脚的选择,可是他们今天已不在人世了。”
评论家欧文·肖在评论马尔克斯获奖时说:“这是一个果断的选择。他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马尔克斯善于将个人生活与历史危机联系在一起。从他的作品中,你得不到关于拉丁美洲问题理论上的系统阐述,但当它们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看到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
《美国学者》(季刊)的主编约瑟夫·爱泼斯坦得到消息后,马上写文章论述加西亚·马尔克斯得奖的合理性。他宣称这是“真正辉煌无比的《百年孤独》应得的荣誉,”但在分析这位哥伦比亚作家作品中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感水准时,他下了这样的结论:加西亚·马尔克斯“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来说,是超凡的。遗憾的是他不是更好”。
爱泼斯坦的疑虑是针结道德和政治责任感而言的,而正是作品中的上述责任感使评论家们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获奖表示普遍的赞扬。有些评论家认定此奖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对那些在南美洲和中美洲争取政治自由而斗争的人士所表示的一种政治姿态”。(《前卫》,1982年10月22日)《新闻周刊》惊奇地发现瑞典文学院不仅“大但地正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左派政治立场这个敏感的问题”,甚至“看起来还为他和他的拉美同行所共有的政治上的活跃喝彩”。
标签:
教师随笔
加西亚·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魔幻现实主义(3)
下一篇: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魔幻现实主义(1)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