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847
标签:
教师随笔
祥林嫂怎么会怒砍门槛(网友来稿)
广东省化州市第三中学 黄景保
电影《祝福》中,导演增添了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我觉得这很不合理。
人物行动,是受人物思想支配的。怒砍门槛,应该建立在跟封建迷信彻底决裂的思想基础上。纵观祥林嫂的思想发展史,一直到临终,她都不敢断然否定柳妈的阴司地狱之说。她对“我”提出了“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并不表示她已经不相信地狱,恰恰相反,她是带着期待和恐惧向“我”发问的。“我”之所以支支唔唔,不敢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并不是“我”不知道确切的答案,而是“我”不想“增添末路人的苦恼”。现在不也有“临终关怀”的说法吗?一个人到将死的时候,他的亲友给他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可以使他获得心理满足的,他渴望什么答案、他需要什么答案,就给他什么答案。至于是否合乎事实,合乎科学道理,合乎自己的认识水平,那倒还在其次。祥林嫂的临终心理充满了矛盾,既希望有阴司,又害怕有阴司。希望有阴司的是:自己一死,就可以跟阴间的亲人团聚了,父母、丈夫、儿子等都可以见到了。害怕有阴司的是:自己一死,那两个死鬼丈夫都要来争夺,阎罗大王要动锯刑了。虽说捐了门槛,但最具权威的鲁四老爷都不承认这样可以赎罪,那当然就是不能赎罪了。砍掉门槛?那不是要加重自己的罪孽吗?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酷刑在等着?如果有阴司,砍了门槛必定会得罪神灵,就算没有阴司,砍掉门槛也并不能找回那十二块鹰洋了,为什么要砍呢?因为“我”想给祥林嫂一些“临终关怀”,所以需要琢磨祥林嫂的临终心态,不能根据自己的认定随便回答。
再说,祥林嫂是个不具反抗性格的悲剧人物,她有的只是顺从。她的第一次婚姻,嫁的是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肯定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第二次婚姻,是被家婆强行“卖”出去的,她似乎反抗得很强烈,不过,这种反抗不是在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支配之下的反抗,而是在“烈女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思想支配下的反抗,退一步说,就算这次反抗取得了胜利,那“从一而终”的思想带给她的也仍然是悲剧的结局,这次反抗,表现出的是对封建贞节思想的顺从。至于捐门槛,就更不能说是什么对命运的抗争了,她纯粹是为了争取一个做奴隶的资格而向封建迷信思想低头的。一个并不具备反抗性格的人,是不可能做出砍门槛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 作者邮箱: huangjingbao@mail.china.com
标签:
教师随笔
祥林嫂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前后轮转,左右调换——简谈班级座次安排(网友来稿)
下一篇:
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